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全産業鏈崛起式發展(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七十一章,全産業鏈崛起式發展
1971年,正在大張旗鼓建設的鐵路線不只青藏鐵路條。
此時全國正在開工建設的鐵路有7條,1970年, 中國新增2000公裡的鐵路通車裡程,1971年的數字也不會比這差多少。
蘇北地區長期只有一條隴海路, 從甘肅隴西到連雲港(海州)。這算是中國的幾條縱橫鐵路幹線之一, 但戰略上的意義可能僅僅是讓甘肅陝西與個港口連線起來。
除此之外,就是津浦路經過一點點江蘇的地界。
現在隴海路連雲港徐州段完成了過載化改造,未來可能全線要改成複線過載電氣化鐵路。
蘇北新修的鐵路則基本上是把蘇北和魯南的幾個城市”連連看”。以徐州連雲港這”一對“城市為軸心,向下連線蘇北的鹽城、淮安、宿遷,向上連線臨沂、日照,並且連雲港到日照的鐵路打算越過日照
連線青島。
連雲港向南的鐵路一直修到長江邊上,並且現在在規劃一座比南京長江大橋還要長(因為在更下游的江段)的長江大橋,跨到蘇南去。
東部並非不需要鐵路,相反,這些地區人口稠密、地勢平坦、很多地區長期以來商貿繁榮,這是對貨物運輸需求量最高的地區。
為了國防戰略的需要,在西部修鐵路是應該的,但東部地區也一樣有鐵路的需求。
就如同西部大開發一樣, 當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的規劃之後,應聲而裂的,是東部省份的若幹個行業、産業。
鋼鐵業首先炸裂了。
建設工程需要多少鋼鐵都不用細算就知道肯定很....
八幡制鐵的調查小組做了份粗略的報告,估計中國在10年後,西部開發進入高峰,此時每年的鋼鐵需求量會達到2億噸。
2億噸!
現在蘇聯和美國的鋼鐵産量加起來才2.3億噸!
日本1970年鋼鐵年産量9300萬噸!中國剛過八千萬噸!
以中國人的習慣,當然會立足於國內生産,於是,需要投資興建更多的鋼鐵廠,或者現在的鋼鐵廠新添高爐。
鋼鐵廠産能增加了,鐵礦需求也要上漲。現在中國北方大概有十幾個大規模的鐵礦開採區,量不夠質也不太令入滿意。
不過即便如此,中國自己的鐵礦産能肯定也會在今後10年翻倍。
要大量進口鐵礦石。現在印尼的鐵礦已能看見上限,巴西和澳大利亞恐怕是今後鐵礦石進口的大頭。
這只是鋼鐵行業家,就會造成這麼多的資本新流向。
和鋼鐵分不開的是水泥。
鋼鐵水泥的主要消費者都是建築業,而建築業搞起來之來後,就需要裝置尤其是工程機械。
工程機械就帶起了各種車輛業:卡車,翻鬥卡車,挖掘機推土機,攪拌機或者攪拌車,等等等等,今後5年翻倍就是保守估計了。
這都是:直接帶動的行業,除此之外還有間接帶動的行業:
産業工人數量會比現在更快地增長,加上現在不斷提高的最低工資線以及全國平均工資水平,國內消費品行業怕是也會飛速上漲。
“中國經濟自1955年之後一直在快速增長, 1965至1970年, 增速進一步加快了。當時我們認為,中國迎來了個大約會持續10年的高速增長期。
“但在今天,我可以說,1965年至1970年的中國經濟,只是在為高速增長期做一個暖場’。 ”
米爾頓:弗裡德曼在芝加哥大學開了一門課:中國經濟研究。
畢竟芝加哥學派在西方經濟學界現在被認為是研究中國經濟水平最高的,而弗裡德曼又是芝加哥學派的學者中與中國打交道次數最多的。
不僅芝加哥大學的學生選這課,很多和中國有經貿關系的美國企業主、銀行家以及高階職員都來旁聽。
“弗裡德曼先生,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速已經達到20了,這還只是新輪高速增長期的暖場”那中國真正的經濟增長速度到底有多塊”
弗裡德曼:“去 年中國經濟驚人的漲速其實還有一些場外因素 ,去年他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經濟總量統計方式,以前中國政府統計不到的一些經濟活動現在被加入到了gdp的統計範圍內。去除掉這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