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沒有任何領先之處

202,2,1。”蔣築英看著倒計時。“發射。馬斯克,這是你的新火箭。”河北廳的人大聽證會是個嚴肅的地方,絕對沒有電視直播,但現在該罵的罵了,該辯解的也都辯解了,實際上聽證會場已進入了馬斯克和蔣築英聊天溝通的夜談時段。蔣築英想起來這會兒馬斯克打

算用來登火星的巨型火箭該發射了,就讓秘書拿出手機,看火箭發射的倒計時。

馬斯克也在看自己手機,馮鞏、雷軍也在看,會場出現了大半分鐘的安靜。“...轟!”starship在天空中爆成一團火球。蔣築英“額”馬斯克:“sorry。又炸掉了幾個億。”雷軍:“馬小森,我不會因為這事兒罵你了。中國不是燒不起錢,只是錢花出去了,我們想看到一個清晰的目的地,這樣才知道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做這些事。”馬斯克:“我們的目的,就如剛才我與蔣院士所說。”雷軍不想聽了,擺擺手:“就這樣吧。”蔣築英:“馬斯克,擴充套件人類的疆界,這是你剛才說的目的,說實話,這個目標過分的宏大了。不但宏大,而且超前。”馬斯克:“1488年,熱那亞航海家克裡斯托弗哥倫布前往西班牙,遊說西班牙國王資助他探索一條通往東方的航線。我一直記得這段故事。坦率地說,當今的航海家不止我一個,但能資助航海家探索世界的,唯有中國。如果中國不資助我,這個世界上就再沒有一有個國家肯向未知探索了。”

將築英:“我們探索的路線方向是正確的麼?”馬斯克:“如果我們失敗了,就為後人排除了一種錯誤的路線。”蔣築英:“這句話,錢學森和李強以前是經常說的。”馬斯克:“技術,在對抗中進步,或是在競爭中進步,可如果人類能重新鼓起那種發自內心的對探索未知的熱愛,或許我們還是能保持進步的步伐。這才是我做這一切事情的自的。”.1969年10月,中南海。主席、李強、蔣築英三人離開主席書房,戴鏡元也跟著在後面。主席:“我們要換個地方說話嘍。”李強:“換個地方,你就可以看到我們國家最深的...國家秘密。”走進存放未來檔案的屋子,蔣築英第一眼看到的只有一張會議桌。這時候戴鏡元從三人後面插上前,按動了牆上的一個開關,有13面牆緩緩移動起來,這是暗藏的一扇門。暗門開啟,裡面是一排一排的檔案櫃和資料夾。戴鏡元:“前幾年這個屋子改造過,有一層地下室。這一幢房屋就是專門存放檔案並供各位在這裡閱讀的。”李強:“未來檔案以及閱讀未來檔案而做的批註感想,都只能放在這裡,能帶出去的只有記住了這些事情的腦瓜。”“這件事,得從1949年9月30日開始說起,那時候我還不是這個小組的成員。9月30日,開國大典的前一天,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閉幕的那天晚上,兩名戰士在政協禮堂外面撿到了一個公文包.…”“…..時間到了1959年,還是國慶節,10週年閱兵式結束後,主席、總理等人準備乘坐電梯下天安門城樓時,在路邊的花壇裡,突然有一個公文包從虛空中浮現..李強把前兩個公文包的梗概說給蔣築英聽。暗門裡面的那個房間,檔案櫃和資料夾存的檔案,大部分是第二個公文包裡的內容一一平板電腦裡存的《檔案》節目,被戴鏡元用電影機對著螢幕全拍了下來,膠片複製就放了兩個半檔案架;後來戴

鏡元有空的時候,又慢慢地把所有節目的臺詞摘錄了下來做成文字版,一百多期節目,整整四個大厚本。

當然還有平板電腦裡的作業系統、各程式檔案,凡是能夠閱讀原始碼或者讀出一些資訊的,也都被李強和戴鏡元摘抄了出來。

這些以後蔣築英可以慢慢看,現在瞭解個大概就可以了。現在主席、李強想知道蔣築英帶來的檔案包有多少“寶藏”。“這兩部手機,你看背面就知道它的資料有多可怕,”蔣築英把手機翻到背面,給李強看”v21,512gb”的字樣,“我開啟過手機,看過裡面的儲存空間,我的公務手機儲存空間用得不多,但是生活手

機,512gb的空間,其中作業系統和程式用了80多g,文件、影片和照片290g,其中電子書1330個檔案,55g...只是,我得先解決充電問題。

這兩個手機,在過去的一個多星期時間裡開機得很少,而且還有充電寶做後盾,因此現在倆手機都有電。不過,如果充電寶裡的電也用完了,那就麻煩了。蔣築英:“有充電寶,所以我知道充電口的制式,其實只要有時間,我自己也能製作出一個充電裝置來,可過去一個多禮拜要麼心神不定,要麼就是四處找見主席見總理的方法,沒時間去做。”李強:“小戴會做,或者可以你和他一起動手做。小戴做過類似的裝置,59年的平板電腦現在就靠小戴自制的充電器了之後,戴鏡元直接從暗室裡拖出了一個手推車,上面是琳琅滿目的齊全的各種小零件小工具。李強、戴鏡元、蔣築英三個動手達人合作,只用了半個小時,一個由細銅片、導線、彈簧、塑

料組合而成的、醜陋但是管用的充電器就做好了。

“築英,過來替我刷一下指紋。”“好的,這就來。“蔣築英過去解鎖了手機。主席就熟練地劃拉螢幕,戴上老花鏡找電子書看了。“這部手機的介面&039;,和10年前的那臺平板計算機很像呢,”主席說,“我一拿到手裡,就無師自通了一多半。”李強:“消費電子裝置的介面和操作邏輯最終會走向統一,今關這兩部手機印證了以前我們的猜想。只不過,以前我們猜想的是平板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作業系統會統一,現在這兩部手機證明,智

能手機的操作方式也會向計算機靠攏。

主席開啟手機,還沒找到電子書在哪,先看到了手機的桌布。將築英:“這,這是八十歲的我.”桌布就是蔣築英和一個女生一個男生的合影,蔣築英坐著,兩位少年站著。看手機裡儲存著的資料,這是蔣築英上大學的外孫女、正讀高中的外孫子。電子書的檔案閱讀器就在手機首頁,點進去就能看見手機裡存著的一幹多本書的列表。其中大部分是技術書籍一一電子工業類的最多,但其他工業類別的也有不少。主席看清書名之後就直接往下劃

了。

“《工業流水線組建原則》?這是一個.….子資料夾?主席看見了一個有意思的目錄,點進去一看,裡面5個檔案:《工業流水線組建原則》1980《工業流水線組建原則》1990《工業流水線組建原則》2000《工業流水線組建原則》2010《工業流水線組建原則》2020

蔣築英:“五十多年後的我同時存了這5個版本,可能是因為我都在這本書的編委會成員裡頭。這本書可是寶藏當中最大的一塊寶貝。對了,主席,你知道這本書還披露了什麼未來資訊嗎?蔣築英開啟1980年版,序言是江三工寫的,署名“工信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在目錄頁的編委會名單裡,江三工是編委會主任。再開啟1990年版,新版序言還是江三工寫的,署名一一“總書記、國家主席”主席:“哦。”李強:“哦。”主席:“築英,呆會兒你有時間了,看看第二個公文包就知道了。我們早就熟悉他了。”蔣築英:“未來檔案的閱讀範圍,就是限於政治局書記處的常委,以及科技小組的組長副組長嗎?”李強:“對。”將築英:“我在想未來十五年或者二十年之後的場面。江總工..….他履新之後,跟我一樣填寫幾份檔案和記錄之後,走進這個小屋,這時候我早就在這裡了,就對他說,嗨~~~”這段話逗得李強都捂嘴笑了。

主席:“未來可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實際上,未來變過。世界、國家都會變化,人也一樣,未來是不確定的。我們也希望盡量少釋放那些幹擾因素,除非出了大簍子的人,其他人我們都是按本原的路子,即使優秀的同志,我們也要公平地嚴格地去要求、去培養。,

蔣築英:“我明白了,主席。”主席:“現在關於這三份檔案,還有很多不解之謎,比如它的動機是什麼?蔣築英:“動機?”“這些檔案,有的修正了我們的路線,有的指出了新的路線,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檔案幫助我們,是誰想幫我們,為什麼他要幫我們?”

蔣築英給上海的單位、家裡打電話,說要在北京呆1個星期。然後,讀文件,讀資料。看影片。“現在有這麼一個情況。中央需要把神光專案搬到北京或者河北來。對,就是現在你們上電的光刻機與晶片生産線部。”“你們不是早就有拆分獨立成子公司的打算了嘛。”“不用擔心這個,我們做這個調整...是為了河北和北方地區的産業發展,不是要從你們上電手裡搶什麼東西。我就給你們交個底吧,無論搬到北京還是河北,這個子公司都還是上電全資全控制的子公

司。”

以前李強無法下決心把擔子交給蔣築英,現在就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只能是蔣築英既然如此,以前造成阻礙的各種客觀上的不利條件,李強當然得找陳法和總理碰頭,然後大刀闊斧解決掉。把神光專案搬到北京,工作就方便多了。畢竟未來檔案只能鎖在中南海的這個小屋裡,不能帶著到處走,而讓蔣築英在上海和北京之間頻繁穿梭又太麻煩了。

“李局長,陳副總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蔣築英用了幾關時間,粗略地看完了主線的資料李強:“哪方面的?”

蔣築英:“關於未來的。你看,”蔣築英在小黑板上寫寫畫畫,“第一個公文包來自於2022年初,這份公文包裡面所提到的內容不多,但恰好有晶片和半導體發展的情況的介紹。在這個時間線,世界最先進的量産晶片工藝是5奈米,

是外國壟斷的,中國正在苦苦追趕。

“第二個公文包來自於第一個公文包傳遞過去並起到了作用的時間線,也是2022年初。在這個時間線,世界最先進的量産晶片工藝是5奈米,是中國壟斷的,不錯。中國在研製3.5奈米工藝的晶片,可能已經研製成功了,但還未開始大規模使用。

“第三個公文包來自於第一個公文包和第二個公文包都起到了作用的時間線,2023年上半年。在這個時間線,中國還是世界晶片、半導體技術最強的國家,最先進的量産晶片工藝是5奈米,實驗室中有3奈米的小規模試驗品。

“第二個公文包描述的未來,世界在1999年爆發了非常激烈的歐洲戰爭,在歐洲大陸大量使用了核武器,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和多個歐洲發達國家社會生産的崩潰,戰後世界發展停滯了10年。”“第三個公文包描述的未來,冷戰於1986年逐漸停止,1988年正式結束,沒有大規模戰爭,從1988年到2025年的和平期。”蔣築英再畫了一個線表:但是,第三個公文包描述的未來,僅就晶片和半導體技術而言,與飽受戰爭創傷的時間線相比,沒有看出什麼領先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