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死神來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57章,死神來了
在1979年,鋰的主要工業用途是製造高溫潤滑油,鋰化的油脂分子堿皂分子熔點沸點高,噴氣發動機的潤滑劑基本都是它。
高溫潤滑油産業每年要用掉2000多噸鋰,除此之外,還有很小部分鋰用來做同位素分離,生産氘化鋰6。
因此,這個時候鋰是一種用 量不大,看起來也不算很重要的金屬元素,最大的鋰生産國是美國,因為美國的高階潤滑油生産佔全世界的55。即便如此,美國國內那些中小型鋰礦的産出就足夠用
了。
只有中南工學院的“輕金屬國家實驗室在孜孜不倦地尋找鋰在其他領域的工業用途,並且現在把京都大學工學部拉了進來起研究,日方的首席研究員是吉野彰。
輕金屬國家實驗室是李強設立的,李強真正的目的當然是直奔鋰電池,但為了不引起外界過分的猜想,實驗室名為輕金屬實驗室。
由於實驗室叢主任以下所有人都不知道李強的“真實用意”,所以實驗室不但研究鋰,也研究鈹、鎂、鋁及化合物的工業用途。當然,在過去十年,透過李強和蔣築英看似無意的“”引導”,輕金屬實驗室
的大致發展方向是對路的。
現在輕金屬國家實驗室的高能電池研究小組基本已經確定了鋰鈷氧化物(2) 用作電池的正極材料時效果“非常奇妙”。
按照蔣築英的估計,鋰電池接下來應該快要到工業設計階段了,也就是從原理研究轉入如何大規模廉價生産的研究。
“蔣組長,這個鋰電池除了用鋰,還要用鈷呢!我們中國的鈷夠用嗎 ”
輕金屆實驗室主任童奇江是個思路很開闊的研究人員,他從鋰離子電池的效能馬上就聯想到,未來鋰電池很可能會替代現在消費電子産品上幾乎所有的電池,池所以鋰、鈷的用量未來會特別巨大,
光做電池消耗的這兩種金屬,可能就是現在世界總産量的十倍。
畢竟到目前為止,鋰最大的用途是生産潤滑油,鈷的最大用途是做染料。稀土最大的用途是一大學化學系實驗室的樣本、藥劑、教具。不過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現在已經發現晶片生産過程中要
用到一些稀土族元素了。
蔣築英:“你想到這一一層說明你想得很遠了。不過國家已經在做這方面的佈局。但是這也要看你們啊,如果未來,過個二十年三十年,你們研製的新代電池又不用鈷了,甚至不用鋰了,到那時候,
全球的礦産資源就重新洗牌了,不是麼
童奇江:“這的確是個好思路...
....
1月31日。
巴西航空港公司b967號航班滿載從日本東京起飛。
,101nove.貨運型飛機,除了6名機組成員外,就只裝載了一些航空郵件、快遞包裹,以及批藝術品 油畫。 這些名家油畫的價值不菲,當時估值在數百萬美元,剛在東京進行
完巡展,現在要在裡約熱內盧接著展出。
從東京起飛22分鐘後,b867 號航班與東京機場進行了最後一次無線電通話聯系。再然後,預定經停加油的夏威夷機場就一直等不到b967號航班。夏威夷聯系東京,東京表示b967沒有返航,正常飛
走了,再聯系所有的中北太平洋機場都沒有發現b967的任何訊息,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不太妙。
這是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一,大家都猜它應該是墜毀了,可至今為止都沒找到這架飛機的任何殘骸,因而也不知道事故的真正原因。
關於b967空難還有一個花絮,那就是它的機長吉爾伯託達席爾瓦。此人以前是巴西瓦力格航空公司的飛行員,1973年, 瓦力格公司rg820航班在巴黎降落時墜毀並起火,機上1人遇難,
達席爾瓦是倖存的11人之一,當時他是副機長。
五年之後,當上了機長的達席爾瓦再也沒能逃脫他人生中遭遇的第二場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