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你看我怎麼刷指紋

“蔣築英;本職工作極為重要,無法調動”“周光召;本職工作極為重要,無法調動”“朱光亞...李強在小本本上新添了一行,喉了一聲,合上小本子,準備把它放進檔案櫃。現在李強在中南海那間放未來公文包的屋子。國慶節這幾天他一直呆在北京。錢學森:“接棒的不好找吧。”李強:“是啊,必須得政治可靠,得人品好,謙虛謹慎不貪功,還要是在各個科學領域都有所涉獵的通才,而且至少要在其中一個領域達到了比較高的造,這樣的人才我們現在早就重用上了,不可

能閑著。將築英是我之前列的名單裡的首選物件,可他的他工作....現在根本抽身不出來。

錢學森:“要不就周光召吧,二號選擇物件。其實你名單上列的這6個人每個人現在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你如果經過考察確定他有空,我看就可以把他拉進來。”李強:“周光召在粒子物理學、量子力學方面是專長,數學方面他的研究也非常深入,此外工程管理、科研團隊組織能力也都很強,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可他現在在核武器小組,搞氫彈,于敏說

了,第三代氫彈的研製小組不能缺了周光召。于敏我可不敢惹.…

錢學森:“第三代氫彈那可得搞上幾年。”李強:“所以用周光召的話,也得是五年以後才能讓他抽出時間來兼職。不過是比蔣築英好點,蔣築英就算五年之後也抽不出時間。”上海。國慶假期結束後,上電又恢複了全速運轉狀態。

各業務和産品線的負責人聚集在一起召開季度運營會議,確定從10月份到年底這三個月的工作目標、工作內容,蔣築英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現在“神光”專案組已經獨立出來,成為上電的一個産品部門,光刻機及晶片生産線部。現在上電已經重新定義了光刻機:只有採用大功率鐳射器的非接觸式掩膜光刻機才叫光刻機,以前那種接觸式掩膜的,叫做“汞燈機”。新的定義雖然把上電現在還在生産和銷售的第五代、第六代生産線給開除出了“光刻機”之列,但它也把現在美國和歐洲能自行研製製造的晶片生産線給降格成了“汞燈機生産線”,從此全世界只有上海

的光刻機才是光刻機了。

“霍總,我有一件事。”在主要會議內容講完之後,蔣築英發言,他問上電集團的總經理。“霍總,額,我想問一下,中央領導近期有沒有來上海的計劃安排?”霍總經理不知道蔣築英想做啥,但蔣築英問的問題他真不知道。“中央領導,這我們可沒法得知他們的具體考察計劃和工作行程。要是想知道中央領導會不會來上電集團視察,那得我們做出成績呀。

要是我們又做出個重大成果,那可能中央領導就會來了。

蔣築英:“這..上半年剛出過一個。”霍總經理:“對對對,上半年陳副總理來上電視察就是因為你的神光專案出成果了。照這麼推算的話,如果上電再拿出一個和神光差不多的成果,那中央領導就有可能又來一次。小蔣,加油哦!”蔣築英“...上海。上海工業和資訊化局。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工業和資訊化局局長江三工和蔣築英見面小談。從1965年起,工業和資訊化局每年一度的”工業流水線技術會議”蔣築英都參加了,還參與了編寫《工業流水線組建原則》又稱“生産線設計寶典”、“中國工業秘笈”),因此他和江三工還是挺熟的。“中央領導?”江三工說,“你確定?”蔣築英:“對,我有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我想和中央領導..做個溝通。”江三工:“還真巧了,前年主席來上海考察、還有陳副總理來上海考察的時候和我聊過,之後就給了直接聯絡中央領導的方式,其實就是辦公室裡的一部紅色電話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辦公室裡

能裝紅色電話機,不過,確實是可以直接與主席他們直接溝通的。你要想向主席、總理彙報什麼事,我可以代你轉達。

蔣築英猶豫:“江副市長,這個,我…能不能直接與主席通電話做彙報?”江三工:“紅色電話機有使用紀律的..

回到自己辦公室,蔣築英手扶下巴冥思苦想。在江三工那裡,蔣築英差點就想跟江三工講出自已書房裡突然出現的那個神秘公文包的事了,但話到嗓子眼,蔣築英又把它嚥下去了。哎,這麼重大的事情,這麼重要的物品,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分出亂子的可能性。還有什麼渠道可以直接找到中央領導?試試看李強吧。“李局長。”李強:“蔣築英啊。有什麼事要我幫忙的嗎?”蔣築英自己的思路,問道:“李局長,您的另一個職務,那個中央科技小組,我平時就只是聽這個小組的名兒,具體這個小組是怎麼回事不太瞭解,您平常也不怎麼說.…….我就是想問,它是由中央直屬的吧?

李強:“對。”將築英:“那,您是不是可以見到主席、總理?我是說,不是計劃內安排的活動、會議,而是你提出要見,能獲得批準。”李強:“嗯....這個嘛,是可以,見得到。蔣築英你是有什麼事情嗎?”將築英:“是這樣,李局長,我有一個特殊的事情,想向主席、總理當面彙報。是極其特殊的事情,所以才不得不面對面彙報。”李強在電話那頭一頭霧水,但蔣築英的這番話又讓他有點奇怪的預感。“這件事由於特別重大,所以暫時我也不能知道,對不對?”蔣築英:“是是是,李局長,但是我想以後我會有機會向您解釋的.”李強:“我去問一下。行或是不行,半關之內可以確定。”

上海,火車站。“這次是臨時出差,突然要送一個東西到北京,只能我去。”蔣築英對妻子說。“知道啦。”蔣築英:“而且麻煩的是,這次出差要去幾天現在還沒法確定下來。不過到了北京之後我會打電話回來的,要在那裡呆多少天,或者延期幾天,我到了北京,有什麼變動會馬上通知你的。”蔣築英下車,那個深褐色的公文包被他套進了一個大一圈的黑色皮包裡,右手緊緊握著。還有兩人同去,神光專案組保衛科的周大斌、胡毅。他倆已經在火車站等了。“大斌,胡毅,“蔣築英說,“這次要勞煩你們陪我出趟差了。要送一份重要的資料去北京,必須有安全保衛人員陪同。你們兩個是保衛科裡最能幹戰鬥力最強的,所以選中了你們。”胡大斌:“沒問題。胡主任,從現在起,我們就是保鏢。”將築英:“對了,拿副手給我。”蔣築英接過手,把公文包栓在自己手腕上,“行,這樣就不怕被人搶了。”

中南海。“蔣築英同志,我們要檢查你隨身攜帶的物品。”蔣築英一臉疑慮地看著面前這位身穿軍裝、一臉嚴肅的四五十歲的軍官。見蔣築英有顧慮,戴鏡元解釋:“你要見的是主席,雖然你是重要的幹部,可我們還是得保證你以及你身上的物品沒有危險性。哦,保密問題,請放心,我和我所在的部隊都是最高保密級別的,任何資訊都不會從我這裡洩露出去,不會走出這個小房間。

將築英把手裡的黑皮包放在桌上,開啟黑皮包,掏出深褐色公文包,再把這個公文包開啟。“同志....您只要確認這是一疊紙,是不是就可以了...對吧,好的好的,謝謝..”

當一本2023年第2期的《電子工程》雜志從包裡拿出來的時候,蔣築英是坐立不安,渾身冒汗。不過他對面的那位軍官臉上真的一點波動沒有,拿起《電子工程》,捏著書脊抖了抖,確認裡面沒夾著東西,就放下了,封面的日期和文字彷彿他就沒看見一樣。

戴鏡元檢查完第2期,又檢查第2023年3期...四本雜志或書籍檢查完後,該檢查別的東西了。蔣築英:“這個東西,我不太好解釋這是什麼,它的主要物質組成是石英玻璃、鐵、鋁,具體零件呢都是一些小型電路零件,此外裡面有一塊電池,電池是含有能量的,如果損壞可能會引起火災,但

它現在是完好無損的。

戴鏡元還是面無表情地拿起這塊外殼由金屬和玻璃構成的烏黑的小片片,檢查,放下。“這樣的東西,一共有2部?”將築英:“是,這兩塊東西外觀略有不同,但它是同一類物品。”戴鏡元拿起第三個物品。蔣築英:“它,就是一個電池。之前那兩個物品裡面也有電池,但是容量較小,而這個東西,完全就是一塊大電池。它現在也是完好無損的。”戴鏡元:“你可以不用解釋得這麼清楚。”公文包裡的物品都檢查過一遍,戴鏡元示意蔣築英可以把這些東西重新收起來放進包了。拿起桌角的電話,戴鏡元說道:“檢查完畢,可以進入。通知”甲組。”

“主席在這裡面,請進。”戴鏡元和蔣築英到了一幢古舊的老屋前。“謝謝。”蔣築英進屋:“主席您好!啊?.….啊!李局長你怎麼也在這!啊!”在書房,主席和李強都坐在桌子旁。李強在對著蔣築英笑。主席也在對著將蔣築英笑。

“檢查你隨身物品的那位同志,姓戴,”李強說,“…小戴同志看了你帶來的物品,認出並且確認了那些是什麼東西,所以我就趕過來了。小戴同志也在那個特殊小組,你以後還會經常打交道的。”主席:“李強,你的直覺的準確率很高。”李強:“蔣築英,我們大概知道了那件事情是什麼了,不過還是想請你詳細地說說看。我們不白聽,聽完之後,我們也有一些事情要告訴你。”

“10月1日深夜,快到2日淩晨的時候,我在家中的書房看資料、寫筆記。寫筆記寫到一半,我需要用另一份資料,就起身尋找,這時候我發現書架旁邊多了一個深褐色的公文包。在半小時前我去過書架,那裡並沒有這麼一個公文包,絕對沒有。

“我十分疑惑,就拿起公文包,開啟來看。”“結果從公文包裡抽出來的第一本雜志,竟然是這個!”蔣築英拿起202年的雜志!我當時就憎了。”“尤其是其中有一個地方看了之後我特別憎。在這裡,目錄頁上,寫著雜志的顧問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首席顧問是我……開啟雜志看看,裡面說的有模有樣的,以我的知識體系和水平,感覺像是

2023年的電子工程類的雜志。

“兩期《電子工程》都是這樣。把我寫在顧問委員會裡頭,倒也不能排除有人惡作劇,但惡作劇的人編不出雜志裡的文章的內容。”李強接過這本《電子工程》,“也就是說,你透過各種跡象判斷,這個公文包,是從2023年的世界穿越回1969年的?”蔣築英:“我現在也想不通原理,至少從我所掌握的物理學裡面無法支援物品穿越時空,但這個公文包擺在我面前,我不得不相信。噢對了,這四本書或雜志只是證據之一,最重要的證據是這兩個東“他是2023年人們使用的手機,也就是現在的行動電話。南電和天電現在都在研發的。”“這個公文包裡一共有2臺手機,其中一臺是工作用的,一臺是平時生活用的。”蔣築英停了停,繼續說道:“這兩臺手機,都是我的。”李強:“!!”蔣築英:“是202年的我使用的公文包,它向後穿越了54年的時間,到了我的手中。”

西。

主席:“這還真湊巧了。李強:“你開啟手機了嗎?要不要讓小戴協助一下?我剛才說過了,小戴是我們這個特殊小組的,他鼓搗技術,技術服務員。”蔣築英搖搖頭,拿起桌子上的一部手機。“這部手機在使用之前要解鎖。它的解鎖可以允許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輸入密碼,可我猜不到54年以後我給它設定的什麼密碼。第二種方式是.…”將築英劃拉了一下手機,讓螢幕變亮:“第二種方式是指紋解鎖。”蔣築英把自己右手拇指在螢幕下方按了一下。“滴,指紋解鎖成功”

看完本章,來說點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