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循循善誘的李強(第2/2頁)
章節報錯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學者同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一種你們從未見過的全新版本,它是一種激發機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液晶物質。”
現在上臺的是液晶實驗室的青年研究員張天樂,他的第一句話聽上去就自信爆棚的樣子。不過接下來他的詳細解釋,讓人不得不承認,他發現的液晶物質確實別出心裁。
“這種叫做ddns4的扁平狀醇類物質,它不對溫度敏感、不對壓力敏感,實際上,它在5~65攝氏度的溫度範圍內都是很穩定的,不會因溫度變化而發生什麼變化。但是,當它被通上一定的電流的時候,就會發生魔術般的變化。它本來是乳白色的液體,但如果有微弱的電流透過,它就會在瞬間變相,變成亮藍色的液晶體。更奇特的是,當換為一個等大的反向電流之後,它又從液晶體恢複到了乳白色液體的狀態。”
李強的心髒砰砰砰地加速跳起來,雖然張天完他的發現報告,但這段話中的“微弱電流”“瞬間變相”字樣已經戳到了他的敏感點。
張天這種ddns4的詳細特徵。這種乳白色的液體在5~65攝氏度都是處於液態,只要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給它通上一點點電流,馬上乳白色變成亮藍色。在低於5攝氏度時失效,因為液體處於半凝固狀態了。高於65攝氏度時也失效,原因張天樂根據自己的計算判斷為分子熱運動過頻。
報告唸完,張天樂又用幾分鐘做了現場展示——這個東西的現場秀花的時間比前兩個都短,因為不需要校準溫度和精確加熱,把展示試管抬上來通電就行。
李強壓住自己激動的心情,盡量讓自己表現得很平淡。
這件事,最好還是讓天電集團的汪亞雄和林恆,自己發現ddns4的“有趣之處”。如果他們能在沒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想到這東西在未來的前景,那就說明他們倆,不,整個天電集團的任督二脈已經打通了。
在演示完成後,按會議程式,安排了幾分鐘的問答交流時間,如果問題很多還可以酌情延長。李強看了一眼汪亞雄和林恆的後腦勺,他是希望這兩人能在這幾分鐘裡頭腦也颳起風暴。
1秒,2秒,3秒,4秒……
李強又看了一眼。2秒……
終於,兩人有反應了。
汪亞雄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林恆眼睛一眯,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再然後,兩人腦袋湊一起,小聲地交頭接耳起來。
“張老師,”汪亞雄起來發問了,“您這個ddns4液晶物質,它發生液晶相變的電流閾值是多少?”
張天樂:“它只需要微弱的電流,我試驗測得的資料,是1.1毫安每平方厘米,是與橫截面有關的,橫截面越大,所需電流越大,橫截面積越小自然所需電流就越小。”
汪亞雄摸自己的腦袋琢磨了一會兒:“第二個問題,這個液晶物質在通上足夠的電流之後,發生相變需要多長時間?”
張天樂:“應該是毫秒級的相變時間,很快,在瞬間就能完成。”
林恆:“張老師,您能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資料,到底是多少毫秒。”
張天樂:“我們實驗室還沒來得及購買或者借到毫秒級的計時裝置,不過我可以用理論計算的方式給你一個估計值。”
林恆:“那太好了,您能現在就算一算嗎?嗯,這樣,你只需給出一個是與否的回答:它的響應時間是大於40毫秒,還是小於40毫秒?”
張天樂拿起粉筆走向黑板:“我現在就做一下計算,請稍等。”
40毫秒,每秒鐘有25個40毫秒。
電視機每秒鐘24幀。
現在李強有九成九的把握,這兩位已經想到了那個方向。果然,在張天樂計算液晶體的響應時間的時候,汪亞雄和林恆還在繼續交頭接耳,而且兩人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大。
“……就是這樣,製造一個大蜂窩狀的平板,每個蜂窩注入一點點這種液晶,蜂窩各自有獨立的電路連線,由一個總控制器來決定它的電流。”
“那這個蜂巢得有多少個蜂窩?就算300乘200畫素,就是六萬個蜂窩了呢。”“這是可以用機器流水線製造的,把模具做好,機床一沖就是一塊板。”
“那,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這意義太大了,首先我們可以做絕對矩形的螢幕了,其次,這東西一定很薄……”
張天樂:“兩位領導同志,我做了初步的計算,嗯,ddns4的相變發生時間理論上應該是20.33毫秒,也就是從它通電到變成亮藍色,總延遲時間20.33毫秒。”
汪亞雄站起來:“張天話。”
張天樂:“啊?”
李強:“張天樂老師,你剛才公佈的科研成果,可能要為天電集團的産品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