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戰爭,歐洲核平,全世界大病場,社會生産倒退,所有國家為療傷精疲力盡,人類科學技術停滯

中國拳打美國腳踢蘇聯誰也別呲牙了,大國無戰爭,全世界好吃好喝舒舒服服過日子不想別的,科學技術停滯。

能不能有條新的時間線打破科技魔咒的呢

...

“人類能源的未來,不,人類科技的未來,就在這裡啦!”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土木堡附近。

雖然于敏反複說過,託卡馬克裝置可控核聚變原理實驗裝置,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基本不會裝填聚變物質進行反應,即使裝填聚變物質進行燃燒試驗也只是裝填微量的氘,但在建設實驗堆的時候

還是保險起見,把託卡馬克試驗區建到了遠遠的地方。

託卡馬克裝置,環狀磁約束可控核聚變裝置。

1955年,蘇聯科學家伊戈爾塔姆和安德烈薩哈羅夫首次提出了用環狀強磁場約束同樣帶有磁性的等離子物質,使這一團等離子物質”懸空”發生核聚變反應。“託卡馬克” 就是俄文環狀、真空、磁線圈

這幾個單詞的縮寫。

1958年,蘇聯建成了第一個託卡馬克裝置: t1反應堆。

60年代,英國皇家學會建成了西方第一個託卡馬克裝置。 1966年, 中核工業、中科大在合肥建造了 個託卡馬克裝置。

和土木堡樣, 合肥也是為安全起見,開了個專門的核工業聚變研究院,距離合肥市市區最近的地方也有20公裡。到後來中科大1970年建合肥分校的時候分校也離核聚變研究院20公裡。

到七十年代後期,世界已經有17座託卡馬克裝置在執行,滋滋滋地燒等離子氣團燒得不亦樂乎。

1981年5月22日,懷來建成的這座中國託卡馬克是至今為止世界最大、磁約束能力最強的託卡馬克裝置。

在新聞記者的筆下,懷來託卡馬克裝置被起了個名字“中國太陽”。

其實太陽是重力約束核聚變,託卡馬克是磁約束核聚變,以後還會有慣性約束核聚變... .這仨基本原理是不一樣的。

于敏、楊振寧在“土木堡”巨大的環形大廳邊緣的走廊散步,注視著中央地板上的磁約束環形裝置,這還真有點兒核反應堆的感覺。

于敏:“你們把託卡馬克裝置建在懷來,居然還把這座裝置起名叫土木堡’,真夠想象力豐富的,土木堡這兒幾百年前發生的事可不是什麼好歷史。”

土木堡的工程建設部主任章其永:“那我們就把土木堡賦予新的歷史意義好了。”

楊振寧:“都已經定下來了,土木堡裝置,英文名是”tuuburg&039;。”

于敏:“還不如簡化一點, 叫tuuburg, 外國人還以為在這兒有一座 叫tuuburg的不小的城市呢。”

于敏說得在場的人都笑了,“外國叫這堡那堡的城市就是多,他們可能想不到土木堡是一座荒廢 了的村莊。”

.....

土木堡預計下個月首次執行。

和世界其他的託馬卡克裝置一樣,土木堡預計在投入執行之後很長段時間,主要工作就是燒等離子氣團。

用外來能源把一團惰性氣體加熱到幾千萬度、上億度, 這團氣體不是氚也不是氘,不會發生核聚變反應,只是在外來能源的加熱下燒到幾千萬度。

現在所做的工作就是:驗證環形的超強磁場能否約束住等離子氣團,約束起來的等離子氣團每秒鐘逸散多少;超強磁場能約束的最高溫度的氣團是多少度,能不能再往上提高;能最長約束多長時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