第198章,怎麼辦,募捐吧

“根據9月15日的衛星資料,這應該是收獲前的最後一輪衛星調查了,估算出來的今年朝鮮糧食産量是: 240萬噸,誤差正負15萬噸。”

“什麼才240萬噸這麼少朝鮮去年還有四百多萬噸呢!”

“是啊,朝鮮去年估産是460萬噸,今年直接少了一半。但是衛星普查資料和演算法都沒有問題,而且與8月份、7月份、6月份我們的歷次普查預估數字是吻合的。”

國家氣象資訊中心、農業調查中心在9月底提交了朝鮮農業衛星調查資料,對今年朝鮮糧食産量的估計低得跌破天際。

朝鮮1994年的人口2200萬, 如果沒死得太快的話應該今年也差不多這個數字。糧食産量240萬噸的話,人均110公斤不到,即使沒有浪費損耗, 粒都不剩全吃到肚子裡,那也得是全民挨餓。因為

糧食産量指的是穀物産量,還要脫殼的,比如稻穀要碾米,1斤稻穀出8兩糙米,或者7兩精白米。

當然如果人都吃穀糠了,那就當前面那句話沒說過。

但眼下這個樣子,就算朝鮮人吃穀糠粥,也不夠吃。

逐月拍攝的衛星照片資料顯示了為什麼朝鮮今年的糧食産量腰斬到240萬噸,這的確不是估測失誤。

4月份有 份朝鮮春耕的衛片,從這時候開始資料就不正常了。當然最近幾年朝鮮的春耕都不咋地。

從紅外光譜拍攝的照片看,1995年翻耕的土地面積量比1994年更少。

然後就是播種,水稻、玉米,朝鮮還種部分小麥,這些作物各自有各自的光譜波段。1995年的這幾種作物長勢都不好。

7~8月份平安北道、慈江道大洪水,全朝鮮10.7的耕地被淹, 作物全毀,由於暖季已經過半,救災又稍微延誤了一點,大部分被淹沒的耕地在水退後沒能補種瓜薯。

這些都是容易猜得到的情況。但衛片還揭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

從6月底開始,朝鮮各地都有正在生長的農田被鏟平的現象。

“這沒什麼匪夷所思的。‘

在農業調查中心,快六十歲的畢科長說自己的看法:“青黃不接,吃青苗。”

“把青苗割走吃掉了,來年怎麼辦”

畢科長:“你代入到朝鮮農民的視角,如果家中無米,饑腸轆轆,你不割青苗果腹,連來年都撐不到。”

資料經過氣象資訊中心、農業調查中心核實,上報。這事情很嚴重。

朝鮮歷史上糧食年産量最高的年份有850萬噸,這是實核的數字,當時人均糧食400多公斤,甚至能少量出口。去年落到460萬噸,人均200多公斤。

去年460萬噸的糧食産量加上國際輸入的大約100萬噸糧食,朝鮮只能說扛了過來,根據中國瞭解到的情況,朝鮮的城市人口糧食供給量又降了。以前還一個月有24斤糧食,現在月24斤已經是軍隊不

開拔出營時的口糧標準了,市民是18~21斤。

至於農村,朝鮮現在是從農村徵收不到多少糧食,所以才需要國外輸入保證城市有糧,但農村到底自己留下了多少糧食統計黑洞。

現在平安北道、慈江道的水災讓我方能大規模地接近觀察朝鮮農村,得到的結論是,農村自己也沒留下多少糧食。

很簡單的計算題,當糧食産量從460萬噸腰斬到240萬噸的時候,朝鮮必須從國外多輸入220萬噸糧食,才能讓生活維持在和1994年差不多的水準。

並且,由於糧食減少的幅度過大,從國外輸入的糧食還要保證能輸送到農村救急。現在不是農村無法出糧食供給城市的問題了,而是農村自身難保。如果物資分配和運輸秩序混亂,農村吃不到救濟

糧,是會死人的。

怎麼辦

募捐。

....

“你隨部隊進入慈江道的時候,所看見的朝鮮農村,是個什麼樣子呢“

上海臺1對1節目,主持人邀請預備役第7師117師的預備役中尉、工兵連連長安國傑,請他講講在朝鮮的見聞。

經過兩個月的搶險救災,進入朝鮮的部隊基本都撤回了。預備役部隊先在9月底撤離,人員回歸社會。救災工作已經結束了,災後重建 這由朝鮮自己做吧,部隊真不想在那個地方呆了。

安國傑:“我從沒看過這樣的農村。你說他窮吧,每個村子都有能通卡車的公路,有的還是瀝青路。說富吧,沒吃的。一個個餓的喲。以前我只聽我爸媽說過我們解放前的樣子,可能和那差不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