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東斯拉夫三兄弟(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50章,東斯拉夫三兄弟
這半年時間,蘇聯鬧分家的加盟共和國都是偏遠的有民族歷史問題的共和國,沒人會想到俄烏白“東斯拉夫鐵三角居然也要掰。
斯拉夫人一共有三個分支,西斯拉夫人已經散掉,成了波蘭人、捷克人、索布人、斯洛伐克人。
南斯拉夫人在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正統在斯洛維尼亞(斯拉夫尼亞)。
東斯拉夫人在現代有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盧森尼亞人(又名喀爾巴阡羅斯人)。
東斯拉夫正統在基輔羅斯...
按道理本來是這樣的,當年瓦良格人打下基輔後自稱“羅斯”,在基輔之外的鄉下,則有[鄂] 羅斯、[白] 羅斯、[喀爾巴阡] 羅斯等等鄉巴佬。
當然基輔羅斯的正統地位到現在已沒人關心了,因為各種羅斯在13世紀捱了長子西征,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波推平了。
再然後金帳汗國衰落,1472年 莫斯科大公國抗稅打響了反抗蒙古人的第一槍,俄羅斯崛起、壯大,之後反壓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最終逆而奪取成為沙皇俄羅斯帝國。
然後就到了20世紀。
20世紀的東斯拉夫地區歷史,用俄羅斯的民族主義視角是這樣的:
東斯拉夫三兄弟就像三顆土豆,本來從彼得大帝開始一直放在一 一個鍋裡煮, 就快煮化成一鍋土豆泥了。 結果十月革命了!布林什維克上來了!列寧把這三顆快熬化了的土豆從鍋裡撈出來!還呼啊呼
啊吹氣!吹涼之後,本來要成為 鍋土豆泥的,現在又是三顆土豆了!你妹的,列寧真是&&& (省略1000字, 可參考ot22.2.24講話)
但是從列寧的視角,他是這樣理解這件事的:
“正如入類只有經過被壓迫階級專政的過渡時期才能達到階級的消滅 樣,人類只有經過一切被壓迫民族完全解放的過渡時期,即他們有分離自由的過渡時期,才能達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
“無産階級應當要求受本大民族壓迫的殖民地和民族有政治分離的自由。不這樣,無産階級的國際主義就仍然是一句空話,要想在被壓迫民族的工人和壓迫民族的工人之間達到相互信任或階級團結就
是不可能的;那些改良派和考茨基派的民族自決的擁護者的假面具就仍然不能被揭穿。
(列寧:《社會主 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
從第三方視角,則有另種看法:
這三顆土豆的鍋其實已經被砸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什麼,great ar,中文翻譯過來並不是完全準確,這不是big ar,歐洲人覺得不能用”big”來形容了。打到1917年,還沒等炮打冬宮,俄羅斯帝國已經被日耳曼超人打得四處冒
二月政府不信俄羅斯老是輸,想再試試,.... 我敲,什麼日耳曼超人!
十月革命勝利後,有一兩個月時間布林什維克也想再試...我敲,什麼日耳曼超人!
.....
烏克蘭第一書記謝爾比茨基在基輔的黨代會上表示,蘇聯的前途在於獨立國家邦聯,下面的烏克蘭共産黨代表、中央委員多數贊同。
因此,“蘇聯應改為獨立國家聯合的提議“不僅是謝爾比茨基一個人提,後面還有烏克蘭共産黨中央擴大會議的背書。
白俄羅斯共産黨倒沒有像這樣公開鬧起來,但白俄羅斯此前對莫斯科也並非沒有意見。除了向東歐輸血總是就地從白俄羅斯抽,白俄羅斯幹部在莫斯科的發展總是受阻。烏克蘭還有個第聶伯幫把烏
克蘭幹部撐起來二十年時間呢,白俄羅斯就沒有。
克裡姆林宮。
“蘇聯的經濟改革正處於一一個特殊的階段。
“我十分贊同這樣的看法,現在的蘇聯經濟處於鞍形階段的底部,出現這樣的那樣的困難是必然的,這是過去經濟工作積累的諸多問題的爆發,只有渡過鞍形的底部,我們才有向上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