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中國太陽沖擊1億度高溫(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八章,中國太陽沖擊1億度高溫
“蘇聯現在的問題,是政治過穩定。”
“一個過穩’的系統會強烈地拒絕變革,拒絕改變社會的現狀。這種拒絕變革的趨勢是從上到下全面覆蓋的,不僅不想改變中層甚至底層的架構,甚至也不想調整頂層的架構。因為在一個過穩定的系統
裡,上層集團的覆蓋面非常的廣,因為穩定的時間太長了嘛, 這些人的利益就越來越廣。
“高層中層低層,任何一個層次的改變都會觸及利益,那麼他們就不會改革。
“過穩定系統的另一個特徵是, 當這個穩定週期結束之後,會進入長時間的和高度的混亂期。穩定週期持續得越長,它無法持續轉入混亂週期之後,混亂度就越高。”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張永清教授的公開課。
就是因為上面這一句話,陳法才特地請張永清到國務院,請他對國務院的工作人員再講一堂。
張永清:“在蘇共二十六大召開之前,芒果臺請我做過一期節目,在節目裡我說了蘇共中央下一屆政治局的名單,準確率高達90以上,14個人全對,只是多列入了一個成員。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
是,那份名單其實不是我研究出來的,是我的一一個研究生幫我列的。
(哈哈哈哈)
“這就是一種政治過穩定的表現。
“政治不能完全不穩定,極度的不穩定是會出大問題的。現在世界的主要國家,高層政治都有 定的穩定性,比如英國撒切爾夫人的政府現在就是處在穩定期,法國現在這位密特朗也進入了穩定期,
美國,美國1984年大選威廉希爾已經給出了預測賠率,裡根當選的賠率是1賠1點2,這是個大熱門,跟巴西隊打中國隊贏球的賠率差不多。
“但是,一個過穩定的系統就是過猶不及了。這會讓領導人的人選極度難以預測,國家此後的走向極度難以預測。
陳法:“張教授,蘇共二十六大管5年,到了1986年,勃列日涅夫就連續主政蘇聯22年,這是不是就屬於嚴重的系統過穩了”
張永清:“有人說,就算勃列日涅夫到1986年退休,他的執政時間也不過是和毛主席平齊而已,其實不是這樣。勃列日涅夫班子的問題是,它1964年登上蘇聯的最高權力,1968年柯西金改革鳴金收
兵,從那以後,他這個班子就漸漸趨於保守。而我們在五六十年代,恰怡是最不保守的時期。
“因此,1986年不只是勃列日涅夫退休,而是蘇聯現在的這個體制,不得不退休。
陳法: ”勃列日涅夫和他的政策體制退休之後,蘇聯上來的會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體制呢
張永清“從我現在的分析,戈爾巴喬夫上來的機率很大,超過50。可惜的是蘇共還有其他的年輕幹部也未必沒有能力,比如切爾諾梅爾金,但是在過去十幾年裡面出不了頭。而且,我說句不太合
適的話,到1986年,勃列日涅夫未必就想退休。
國務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問了個問題:“年輕幹部凋零,這是否與蘇聯在二戰中19201925年出生的人口大量損失有關”
張永清:“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蘇聯在二戰中死亡兩千多萬人,其中軍人死亡860萬人,具體到19201925年 出生這個年齡段的人口,到1926年統計是有70的男性青年死亡,但是
要注意到的是,在倖存下來的這個年齡段的人口中,大學生的比例極高,在大學生當中,理工科大學生的倖存比例極高。
“所以, 五六十年代,蘇聯的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發很快,這是他們的理工科人才沒有受到嚴重的損失。此外我們在五十年代,還能看到很多三十出頭的蘇聯基層青年幹部、工廠管理人員。但到了
七十年代,我們看到的是大量五十出頭的中老年基層幹部和管理人員。
“如果他不想退休,我估計在1986年到1991年很可能會死在任上,啊喲,他最好是1986年準點退休,要不然可真就出大亂子了。”
陳澐:“如果勃列日涅夫1982到1986年就死在任上呢‘
張永清: ”這也是一一個很壞的結果,不會好多少,死在任上與退休完全是不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