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烽煙掩蓋天空與未來(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二章,烽煙掩蓋天空與未來
兩岸的談判頭緒相當複雜。要詳細梳理的話恐怕要從1923年國共合作開始梳理,到現在整整五十二年。
但是在1975年國共四個中央委員會面之前,兩岸的間接交流、非官方直接交流已經持續了差不多十年,因此並不是坐下來之後從1923年開始談起。
正式宣告停火是談判取得的第一個成就。經雙方的軍事委員會授權、肖勁光、黎玉璽簽字,從1975年10月1 日開始,臺灣海峽的臨戰狀態就算解除了。
盡管臺灣海峽自通航以來
生過意外
但正式宣告停火還是讓相關利益各方吃了顆定心丸,以後就不用讓自己的商船穿行在只是默契停火實際從法理上從未停火過的海峽了。訊息公佈後,往來
臺灣海峽或臺東航線的過往商船、航運公司股價各自有小幅度上揚,而來年的保費各有降低。
臺灣海峽兩岸、兩部龐大的戰爭機器終於關上了各自的保險栓,現在人們可以回過頭來心平氣和地盤點過去二十六年這道海峽兩邊集結了多麼龐大的戰爭機器。
大陸這邊,面向臺灣方向而集結的作戰飛機有1100架,佔空軍作戰飛機總數的三分之一。
這些飛機中包括現在已在全世界聞名的米格25殲12,以及各方面效能都還不錯的殲9和殲10。打擊機群有轟6和殲轟7,以及剛剛入駐海南島的圖22”逆火”(轟8) 。
臺灣那邊作戰飛機有600架,其中戰鬥機數量超過500架,主力機種是f4bc和f5abc。 除此之外,臺灣向美國訂購的f14t”雄貓戰鬥機已經在格魯門公司下了生産線。
f14t和伊朗買的那批f14幾乎沒有差別,只是改了個t的字尾而已。
海軍方面雙方也都烏央烏央一大堆軍艦對峙著。中國是北海、東海、南海三艦隊都可參加對臺作戰,因此就不分當面不當面了,累計火炮巡洋艦1艘、導彈巡洋艦5艘、導彈驅逐艦22艘。 國軍海軍有
火炮巡洋艦1艘、全新的防空導彈驅逐艦4艘、火炮驅逐艦改裝導彈的16艘。
陸軍,國軍全軍有3個野戰機動軍15萬人、海軍陸戰隊1個師1.5萬人、守備部隊14萬人,預備役部隊6個軍可在三個月內擴充成20萬人。解放軍在當面有2個軍和2個海軍陸戰隊師,這駐紮在當面的2
個陸軍軍平時都是搞全科目兩棲作戰訓練的。在後方隨時可入閩的還有4個陸軍軍、
1個空降軍。
臺灣歸於和平,對兩岸的國防費用削減都是利好,尤其是臺灣。
不過,臺灣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尼克松可能以後就不給軍援了。
因為此次兩岸不是“緩和”而是“停火”,雖然整個和談的政治協定沒有出來,但是停火協定上明白寫了“海峽兩岸均屬中國”,這已經讓臺灣沒有理由薅美國的羊毛了,啊不,美國沒有理由給臺灣送武器裝備了。
.....
“在冷戰的世界中,此前一直存在著兩個熱點:阿以和臺灣海峽。以色列和中東國家的糾纏總是以熱戰沖突的形式表現出來,臺灣海峽卻基本保持安靜。
“然而,對軍事形勢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臺灣海峽兩岸集結的武裝力量是比中東更為龐大的存在。”
“可以打個淺顯的比喻:海峽東岸的臺灣島,其陸軍、空中力量與以色列不差上下,海軍遠強於以色列。就是這樣個重兵集結的島嶼,在最近10年與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所集結的海空力量相
比,是處於劣勢地位的。
“更不要說海峽只是
是對峙的焦點,在焦點後面還有更重大的兵力在對峙:中國和美國,兩個核大國之間。美國一度預備以西太平洋平的海空兵力保衛臺灣的民主自由,中國則預備在美國幹涉臺海戰爭
時摧毀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
“美國沒有否認在這樣的戰爭中可能使用核武器,而中國,很顯然的,在美國使用核武器時也將會毫不猶豫地進行核反擊。”
這文章是《朝日新聞》發的,可想而知日本人過去十幾年一直在擔心的是什麼。
不過一切都過去...
雖然去年的西貢飛人很不好看,雖然今年的兩岸停火意味著”臺灣被共産中國吞併的步驟開始了”(美聯社陰陽怪氣言論),但東亞進入了和平,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