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氣象資訊節自的商機

“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宣佈他不會尋求連任,因為聯合國在越南的努力已經失敗。”吳丹,緬甸人,1909年1月22日出生於緬甸的班達諾。直到1957年吳丹都還是緬甸總理府的秘書,1957年被委任為緬甸駐聯合國代表,1961年突然就成了聯合國秘書長一一因為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飛機摔了,由吳丹代理,吳丹對公眾說的這番話的確是他的心裡話一一在越南聯合國幾乎沒發揮什麼用處。越南問題早就不是一個單獨的國家南北問題,而成了超級大國角力的競技場。既然是超級大國之間的事務,聯合國確實得靠邊站。但是,從1965年越南戰爭升級以來,越南南北都發生了無數的慘案,這又讓吳丹覺得十分沮喪,盡管這不是聯合國的鍋。這一年多的時間,北越有5000平民死於美軍轟炸,北越徵召的軍事人員在向南滲透之後約有1萬人被打死。南越的慘案就更多了。幾乎每一次戰略村的破襲和反破襲戰鬥都有四位數的軍隊+平民傷亡。粗略估計,過去一年又四個月,被打死的越南平民在5萬人以上,南越正規軍、治安軍被打死2.3萬人,越

共遊擊隊、越共正規軍被打死3.5萬人含從北越南下的那1萬名軍事幹部)。

當然還有區域外的國家一一美國,美軍在越南也交了5000條人命。北越和南越的國家基礎建設、工業建設近乎完全停滯。南越靠著二十萬美軍發展了“駐軍經濟”,北越則在夾縫中抓緊時間生産,但基本上能維持正常生産狀態的也只有農業了。比如8月20日在海防港被炸的蘇聯”梅德恩”號貨船,它把一船援助物資送到海防港之後,是要裝咖啡豆回蘇聯的。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南越。在“梅德恩”號被神秘爆炸物擊傷之後一週,8月27日,北越的特種蛙人小隊再次出擊,和去年炸沉”卡特”號護航航母一樣,蛙人拖電定時炸彈潛入港區,“轟隆”“轟隆”兩聲,掛巴拿馬旗的美國商船”迪

米巴頓斯特號應聲而沉。

“迪米巴頓斯特”號載重量17000噸,當時已經裝載了11000噸幹稻穀,打算運到香港,再從香港運入廣州。

一一沒錯,南越在農村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主糧缺乏、農民不得不以紅薯飯為食的時候,還在出口稻穀。1966年度,中國的糧食進口計劃是800至1000萬噸糧食,這個目標是不難達到的,但是在糧食當中還要分小麥、玉米、稻穀,其中稻穀應該進口250萬噸左右,這就得費一些功夫。畢竟國內廣州、上海這兩個糧食輸入地區,還是吃大米的人多一點。東部沿海城市地帶食用進口進的糧食,對國內糧食運轉帶來的正面效應要超過進口量本身。因為要想把1噸西南地區的大米搬到上海的餐桌,從西南地區農村統購的大米量可不止1噸,大概得1.5噸到

2噸。

也就是進口的這250方噸稻穀,頂得上國內糧食産量提高四五百方噸。在1965年,中國糧食産量達到2.71億噸,其實等於提前完成了溫飽的指標線,1966年維持不低於1965年的糧食産量即可。但仔細算起來,今年中國化肥産量又增加了40萬噸,春夏季全國的災害統計比1965年還少一點,因此,1966年的糧食産量增加幾乎是定局,一般估計1966年可以達到2.8億噸的樣子。自1963年起,全國南北氣候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算是對農業生産比較有利的年景。當然不是說全國上下沒有自然災害,區域性的水旱還是有的,但都能控制在比較小的範圍,即便是受災區域,損失

也不會達到全部絕收的程度。

1966年1月,隨著通訊衛星及地面站系統基本覆蓋全國的省會,中國中央電視臺正式成立。央視以北京電視臺班底為基礎,另抽調了沈陽、長春、天津、上海等地的電視臺部分人員,組成”國家隊”。至於北京.…….北京電視臺無了,北京市廣電局就只好從零開始再組一個北京電視臺。1966年2月,在央視開播1個月後,中央電視臺增設了一個新欄目。“現在開始播送氣象資訊。”電視有播音員的女聲,但這個聲音只是二三十秒才出現一次,解釋現在螢幕上的是什麼資訊。“2月23日全國氣象圖。”“全國100千帕等壓線圖。”“東北地區100幹帕等壓線圖。”.播音員每說一個短句,電視畫面變動一次。

等壓線圖示記的是近地面的大氣氣壓,高壓=天氣晴朗,低壓=水汽含量高,陰雨機率大。《氣象資訊》節目不是天氣預報,不是給普通電視觀眾看的而是給全國各地的氣象站制定本地的24小時氣象預報用的。以前沒有類似的縣市天氣預報,現在有了電視作為媒介,就能在每天向全國基

層氣象站發布氣象資訊,供他們推算出當地的天氣。

在《氣象資訊》節目播放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有許多氣象站的工作人員緊張町著螢幕,記錄下自己所在地區的氣象資料。條件好的地方的氣象站甚至能用錄影磁帶把這期節目錄下來慢慢看。“全國氣象等壓線播報完畢,現在開始播放全國衛星雲圖。”“這是24小時全國衛星雲圖。”這是20小時全國衛星雲圖。”“這是16小時全國衛星雲圖.”等壓線資料其實是人力統計的:遍佈全國的幾千個氣象站測量本地的氣壓、晴雨等等情況上報,在國家氣象局彙總但是衛星雲圖?嗯什麼是衛星雲圖?這個問題嘛,看了《氣象資訊》節自就知道了:在電視螢幕的左上角是臺標,右上角則有一行字:“由風雲三號氣象衛星攝制”於是,每天10分鐘的《氣象資訊》節目成了世界第一個免費的氣象衛星資料播送平臺。《氣象資訊》節自現在播送中國全境含陸地和領海)的衛星雲圖,外加中南半島的。但是,凡是對衛星工作方式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像風雲系列這樣的近地高傾角衛星,只要時間足夠,它會經過世界上的每一個地點上空,理論上能拍下全球的雲圖。中國發布了自己境內的以及中南半島的衛星雲圖,世界其他地方的衛星雲圖呢?

”tiros發射到第幾代了?tiros8?”“已經發射到tiros10了,威斯克先生。””tiros10”國際金槍魚委員會輪值主席,西班牙人何塞威斯克剛剛知道一條壞訊息:在加勒比海因為颶風突然轉向,有20多條漁船傾覆失蹤,估計漁船的船員這會兒已經被魚吃了。氣象預報對海洋漁業來說非常重要啊。而且海洋氣象預報和陸地不一樣,簡單地說,在氣象衛星出現之前,很難對大洋氣象做出靠譜的預報,因為海上可沒法人工搭建氣象站。國際金槍魚委員會從1963年開始購買美國tiros衛星的海洋

雲圖,用來給各國的金槍魚分會提供颶風和大浪警報。

但是8月份的加勒比海颶風,tiros衛星就沒能準確抓住一一美國人的衛星那幾天天地傳輸系統出了問題,收不到衛星傳回來的訊號。而且威斯克和美國nasa簽署協議的時候,tiros衛星還是tiros6,現在發射到tiros1o了,可是衛星成片質量好像並沒有什麼變化。威斯克招來自己已的秘書:“問問蘇聯人,還有中國人,他們的氣象衛星提供大西洋的雲圖服務嗎。國際金槍魚委員會總部在巴塞羅那,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的金秘書從馬德裡到巴塞羅那與威斯克見面。“r金,“威斯克的秘書問道,“我想中國的氣象衛星一定能提供北大西洋的衛星雲圖服務。”金秘書開啟手中的資料:“理論上來說是這樣。…抱,我也是剛剛受命來與你們談這件事,我不是衛星專家。”金槍魚委員會的秘書幹脆開啟金秘書遞過來的技術資料自已看。中國的風雲三號的工作區間是北緯80度到南緯80度之間的全球區域,這就沒問題了。衛星迴歸時間、照片清晰度也都有標記。為了直觀表示自已的照片的清晰度,資料裡還附送了一張中國南海地區的雲圖,天地直播系統轉錄膠片之後再沖印出來的。我們想購買中國衛星在北天西洋拍攝的雲圖照片的使用權,不知道中國方面的報價是多少?“金槍魚秘書問道。不涉及衛星技術,純粹的商務討價還價,這就到了金秘書擅長的領域了:“據我所知,美國給國際金槍魚委員會出售tir0s雲圖照片的價格是30萬美元一年,我們,嗯,我們的報價也是30萬美元

年。

金槍魚秘書捂臉:“r金,你們的開價就不能稍微比美國人低一點嗎。”金秘書笑笑,掌起兩人之間桌子上的那張沖印照片:“有時候競爭力來源於同質價更低,有時候競爭力來源於同價、質更高。我們認為,中國的衛片屬於後一種。”

金秘書說的確實是事實,風雲三號的成片質量就是比tiros系列氣象衛星更高。這個中國人是知道的,tiros衛星在投入使用後,nasa把雲圖照片滿世界都賣,中國的近鄰日本也買了照片使用權,所以中國也知道tiros衛星的清晰度是怎麼回事。

<101nove.cd成像、天地數字傳輸的氣象衛星還在研製中,天上的風雲二號、風雲三號都還是電掃傳遞資訊一一和這個時期的模擬電視訊號直播一樣。但是風雲三號的成像清晰度就是比tiros系列衛星高。如果用有效畫素衡量的話,風雲衛星圖比tiros衛星圖的有效資訊量畫素數)高70的樣子。

最後金槍魚委員會點頭同意,也從中國買一套大西洋雲圖,先買一年。現在的國際金槍魚委員會首要職責並不是環保或者督促國際禁漁,而是保險業一一世界各地的漁船要出海就要買保險,這個委員會是給各國保險業和漁業公司之間提供牽線作用。

既然是保險業,那海洋氣象就非常重要。威斯克主席不在乎多花30萬美元,就是希望氣象資訊的獲得渠道能多一個。“威斯克先生,您對像您這樣的大西洋或者歐洲的、對氣象服務有比較長期的需求的組織,您是不是也還比較熟悉?”金秘書問威斯克。“在漁業方面不止有我們金槍魚委員會,還有鮭魚協會,當然,我們委員會與鱈魚協會的關系更好。當然還有海運公司。據我所知,歐洲各國的氣象服務也開始了購買美國雲圖。中國如果想向他們也

出售雲圖,我們金槍魚委員會可以擔任代理中介。

金秘書:“實際上事情可能比這要複雜。您知道地球同步衛星嗎?”秘書越過威斯克主席回答道:“知道一些。”金秘書:“中國即將發射在地球同步軌道執行的氣象衛星,這種衛星中國發射的第一枚當然停留在中國所在的位置的赤道上空,它不會到歐洲上空旅遊。但是,如果歐洲和大西洋沿岸國家對氣象服務

有長期持續的需求的話,中國,或許可以發射一枚專門的、停留在大西洋上空的同步氣象衛星。

威斯克:“您的意思是說.….開啟一個眾籌基金會,為發射一枚大西洋上空的同步氣象衛星進行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