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這就是發達大國的軍隊啊

入朝救災的解放軍部隊為4個師(2個現役、2個預備役),入境人數約5萬人。除此之外,還有非軍事的專業救援隊伍2000多人。

雖然沒有攜帶重武器入境(槍支帶了) ,但救災部隊給朝鮮軍民的震撼仍舊大到無以複加。

慈江道的居民以及被派往慈江道救災的朝鮮人民軍從未見過這麼多的直升機。

朝鮮人民軍並非沒有 直升機,但都屬于軍團的觀通大隊,在蘇聯輸血不暢、燃料缺乏之後,直升機基本不出動,要出也是孤零零一架,從這個軍區飛到那個軍區作為部隊主官通行工具。到後來,

1991年墜毀了架米8,一個軍團長和一個師的4名正副主官全滅,部隊主官也很少用直升機通勤了,除非緊急會議。

此次進入慈江道的39軍115師就派進來近200架直升機,這還是115師把武裝直升機留在駐地之後的數字。除此之外,預備役轉正的117師也從倉庫裡開出來了30多架米8 (直8)。

而115師只是中國軍隊的24個現役師中的一個。

在古仁周邊,天上不時聽見陣轟鳴,然後抬頭就能看見天上的小黑點,有時候是一兩架, 有時候是五六架編組。這些來來往往的直升機或運送救災物資,或撤離被困人員,執行的都是和平使命。

不過,在救災現場的朝鮮人民軍眼裡,這些直升機除了讓他們羨慕,也能讓他們]感到力量和壓迫感。

. 這就是發達大國的軍隊啊。

39軍前線指揮部(慈江道救災指揮部),軍長洪巖克找來了也在慈江道救災的朝鮮人民軍第7軍團司令李義正,他要和李義正認真談一談。

會談氣氛並不歡樂。空氣很沉悶,甚至彌漫著尷尬。李義正漲紅了臉,但又不能拍桌子大罵,他哆嗦著嘴唇,壓著嗓子說道:

“洪軍長!這些事能不能揭過不談!這些事追究這麼細幹什麼! ”

洪巖克: ”現在讀者對作者水文意見很大,沒法水情節跳過了,只能當面細說。你們不能收繳甚至搶奪我們下發給災民的幹糧!你們把幹糧搶走了,他們吃什麼啊”

李義正:“我軍後勤供應出了些問題,供應的糧食太少了,救災的戰士們每天從事重體力勞動,吃不飽。我們沒有一點的私心,吃飽了是為了在災區更努力的工作。不補充點壓縮餅幹,每天只是400克大米吃下去,也可以,但這樣我就不忍心讓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了。”

洪巖克:“災民手中是一點糧食都沒有。我們的部隊把他們從被洪水圍困的地方接出來,上飛機的時候戰士問這些老鄉,屋裡的存糧不帶出來嗎老鄉回答,沒有存糧。真不知道他們以前是怎麼過

的,如果沒有我們發的壓縮餅幹,他們就餓死了。

李義正:“唉,這是必然要經歷..

洪巖克:“誰說必然要經歷的你們朝鮮就定要經歷這些嗎“

李義正被嗆了一句,苦笑著轉移話題:“李軍長,你們轉移安置的災民,你們可以讓他們出營地,在周圍走一走,找一找草根。”

洪巖克:“草根 !”

李義正:“對啊。可以果腹的。

洪巖克聽父母輩說過吃樹皮草根觀音土的事,但也就是聽說而已,懂事以來沒見過。他1948年生人,從出生到現在,47年都長在紅旗下1948年山東解放區的娃。

所以,現在的朝鮮,革命勝利到現在已經49年了,從戰爭打完到現在也44年了,老百姓還得吃樹皮草根嗎

“還不至於吃草根,我們軍後勤處會從國內再送批壓縮幹糧過來,你們不要再收繳了,“洪巖克說,“我們的救災物資預備的冗餘度有限,再給收容的兩萬災民多發份飯,可以;但沒法給你們在慈

江道的五萬多人民軍也供應壓縮餅幹,因此還望你們多督促你們的後勤部門。戰備糧庫,我知道你們肯定有,該放出來的時候就放吧。

1994年朝鮮糧食歉收後,原先人民軍每天600克(一個月36斤)的口糧減到400克,減下來的時候說是如果執行任務就恢複到600克。然而現在第7軍團就在執行任務,還是重體力勞動任務,送過來

的軍糧卻仍然是每人每天400克的標準。

39軍、40軍分別進入慈江道和平安北道,8月2日抵達,隨後開始在周邊救災。到現在已經12天,朝鮮災區的一切都在震撼著救災部隊從軍長到戰士的每一個人。

從水庫潰出的洪水席捲村莊,泥石流則直接沖垮村莊,村民躲到屋頂或者高處逃生。當115師抵達災區時,看到的是人民軍士兵套著游泳圈,遊幾百米到一個屋頂上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