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

油價暴漲日。

伊朗的石油出口仍然沒有恢複,1月份油價一直在持續上漲,到2月1日,北海輕質油期貨又突然從14.04美元桶竄到15.12桶,終於突破了15美元。

自1973年12月之後,國際油價一直在9~12美元波動,各工業國一開始很不適應,到處蕭條,但過了兩年之後也逐漸適應(接受現實)了。

然而剛剛適應過來,油價又要上調啦。

中國方面,對未來5年國際石油行情的預測還有一個無法避開的未知事件:兩伊戰爭。現在中南海小屋裡的討論是:兩伊戰爭還有很大機率爆發。

表面上看兩伊戰爭的誘因是伊朗與美國翻臉,讓薩達姆以為咬一口伊朗不會有事,甚至還會得到美國的默默贊許。但實際上薩達姆考慮的因素比這要多,不僅僅是“美國不會力挺伊朗”這一條原因。

什葉派穆斯林攫取伊朗政權之後對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造成強烈的鼓舞,他們也想掀翻伊拉克的世俗的阿拉伯複興黨政權。

兩伊存在的領土爭端,尤其是爭議領土可能還有石油。

薩達姆剛剛從內鬥中脫穎而出成為伊拉克哥,需要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統治。

種種原因,都指向戰爭這個結局。

兩伊戰爭的白熱化使得伊拉克、科威特的石油生産也受到影響,最終在1984年把國際油價推向35美元桶的高峰。

現在的中國自産1.5億噸石油,進口8000萬噸。而且在未來石油進口的量還會增加。

當然,中國海外投資的油田每年就能産出1.5億噸石油,加上歐佩克諸國(甚至包括伊朗)與中國的關系一切正常,中國需要的石油買肯定是買得到的,就是貴。

所以,在第二次石油危機中如何平抑油價、油價維持在多少美元對中國的利益最大化,這還真是個值得仔細考慮的問題,或許有可能會像1973年那樣,進行廣泛的意見徵集然後做出決定。

油價突破15美元的訊息傳到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當然覺得這是個好訊息,這意味著羅馬尼亞的海外投資收入暴漲,按照這個趨勢到年底甚至收入會增加50。

這是齊奧塞斯庫1979年得到的第二個好訊息,第一個好訊息是在一月份的羅 馬尼亞共産黨中央全會上,高票透過了齊奧塞斯庫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

。在去年的第二屆共産黨大會. 上,各國共産黨的代表對羅馬尼亞提了很多批評意見,大致意思就是羅馬尼亞現在太有錢,不少官員的油水“過於充足,在國際上都引起了不好的影響,對羅馬尼亞國內當

然也是很大的負面作用。

這些指控齊奧塞斯庫也沒法否認。中國同志則在私下場合對齊奧塞斯庫提了意見,說現在充沛的海外投資收入要利用好,利用好了就等於為羅馬尼亞創造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和改革視窗,如果

被皇親國戚浪費得太多,以後就追悔莫及。

之後齊奧塞斯庫下定決心,一回國就解除了他侄子、羅中石油公司羅方經理恩利德加齊奧塞斯庫的職務。以及他侄媳婦(羅 中石油公司的一個中層)的職務。

這引起了強烈的震動,齊奧塞斯庫的親戚、他老婆的親戚一個接一 個地從關鍵崗位(肥差)上面被擼掉, 擼掉之後個個滿地打滾,齊奧塞斯庫幹脆送佛送到西天,把其中證據最確鑿的、他在財政部

工作的小男子不但撤職,還逮捕了。

之後齊奧塞斯庫宣佈“羅馬尼亞改革十六條” ,這十六條改革措施大多是過去幾年羅馬尼亞國內激進派幹部和知識分子早就在提的事情,只是總是在不斷延期推遲。

改革十六條推出之後,羅共黨內一片亂糟糟的論戰,改革還是不改革保守派和改革派戰得昏天黑地。

齊奧塞斯庫的妻子埃列娜齊奧塞斯庫,開始反對他老公!

別以為埃列娜是簡簡單單的第一一夫人身份,她是羅共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的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