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中國人不斷向前進攻,前一天未能抓住或殲滅我們,第二天、第三天,他們會越來越著急,不顧一切地持續這種‘無效平推’,深深地陷入到防線中,到時候……”

參謀在地圖上的朝鮮半島南部畫了一條斜線,“機械化快速縱隊一個斜插,我們就能包住中國軍隊好幾個師!”

李奇微:“所以,新的條令不是一個單獨的防禦戰術,而是一個體系,既包括防禦戰術,也包括進攻戰術的體系。我們不會一直被動地防守,最終我們會發起反擊,並且給予中國軍隊極重大的傷亡。……只是,韓國軍隊,我是說那三個裝備良好的韓國師,可能會成為正式戰鬥打響前的犧牲品。”

……

李奇微已經預設“韓國軍隊就是炮灰”的觀點了。他要做的是之後的戰鬥準備:如何扛住中國軍隊的進攻,然後打一個漂亮的反擊逆轉局面。

李奇微相信,只要這一仗打下來,他肩膀上三顆星升四顆就穩了。

在漢城北邊,“伍修權線”附近,韓國陸軍的戰鬥也確如李奇微的預測。

白虎師的白虎團進入攻擊出發位置時,士兵們聽見耳邊一聲尖利的呼嘯,他們身後的坦克線陣,1001號車“當!”正面騰起一團火星。

這一炮沒擊穿,但是坦克乘員被震了一下,嚇了一大跳,趕緊暈乎乎地從觀察縫、潛望鏡向外張望,可根本找不到炮彈從哪兒飛過來的,遠處山腳下只有一片片的枯樹枯草。大概過了10秒,又是一聲“當!”,這回炮彈打在了“潘興”的鐵頭,更不可能擊穿了,但是炮塔裡的炮手、車長、裝填手被震得更厲害了。

“在哪裡?”“在哪裡?”“我該打哪裡?”

車長:“我在找呢!”炮手:“……轟!”

漫無目的地開出去一炮。

第三發炮彈飛過來,不知道是不是人品彈,反正打上去的時候,白虎團的步兵們看見坦克不是外面迸火星了,而是騰起一小團青煙。

過了10秒,1001號坦克慢慢燒了起來。至於裡面的坦克成員,這時候大概已經去世了。

在1600米外,一堵枯草砌成的牆先是發抖,然後草牆掉了下來。志願軍的isu122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在緩慢地倒車,離開原來的預設陣地,換到下一個阻擊點。

志願軍的坦克殺手!

白虎團的坦克營看來不能站樁射擊了,30多輛坦克全部動了起來,隊形散亂地朝isu122的方向沖過去。為什麼隊形散亂,因為剛才被打爆的1001號是坦克營營長的坐車……

坦克營開動給了步兵錯覺,以為到了全面進攻的時候,七八百名南朝鮮軍開始貓腰爬山。

……

4月1日傍晚,所有進攻偃旗息鼓。白虎團喪失戰鬥力,坦克營丟了一半的坦克。

在高陽汶山方向,南朝鮮軍第1師的情況也差不多,但是揚州這個方向,首都師損失似乎更慘重一些。揚州城外的高地不知道是怎麼搞的,明明打了兩千發重炮炮彈,可當白虎團計程車兵往上拱的時候,仍然從各種意想不到的地方射出致命的子彈,山後支援的迫擊炮射擊得也十分準確。

中國守軍冷靜的機槍射擊就像割草,把白虎團計程車兵一排排地撂倒在地。這些士兵有大半軍齡不足2個月,訓練不足又面對志願軍初步坑道化的永備工事,就這結果。

白虎團以每次進攻送走一個營的速度,只用了4個小時,團長就痛哭流涕地給宋堯贊打電話“我們支撐不住了思密達”。

至於坦克部隊,1001號車被擊毀、營長死亡之後,所有的坦克全部前沖,想消滅當面的1輛或者2輛isu122。當坦克群開出去之後,他們的側面接連不斷地射出炮彈,全都是122毫米加農炮的穿甲彈——正面的2輛isu122只是中國軍隊故意示敵的誘餌,在坦克營攻擊路線的側面,埋伏著至少10輛isu122!

“潘興”正臉很厚,側面裝甲嘛……就別提了。只要被命中就會被擊穿。

宋堯贊下令,首都師第2團接替白虎團,4月2日繼續進攻。

由於當面的中國軍隊居然裝備了大口徑自行反坦克炮,宋堯贊感覺不妙,立刻和作為預備隊的第4師聯系,讓他們全師準備加入揚州方向的戰鬥。這裡的中國軍隊有坑道工事,還有isu大管子!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部隊了,必須用兩個師才拿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