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蔣築英:“這個呀,也就心理上的安慰。我們城市人口主糧的人均消費量最近幾年是在下跌的呢。肉多了油水多了,飯就吃得少了。但換個角度來說,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進口肉、進口飼料糧沒了,
油水一少,主糧的消費量就又嗖地上來了。
小曾:“所以生育是不控制不行。人口增長得太快了。我上大學的時候國家還在紀念8億人口日呢,現在畢業才三年,呵,馬上國家就要計算九億人口日是哪天了。”
蔣築英笑了笑:“其實, 我們現在人口的增長速度,也還行吧。”
..
蔣築英是在中南海的小屋子裡看的資料。公文包中的資料再對比現在逐年的人口資料,就會發現,雖然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快多了,但人口的增加速度卻並沒有異常增加。
實際上,根據抽樣調查的不一定100準確的資料,1971年和1972年 人口的出生率還略微比“應該有”的資料低了一點。
首要原因是現在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到1972年底,全國城市戶口占總人口的,此外還有佔全國人口大約5的人在城市做中短期務工(每年進城3~6個
月。6個月以上則被定義為常住城市的人口)。
住在城市裡和在農村確實是不一樣的,在城市收入高但是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任何一對夫婦只要琢磨一下未來, 就會對生育持有更謹慎的態度。
其次的原因是農村現在的産權結構。既不是一個鄉鎮一一個公社,也不是承包,而是合作社制為主,每個合作社少則不到10戶農民,多的也就幾十戶,很少超過100戶的合作社。
基本就是能攏在一塊兒的、不鬧矛盾的農戶,才組合成為合作社。合作社如果閑矛盾了還會分家,也會合併。基本上這不是固定的行政單位,而是純粹的經濟體,也就是一個 個的農業公司。
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合作社開墾新土地也不太容易,能開墾為耕地的早就開了。因此合作社也有人均耕地越來越少的壓力。
第三個原因,第三個原.....
中國現在是避孕套生産大國...
中國産避孕套都遠銷歐美並佔據世界出口貿易市場的近20了,國內供應能不充足嗎。
“計劃生育罰款能收得上來嗎”
陳法看的是全國人口控制的方案,裡面列了幾條可採取的措施。
因為現在全國人口控制並非迫在眉睫的事情,新生人口控制的方案還主要以勸導為主,就是“一 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
姚十:“有幾個專家搞了個數學模型,證明人口的增長率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馬鞍形的走勢,老百姓生活初步改善的時候,生育率提高,繼續改善,生育率反而下降。‘
陳法:“就是沒錢的時候不想生娃,娃有點小錢的時候想生娃,錢多起來了就又不太想生娃了。所以,我們現在處於有點小錢的階段”
姚+:“對。”
陳法: ”什麼有點小錢,我們只是剛脫離窮光蛋狀態而已。”
陳法:“罰款,沒什麼意義,主要是不好收,尤其是在農村。這樣,我們不是有個工資提升計劃嗎 ”
萬裡: ”陳總理,您是說, 用工資有選擇的提升代替”
陳法:“把工資提升中的額度的一部分,改叫做家庭生育補貼”,家裡生了孩子的夫婦,在孩子滿18歲以前,夫妻兩人每個月都能得到一筆補貼,但是,這補貼僅限於這個家庭的第一一和第二個孩子。
如果這家人還要了第三個孩子,其實是沒補貼的。
萬裡:“這個行,我們還可以設定第一個孩子的補貼比第二個孩子多。
姚十:“總理,萬裡,這有個問題啊,這錢怎麼發下去在國企,看起來還比較好發,在私企怎麼發國務院發個文,私企就會按這個檔案的精神給自己的員工中已婚的要了孩子的員工多發工資嗎
這得多好心的老闆才能這樣自覺啊‘
“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起到反效果,那就是已婚的、帶孩子的員工,在就職的時候會被另眼看待,也就是現在說的就業歧視。”
萬裡:“這是個問題。”
陳法也在皺眉,這還真是個很明顯的、幾乎 定會發生的問題。
姚十:“如果想把這件事落實下去,只有一一個辦法,那就是發這錢的義務歸國家,單獨走賬,這樣,無論私企國企,都能保證發到個人手中。”
陳法:“你的意思就是說,無論私企國企,生育補貼都由國家財政專門列出一一個開支項,每年發放這其實不是工資,而是財政支出的一部分我的天那,我感覺明年我就要破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