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什麼?地方債?(第2/2頁)
章節報錯
方方:“他們已經在向廣州集中了,明天全部到齊,後天會議。”
……
陳澐考察完上海立即轉到廣東,是因為廣東省委、經貿委剛剛向中央提交了一個報告申請:
國家不以國家的身份繼續向外借錢了,廣東省能不能以本省的名義再向國外借一筆錢,拿來搞廣東省內的經濟建設?
好家夥,國家背的債已經夠多了,廣東還要背個地方債。
而且這債還不是對內借的而是對外的,一個省向外國人借錢。
不過中央只是吃了一驚,並沒有馬上否決廣東省的腦洞,而是認真開始了研究。
廣東地方債的利息比國家借的債高,年利率4.4,但從現在國際行情來看也不算高,中等偏下。2000萬美元,5年期。借債同樣是為了工業裝置輸入,不過借錢的銀行可能是得到了某些廠商打的招呼,因此提出了一個“定向使用”的要求:這筆錢借給廣東,那就應該指定用於那幾項工程,不應該用到別的地方去。
這同樣也不是原則性問題,國家借的錢也有類似的要求。
關鍵的問題是:如果這一筆錢是以廣東省國資委的名義借的,到期之後廣東還不上了,國家是不是得給廣東兜底?
“我就問你們一個問題:這2000萬美元,五年之後本息合計2440萬美元,你們覺得還上這筆錢有困難嗎?”
陳澐問了一個問題。
現在國家的財政是三級稅制,中央之下是省級,廣東省財政是有自己的自主權的。
廣東財政盈餘很多,僅次於上海。1951年1月,上海支援了10億人民幣按新幣計算)填中央財政的虧空,廣東掏了6.5億。從蘇聯購買的武器裝備外彙另算,國內的開銷,差不多廣東和上海就把抗美援朝國內的戰費給解決了。
但是——廣東這次借的2000萬美元是外債,還錢也是還美元。因此陳澐問的是,這2000萬美元投入進來,能增加多少出口外彙的創收?
方方:“這筆債用在4個地方。第一個是廣州港的碼頭機械,這是配合我們的廣州港改造工程的,碼頭機械進口,其他的我們自己解決。第二個是廣船的修船廠,第三個是廣州市政電力改造的裝置進口,第四個是……一座火電站,廣州市現在用電已經不寬裕了,未來繼續高速發展下去,過兩年就會有用電缺口。”
何偉:“廣州港的碼頭機械裡面就包括了一座煤炭卸貨碼頭,這個碼頭卸下來的煤炭可以直運火電廠。當然碼頭機械不只是煤炭卸貨,還有其他碼頭大型貨物裝卸裝置。”
陳澐:“修船廠可以為來往運貨的外國商船提供維修服務,能賺一點外國人的錢,這叫什麼,船舶類的服務業嘛。其他三項,好像不是直接掙外彙的。”
方方:“但是它們可以讓廣州更好地搞出口貿易,這等於是間接掙外彙。但它的效果是明顯的,可以計算得出來。有了這些出口配套的設施,廣州甚至整個廣東都會受益。這麼說吧,不用五年以後了,1955年底,廣東這一年的結彙量預計增量就可以超過2400萬美元,是增量。”
……
廣東省借“地方債”的天才腦洞,中央瞭解清楚情況後第二次開會,最後……透過了。
廣東省委算的帳確實是客觀的,以當前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還錢肯定沒問題。
反正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
向蘇聯借錢,向英國、澳大利亞、瑞士、西班牙、義大利……借錢,就在一片借錢的叮當聲中,1952年秋,國外傳來了一個絕對不是借錢的好訊息。
不是借錢,而是要來了錢。
“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救濟計劃署提請的1952年聯大第17次專門會議,現在進行表決。”
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理事顧維鈞面帶信心十足的微笑,等著場上的投票出結果。
“贊成39票,棄權9票,反對6票,透過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的《中國黃泛區糧食援助和農業資助計劃》。”
“糧食救濟計劃署將著手對黃泛區的農業和農民施加每年80萬噸糧食和20萬噸化肥的、為期10年的援助。這一專案由聯合國大會設立專門的委員會監督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