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個木箱子運到後,聶榮臻到02工程總部視察。

鄧稼先:“我們前段時間工作進展交流的時候向蘇聯對口支援的專家反映了,就說我們的核工業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超出了預期,到現在差不多可以進行原子彈的零部件製造階段了,其實是暗示他們可以把原先約定提供給我們的圖紙送過來了。可沒想到,蘇聯真提前送了。”

聶榮臻:“他們敢提前送,我們就敢要,而且敢提前把大炮仗給放了。但是,原子彈只是我們整個核計劃的第一部分,或者說前半段,之前的方案裡是這麼寫的吧?”

錢三強:“是的,先重核反應,然後就要開始輕核反應計劃。”

聶榮臻:“輕核反應組去年成立了,到現在工作進行得怎麼樣?”

鄧稼先:“現在的工作是把小組成員班子搭起來了,我是組長。實際的工作,還是集中在理論研究探討階段。”

聶榮臻:“蘇聯對我們核計劃的支援是寫得很清楚的,他們的支援只到原子彈為止,給我們一型1951年定型的原子彈圖紙,讓我們炸響,然後他們的工作就結束了,不再提供氫彈方面的支援。但是……”

鄧稼先和錢三強懵了,聶帥突然又來了個“但是”,這可太讓人迷糊了。

聶榮臻:“但是我去年底在蘇聯訪問的時候,接觸了一些人,由於太過敏感,我可能不能說出來我見的都是誰。我和他談論的是關於氫彈的問題。我不是氫彈的專家,也不是核專家,因此在見面的時候,我做的就是把他對我講的話的要點全都記下來,這件事只有我、翻譯和他知道。”

聶榮臻掏出一張準備好的小紙條:“他講的內容的要點是:”

“一、核裂變過程中産生的x射線是誘發次級核聚變的唯一可靠、可利用的能量,這早已為烏拉姆、泰勒所證實。美國第一個成功方案是增強當量方案,用原子扳機釋放的能量壓縮包圍在一個裂變核心周圍的氘化鋰6鈾混合物。”

“二、x射線的傳輸過程的模型,依賴於在原子彈爆炸試驗中積累的資料,以及在增強型原子彈爆炸中積累的放射性物質檢測資料、當量資料。因此需要建立核試驗場沉降物的收集隊伍。”

“三、氫彈主要能量來自鋰6鈾迴圈,不需要實現dd反應。鋰7也是不必要的,它沒多大用。”

“四、……”

聶榮臻把檔案關於氫彈那期節目中的一部分內容抄了下來,整理之後當做蘇聯朋友提供的內幕訊息拿給02工程。

檔案是面向大眾的電視節目,肯定不會講什麼氫彈的真正設計機密。

但是,這集節目中採訪的幾位核物理學家、核專家,還是略微說了幾句氫彈的常識和氫彈設計、試驗的事情。

雖然都是邊緣的並非核心設計的資訊,但聶榮臻認為,這些資訊在02工程的輕核反應組工作的初期,可以起到加速作用。

於是,聶榮臻做主,李克農、戴鏡元協助。李克農和戴鏡元主要是從情報工作者的角度分析節目,推測主持人說的話哪些是完全業餘的劇組人員寫的臺詞,哪些是有點專業背景的人寫的臺詞;節目中採訪的專家哪些話說的是純故事,哪些話說的是他們真做過的事。

三人從那45分鐘的節目裡摘取有效資訊做了一張小紙條。

也就是能將輕核反應組送到最後的堡壘前面,至於他們如何攻克這座堡壘,那確實愛莫能助了。

但聶榮臻認為,就算只是把輕核反應組的工作往前提幾個月,那也是很大的效果了。

聶榮臻唸完手中的紙條,錢三強接過又仔細看了看,當第一條內容說出來的時候,錢三強就感覺不簡單,他已經肯定,和聶榮臻聊天的是真做過氫彈的蘇聯專家了。

按照聶帥所說,這個專家還不是奉蘇聯政府的命令提供資訊的,只是“私下隨便聊聊”,因此,紙條上的這七點,都只是在氫彈工程的“外圍”說了一些提示性質的或者只指示大方向的話,看來這位蘇聯專家還是有所保留的。

錢三強:“聶帥,你的這個蘇聯朋友是不是……是不是……”

聶榮臻:“還是不要猜他的名字了。我只是想知道,他說的這些東西,會不會對你們的工作有所幫助。”

錢三強:“這位蘇聯朋友說的都是我們現在剛入手工作的時候正在解決的問題,有幫助。但是,我感覺最機密的內容,他沒有說。”

聶榮臻想,錢三強覺得說的有幫助,而且他覺得裡面沒有涉及最機密的內容,那看來這件事是做對了。

“我和這位蘇聯朋友的交情,也就只能說這麼多了。剛好,你們輕核反應組建立初期,這些話對你們的工作有幫助,那就好了。哦對了,這位蘇聯朋友還說了這樣一句話:”

“氫彈的研製需要非常反常識的思維,如果沒有找準方向,在最核心的地方連續數年沒有實質性突破也是有可能的,請你們務必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