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東斯拉夫三兄弟(第2/3頁)
章節報錯
“謝爾比茨基書記表面上是對葉利欽事件持反對意見,實際上,他的立場是站在反對改革的一方。他提出的獨立國家聯合體並非是打算為烏克蘭民族做些什麼,民族獨立只是一個託詞, 背後想要做的
是把烏克蘭圈起來,成為一一個排除在改革範圍之外的獨立體。
“不只是俄羅斯需要改革,其他的加盟共和國也不能不改革。所有的加盟共和國都遇到了經濟問題,這不是分或者合就可以無視的。團結起來,我們能形成更大的力量,就更有可能改革成功;如果鬧
分裂,所有加盟共和國自改革的困難都會驟然加大。
戈爾巴喬夫在克裡姆林宮召開政治局和加盟共和國第一書記特別會議。
但是14個加盟共和國的第一書記只來 了6個。
值得注意的是哈薩克共和國雖然黨員和群眾有很明顯的獨立的訴求了,但納紮爾巴耶夫還是來莫斯科出席了會議。好吧,他還不是哈薩克的第一書記, 但他是部長會議主席兼最高蘇維埃主席。
對戈爾巴喬夫說的話,在場的各加盟共和國領導人表示贊同。
這是當然的,表示不贊同的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就不會來。
納紮爾巴耶夫:“我是贊同這樣的觀點的,政治的穩定是經濟改革的基礎,沒有政治穩定,經濟改革無從談起,要麼根本推行不下去,要麼引起更為劇烈的社會動蕩。這不只是指分離主義,指的是整
個社會從根本上的動蕩,最終損害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甚至是生存權和人身安全。
納紮爾巴耶夫的話讓戈爾巴喬夫感動不已,真的。14個加盟共和國只有6個來人,其中如此支援他、觀點與他這麼吻合的只有納紮爾巴耶夫一個。
“納紮爾巴耶夫同志,我對您的話深表贊同。哈薩克前一段時間在自我嘗試對經濟進行調整,這我是完全贊同的,這顯示了你們對自身改革的急迫性有充分的認識,並發揮了主管能動性。中央會
支援你們的改革計劃的。
這說的是哈薩克為了挽救自己的經濟而搞的政策:加大和中國的合作,邊貿不再透過蘇聯外貿部簽單(當 然蘇聯外貿部確定的中蘇外貿哈薩克也執行) ;引入人民幣並一定程度上默許人民幣在
哈薩克境內流通;引入中資井透過《哈薩克外資企業法》,中國投資開辦的工廠可採取自己的管理制度和工資標準,哈薩克不予幹涉。
這些經濟政策都上報了莫斯科,戈爾巴喬夫批準了。
這當然得批準,蘇聯在經濟改革後給予哈薩克的資金補貼不足,你哈薩克餓了到鄰居家蹭飯,吃飽了又願意回來一起幫蘇聯站場子, 這還能說什麼呢。
納紮爾巴耶夫:“自1987年1月以來, 這九個月的嘗試中,我們在阿拉木圖開辦了合資企業和外資獨資企業,現在我們意識到用這樣的方式換血’是個很有前途的辦法,因此哈薩克部長會議、黨中
央認為,可以擴大這種嘗試,我們打算在阿拉木圖附近的以賽克,把整個城市設立為經濟特區,就像民主德國的耶拿那樣。
戈爾巴喬夫點頭: ”這是值得嘗試的辦法。
.....
“中國在哈薩克投資的第一個大型企業, 是綠色鈾礦。
“這是很正常的,哈薩克境內的鈾礦儲星是世界級的,而中國東南沿海的核電十分發達。”
芝加哥大學經濟論壇。
今天的討論話題是探討蘇聯的經濟改革,或者說探討“改革改著改著為什麼就要分家了“這件事。
米爾頓弗裡德曼提了個開頭,在場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研究生們討論起了哈薩克的話題。
弗裡德曼:“蘇聯本就在哈薩克建設了鈾礦和鈾礦石的粗煉廠,而且據我所知,粗煉廠的技術水平並不低,有不少蘇聯花外彙從西方進口的裝置。但是中國還是打算新建一座綠色鈾礦”。 兩者的區
別在於環保。綠色鈾礦可以做到採礦場零礦渣,粗煉廠核汙水零排放,零放射性。體排放,最大程度上保護環境。
哈爾克斯教授:“這似乎是中國現在新建的重工業和能源企業的一個風向,用高技術做到相當低的汙染。這好像是因為中國的工業製造業越來越密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