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這是一個精心挑選的傀儡

“真理報近一週的譯稿。1981年5月1日至7日。 7天有5天頭版頭條是勃列日涅夫的活動。”

“這是共青團真理報的譯稿。7天有3天是這個戈盧邊科寫了文章,其中兩天是發在頭版。”

真理報、訊息報、共青團真理報等等蘇聯主要報紙的摘錄譯稿由中央編譯局翻譯,這是學握蘇聯國情的一個必要步驟。現在譯稿和脫水版的簡介一般第二天就能出來, 畢竟有計算機打字做助力,少

了抄寫和排字印刷的工序。

但盡管每天都能出一版翻譯稿,中央領導還是一個星期集中瞭解一次 大家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翻到真理報的內容部分,是一份內容簡介和5月2日的頭版文章,作者還是戈盧邊科:

《對阿富汗的混亂與危機深表關注》

鄧主席:“你們把這篇文章全文翻譯了,看來是裡面有一些不得了的東西。”

真理報的社論才算數,共青團真理報的社論是可以放飛自我的,錯了到時候掰回來就是,但這篇文報刊編譯部把它全文給譯出來了。編譯部主任說理由:

“這篇文章不太尋常,有很強烈的傾向性,詞句咄咄逼人。在這篇文章所營建的話術裡面,如果蘇聯不出兵阿富汗,那麼阿富汗的社會主義政權就要垮臺,美國就要兵臨蘇聯邊境。

鄧主席、陳法等人對編譯部主任的話毫無波瀾。阿富汗當然隨時都處於爆發戰爭的危險邊緣,中國在其中暗地裡使了不少勁才摁住的。不過,連編譯部主任都知道阿富汗不妙了,那看來美國的情報

機構在分析共青團真理報的時候,也能讀出一些字句後面的內容。

陳法:“共青團真理報通常的內容是由幾個勃列日涅夫特地挑選的小孩說一些毫無顧忌的話, 這篇文章符合一部分這種特徵,但是感覺又有其他的因素在裡面。

編譯部主任:“情報部門的人閱讀過這篇文章,他們說,這裡面的觀點、內容恐怕不全是這個戈盧邊科的,而是收到了些資料或者受到了其他人的一些影響。‘

現在阿富汗的情況是:塔拉基仍為名義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第一書記, 但是部長會主席是阿明。由於9月暗殺未遂事件,阿明在中央委員會會議上對塔拉基發起討伐,因此現在無論政府還是黨內工

作,都是由阿明在主持,塔拉基被架空了。

只是架空而....

由於塔拉基竟然動用總統衛隊和蘇聯阿爾法特種部隊,差點兒把阿明給鯊了,阿明本來是想把塔拉基鯊了的。在中國的斡旋下,阿明只是讓塔拉基退居幕後,但塔拉基不死,他的手下可得死幾個。

除了直接鯊掉 批塔拉基的死黨,阿明還與蘇聯鬧掰了:這還用說,阿爾法特種部隊偷偷溜進喀布林,對著阿明的坐車就是一陣突突突, 這還能維持好關系就怪了。

現在阿爾法特種部隊撤回國,蘇聯由中亞地區計程車兵抽調組成的安全維持部隊不得進入喀布林。

所以戈盧邊科痛斥阿明是叛徒內奸,阿明整肅過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正在走向反動。

但其實阿明也在把阿富汗南部的巴基斯坦遊擊隊往外趕。阿富汗在承認阿巴邊界的杜蘭線之後,把杜蘭線外的巴基斯坦遊擊隊請了回去(兩國私下的協議),杜蘭線那邊呢那邊歸巴基斯坦了。

“除此之外,4月20日,莫斯科普希金廣場有200多名蘇聯青年佩戴納粹標誌進行群體活動並與廣場的蘇聯市民發生沖突,這件事蘇聯的主要報紙都沒有報道,但我們的大使館打聽到了這個訊息。”

鄧主席和陳澐在瀏覽譯稿,江三工直接拿起了《共青團真理報》。常委裡的其他人都不懂俄語,但是江三工懂。

“這篇長文章差不多佔了半個版面啊。”

編譯部主任:“這是共青團真理報做的一次專訪,採訪個蘇聯小城市的第一書記, 其實有點吹水,看文字還以為這個第一書記拿過蘇聯英雄呢, 其實在戰鬥中啪的一下就住院去了。”

江三工: ...

江三工的俄語水平能夠通讀報紙全文,因此他當然能看出來這篇長專訪的主角名字: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