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幫越南兄弟上太空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天梭1太空梭再次亮相在航天發射中心的1號發射塔。

灰白色(隔熱陶瓷原色)的太空梭對接在乳白色的長徵4捆綁型運載火箭上,火箭的第一級和第=級已經加註燃料並撤走燃料管道,殘餘液氧蒸發産生的白色蒸汽從加註口飄散開來。

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邊緣的火箭觀景區站滿了圍觀群眾,比平常的航天發射觀眾數多得多,在觀景區的人群中,今天得有一半多是越南觀眾,這些越南人的情緒尤其亢奮。

快到春節,海南島的基建工地陸續停工,好讓建築工人回家過年。在工地已停工但又不急著回越南廣西雲南過年的這幾天,可不正好來看火箭發射麼。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輔助原因。越南人今天如此密集的另一個原因是:越南的第一名航天員鄧俊民, 現在就在天梭1號上。

鄧俊民將會成為第一一個 上太空的越南航天員,越南也將成為世界第六個有航天員上過太空的國家。

第一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是蘇聯,第二個是美國,第三個是中國。

第四個是英國,透過與中國的航天合作協議把兩名理論物理研究者送入了太空。

第五個是捷克斯洛伐克,透過蘇聯的“聯盟航天計劃”,捷克斯洛伐克宇航員雷梅克在1978年4月搭乘聯盟號飛船進入太空,並且進入了天宮3空間站。

第六個就是越南了。

鄧俊民是越南空軍的戰鬥機飛行員,1968年參軍,1971年 開始駕駛米格21戰鬥機,越戰中出擊過十幾次但沒趕上擊落戰果。1976年由中國、越南、寮國、印尼的航天合作計劃選中到北京受訓,

1979年1月上太空。

”5, 4, 3, 2, 1,點火!“

在天梭1的乘員艙,半躺姿勢的方國俊、孟森林、鄧俊民三人感受到了一陣震動,然後是火箭上升時的推背感。

“太空梭的加速比載人飛船平緩不少嘛。“方國俊乘神舟飛船上過兩次太空,這次坐的是太空梭,他對比兩者的區別首先就是加速度比較平緩”。

孟森林只坐過太空梭,鄧俊民則是第一次上太空,他們兩人就沒有對比體驗了。

火箭繼續上升,助推器脫落、第一級脫落、 第二級點火。第二級熄火脫落之後,天梭1就已是繞地球飛行的一枚人造天體了。隨後天梭1啟動尾部的變軌發動機,調整自己的航向和軌道高度,向天

宮3靠近。

從太空梭前向的玻璃窗,三人看到了離自己愈來愈近的天宮3空間站。這是一座太空城堡, 具龐大而複雜的由筒節與巨大薄板(太陽能電池)構成的結構體。除了六艙構成的“士”字形基本構造,

現在的天宮3的一個對介面還停泊了一艘”聯盟”號載人飛船,這是目前在天宮名航天員的擺渡工具。

在地面無數電視觀眾的注視中,天梭1 嫻熟地完成對接,艙門開啟,三名航天員飄進空間站,與已在空間站裡的一中二蘇三名航天員會合。這 歷史重大的時刻當然少不了國旗,方國俊舉著五星紅

旗,鄧俊民揮舞手中的單星越南國旗,用中文和越南語向所有正在收看電視節目的觀眾們問好。

兩人兩旗同框出現在電視畫面中,此刻多國航天合作計劃的宣傳效應真正是拉滿了。

....

巴黎。

“蘇聯在把他們東歐的小朋友一個 一個送入太空;中國也一樣把他們的小夥伴送入太空,我們呢我們還能進前10名嗎”

法國總統瓦萊裡德斯坦感覺法國已經被太空時代拋棄了。

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主任休伯特居裡恩:“我們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阿裡亞娜火箭和蓋亞那航天發射中心了。載人航...如果您覺得法國有必要在這方面開始一一個專案,請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