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怎麼辦,募捐吧(第2/3頁)
章節報錯
家戶戶基本上都沒有存糧。
主持人:“在發水災之前,他們家裡就沒有糧食了嗎”
安國傑:“我們把水排掉,露出村子來,進去看,每家每戶米缸裡都是空的。”
主持人:“那他們以前吃什麼”
安國傑:“只有很少的一點大米的粥,摻 把糠, 再加野菜或者草根。這一點大米也都是要想辦法才能弄到的。”
主持人:“那總吃這樣的食物,會不會餓得很瘦”
安國傑:“進入朝鮮之後我們有一次救下一個被洪水沖走的人民軍士兵,有1米6多點高,體重80斤。人民軍是吃軍糧的,他們比朝鮮老百姓營養好得多,但也就這樣。有一次,我爬上一一個房頂,求
下幾個被困的朝鮮人,那都是成年人啊,我左胳膊抱一個,右胳膊抱一個, 次就把兩個餓得走不動的朝鮮村民抱了下來。老人和姑娘,個最多就七十斤。
....
為朝鮮水災的募捐最先發起的是韓國。朝鮮遭受強降雨、多處潰壩的訊息傳開後,朝鮮幾個民間組織就發起了募捐,8、9月份募集了大約1.2億美元,全用來買糧食大約能買40萬噸。
既然韓國都為朝鮮募捐了,中國民間也就發起了募捐活動。
不過,在各城市以及網際網路上打出募捐的廣告之後,
中國民間的反應是存在兩派分歧的。
一派認為朝鮮遭難了,該捐點錢。
一派看不慣現在的朝鮮,認為朝鮮弄成這樣是他們自己作的,不捐。
不只是整個社會存在這兩種分歧的意見,在一一個家庭之內,對於募捐朝鮮也經常存在分歧。
贊成給朝鮮捐點錢的是60歲左右的老人,不贊成給朝鮮捐錢的是青年人。
“我們不能忘了這個鄰居,我們和朝鮮是同志加兄弟!四十年前我們就是血盟呢!“這是老人說的。
年輕人則不同意:“朝鮮這個樣子,水災饑荒人人在挨餓,那個金正男在日內瓦開著棄馳花天酒地,將來金正日死了他是不是要當朝鮮主席我都覺得臉紅。代傳二代,二代傳三代,說他是我們的
盟友我們不覺得丟人嗎
老人:“那朝鮮老百姓在挨餓不是事實嗎總歸是鄰居,鄰居有難我們不是應該幫一幫嘛。我就捐我的退休工資,你就別管了。”
“你是我爸,你的錢隨便,反正我的工資我是不捐的!‘
“諸位,我有網上團購的12瓶貴州茅臺,剛剛到貨,原本打算自己喝的,現在不喝了,打算原價出手,群裡有人要嗎&039;
“可以單瓶地買。”
倪光南開啟qq,聯想管理層的qq群裡彈出了兩條訊息,是保安部總經理王洪文在賣酒,12瓶,看這個數量,應該是他三個月的口糧酒。
倪光南:“老王,你快退休了,所以打算戒酒了”
王洪文:“暫時性戒酒三個月,以後估計還是忍不住要喝一點的。我是打算把這些錢捐給朝鮮,援助他們一點糧食渡過水災。”
倪光南:“這個朝鮮,現在這個樣子,真是讓人五味雜陳呀。當然老王你不一樣,你參加過抗美援朝。”
王洪文:“是啊,對朝鮮還是有點感情。
群裡的技術總監插話:“週三倪總您召集開會的時候也討論了要不要在聯想內部發起一次對朝鮮的捐款,會上好像大多數高管覺得不妥。
倪光南:“是,以公司的名義發起捐款,多少就帶有點強制的意思,強制全聯想的員工給朝鮮捐款,這爭議比較大。所以是,我們不發動募捐,更不能直接從工資裡扣錢捐出去,我們不反對員工自己
到街上給募捐箱投錢,但我們聯想自己不做。
王洪文:“我也覺得現在這金家不是東西,可朝鮮兩千萬人民還是無辜的,要是發生饑荒了餓死的也不是金正日,都是朝鮮老百姓。
在各種爭議,各種網上的和線下的辯論中,對朝鮮的民間自由募捐還是收到了筆不小的捐款。1995年底,累計收到的捐款已經有近18億人民幣,也就是近6億美元。
超過了韓國的募捐總額1.2億美元,但要說人均捐款數,那還是韓國高,人均捐款數額是中國的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