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滯脹

“總統先生,在您任期的第三個年頭,美國經濟走到了瀕臨崩潰的局面,對此您想說些什麼嗎”

尼克松愣住。

現在尼克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演講。在演講的前半段,尼克松用了50的篇幅講他的外交戰略,如何在中東地區為美國爭取到了最大塊利益,如何讓阿拉伯國家解除敵意,如何摁著臺灣的頭與大

陸簽署停戰協定。

然後尼克松又講了通國會的中期選舉,最後稍稍用了幾分鐘講美國經濟。

在一部分聽眾看來,這就有點”避重就輕”了,於是之後的提問環節,一個學生就問了這個問題。

稍稍思考了一下,尼克松答道“是的,我們現在面臨很大的通脹壓力,也面臨著cpi持續上漲的壓力,而在此情況下,美聯儲還是不得不進行降息。經濟問題其實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過去數年的積

累。1974年至今我們發生了經濟停滯,這是事實,但根源在於更早的時候我們深深陷入了越南戰爭。

...

在經濟方面,尼克松確實有點兒背鍋俠的意思。他剛才說的話沒錯,約翰遜漢弗萊的八年把美國經濟逼到了絕境。而且也是在約翰遜這8年,美元與黃金脫鈎,佈雷頓森林體系正式解體。

這8年就是美國深深捲入越南戰爭的8年。

雖然尼克松上任之後很快把美國拔出了泥潭,1973年簽署日內瓦和平協約,1974年7月2日全部撤軍,但前任留下的爛攤子依然存在。

這個爛攤子現在的表現叫做滯脹”。

現在美元已經不是美金了。在人們相信紙幣不會被隨意印刷的時候,央行控制通脹的意願還是有一定的信 任度的;但當人們發現紙幣可以不受限制的被印刷的時候,央行控制通脹的意願和能力都會

受到質疑,就會導致較高的通脹預期。

1971年美元與黃金解綁,1973年通脹預期變高,這與石油危機正好”撞車”。

方面,大宗漲價推升經濟成本,沖擊企業盈利,在整個滯脹期間,美股股息明顯下滑;另方面, 利率的大幅上升,打壓權益資産的估值,標普500市盈率從最高時的18倍以上,最低降至只有7倍附近。標普500指數的單月最大跌幅高達46,直到1974年9月以後才開始觸底慢慢回升。

1974年,美國的gdp增速挺高,在8的水平,但在1974年,美國差不多也達到了4~5的通脹率。而到1975年,另一個問題顯現出來: cp1nove.pi和通脹還不是同一個東西,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的是老百姓常買的東西的平均價格指數,有時候通脹了cpi不一定漲,有時候通脹沒有但cpi指數缺漲了。而美國現在的情況是,cpi和通

脹都是正數,而且還不小。7月份美國的統計,cpi按年化計算的話達到了10。

經濟停滯與高通貨膨脹並存,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古人雲:此為滯脹。

在以往的宏觀經濟學理論上,人們認為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不會並存,高通脹意味著高增長才是正確的規律。但現在美國以及西歐出現的事情重新整理了經濟學以往的認知。

8月20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降息。

貸款利率參考標杆1年期.1。之前3.65的利率是一年前達到的這個數字, 再之前是3.80。

也就是說,從1974年起, 美國在越來越滯脹的時候,中國兩次降息。

降息並不是治療滯脹的正確方法,降息意味著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用來刺激經濟增長增的,降息之後向市場供應的貨幣增加,如果計算的是一個孤立體系, 那麼通脹率也隨之增加。

滯脹是西方國家的滯脹,中國現在並沒有滯漲。實際上相反,中國在利用貨幣作為調控工具,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也增加外資進入中國的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