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全年國內生産總值1143670億元,……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産總值530228億元,長江三角洲地區生産總值276054億元。”

這是《2021統計公報》裡的數字。

長江經濟帶幾乎佔全國半壁江山,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獨佔全國生産總值的14。

現在呢?……不好意思,1950年,上海的工業産值差不多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佔比比起2022年還要誇張一點。

但是!在1950年以前,中央曾經認為上海工業一枝獨秀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短期現象!

上海六百萬人口,全國大概有五億多人口,為什麼六百萬人口的工業産值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是因為只有上海有大規模的現代工業,而國家其他地區絕大多數人口還在農村、在用一兩千年未變的生産方式生活。這不是正常狀態。如果全國普遍進行工業化,到處起工廠,上海在全國工業中所佔的比重就會逐漸回縮,最後變成只是人均比其他省份地區高一點而已。

現在看來,以前的這個估計不正確。

中央又考慮了2022年與1950年的不同:在2022年,美國已經不能威脅中國本土了,國民黨飛機任意出入大陸應該也不可能了,中國已經與全世界都有正常的貿易關系,因而上海以及長三角地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就完全顯現出來了。

但這些情況在1950年就完全不一樣嗎?

主席認為也不是一點相似度都沒有。美國會登陸中國佔領上海嗎?這個在沒看到未來檔案之前主席就認為美國不敢。

國民黨飛機和軍艦,美國的封鎖,這確實存在,但主席認為5到10年後國家肯定能解決這些麻煩。

因此——上海、長江三角洲地區,花些力氣加速它的發展,是沒有錯的。上海帶動長三角,長三角帶動整個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總人口占全國的四分之一,這已經足夠重要了。如果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為其他地區提供更多的生産資料、資金、技術支援,那就是帶動全國的經濟發展。

“上海工商界的代表,福新集團、茂新集團、申新集團的掌門榮毅仁先生。”

陳澐和榮毅仁握手:“主席親自批示的‘完全守法戶’,在上海可是獨一家哦。”

榮毅仁哈哈笑了笑,以免氣氛變得尷尬。主席‘完全守法戶’批示背後的意味可就深了,其實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榮毅仁打滾賣萌耍小脾氣驚動了主席才換來的。

“陳副總理,我去年聽說‘國資委’這三個字的時候,一開始以為是國有資本管理委員會,後來才知道是國有資産,不是國有資本。”

榮毅仁說自己對國資委的認識過程。

陳澐:“現在我們國家的基本經濟體制,是在新民主主義這個大框架下的經濟政策,國家資本主義這個提法我們確實在提,至於國資委為什麼是國有資産而不是國有資本,這其實只是一個起名的問題,不用死鑽這幾個字的字面意思解讀。”

榮毅仁:“因為說到資本問題,其實從商這十年時間,我一直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資本主義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我現在找到了初步的答案:中國現在就是世界資本的‘窪地’。”

陳澐:“國家從近代以來積貧積弱,更主要的是受到帝國主義國家的聯合壓榨,他們是不希望中國有強大的民族資本出現,不希望中國有自己的工業化。”

榮毅仁:“早在鴉片戰爭之前幾十年,鴉片貿易、白銀外流。此後的晚清政府實業發展不好,還老對外賠款。庚子國變之後直到1949年,全國就少有安寧的時候,戰亂又嚴重毀壞了資産,以至於過去這一百多年,我們國內並沒有積累起來多少現代的資本,無論是國家還是民間。”

榮毅仁繼續舉例子:“資本有很多種,實物的、貨幣的。貨幣資本我們早就被搶加上賠款,幹幹淨淨了;實物資本。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土地和下面的資源當然是實物資本。可要發展生産,更重要的是生産資料,人工製造的資本。鐵路網公路網是資本,廠房是資本、機器是資本,一座現代化的建築齊全設施良好的城市更是資本,它們都是發展生産的物質條件。中國現在這個樣子,太缺這種物質條件了。”

陳澐:“應該說只有在這些人工建設的物質條件齊備的時候,我們地大物博的地理資本才能發揮出作用來。”

“因此主席說我們現在要搞一搞國家資本主義,這我十分贊同,”榮毅仁說,“國家要善加經營,讓所有的資本,包括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都越來越多,增值的速度越來越快。你想想,如果上海擴大一倍,那就是1200萬人口,國家的工業人口淨增了600萬。要做到這樣,就只能讓上海市的總資本也翻倍。至於如何做到翻倍,常規的方式應該是努力勞動和努力積累。”

陳澐:“看來你還想了一些非常規的方式。”

榮毅仁點點頭:“快速增加手裡可動用的資本的方法,是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