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循循善誘的李強

1960年1月22日,正好小年夜這天,南開大學液晶實驗室主辦的“中國液晶科學成果交流會”。

說是由南開主辦,也就是說其他學校如果有搞液晶相關研究的老師教授,也可以過來參會,但到現在為止,液晶科學方面南開大學國內第一的地位不可動搖,全國只有南開大學的液晶實驗室有世界一流的裝置,且真的在尋找新液晶物質。

其他大學來參會的教授老師是捧個人場,啊不,也有一些學校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專業的教授做了一些計算和理論探討,算是配合南開的研究。

“李局長,……李組長,您能百忙之中來參加成果交流會,真是太好了。”

天電集團的汪亞雄和林恆也參會,他們天電集團是液晶實驗室的第二贊助人嘛。

迎接李強時,一開始王亞雄說出口的是李局長,但又一想今天李強不是以電子工業局局長的身份而是以科技小組副組長的身份列席會議的——這個液晶實驗室是國家實驗室,所以還是稱李組長比較恰當。

李強:“去年我說過要來參加一次成果交流會的,當然不能食言。說起來這個實驗室的進步很快,五年時間,你們就把工作提升到了和國外並駕齊驅的水平。”

液晶實驗室主任高振衡謙虛地回道:“這五年我們只是弄明白了液晶的基本原理,並且利用所掌握的知識找到了一些新液晶物質而已。有機物的數量極其龐大,現在人類發現的液晶性質的物質也超過三位數了,我們還有國家用外彙進口的整套精密儀器,發現幾種新液晶,其實對於咱們實驗室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研究其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以找到更深層次的規律。”

李強:“找到更深層次的規律,那麼實驗室就能用更高的效率發現更多的新液晶物質。這種思路是對的。”

各人落座,交流會就算開始了。

李強對南開大學的這個液晶實驗室很重視,首要原因當然是2021統計公報裡面提到的上億臺電視機的驚人産量,而且這些電視機95是“液晶電視”,這意味著現在天電集團正在苦苦改進提高的映象管電視機,在未來某個時刻會被淘汰。

當然,現在天津的電視機做得著實可以,不僅在蘇東地區亂殺毫無競爭對手,還能賣到南洋,甚至開始出現在歐洲——歐洲市場可不是憑華人的情懷而賣出去的。但天電集團必須為未來某一時刻,電視機技術從映象管轉向液晶的時候,手頭有足夠的技術儲備,這樣才不至於被突然而來的電視機技術革命打趴下。

如果能更進一步,天電集團率先掌握了液晶技術,那就太美妙了,這樣就不是天電集團被動地跟上電視機的技術革命步伐,而是天電領跑,其他國家被動地被拽著走。

重視液晶實驗室的第二個原因,是李強以及中央需要為前沿探索和前沿科研建立一套完善的體制,趟出一條嫻熟的科技強國之路。也就是第一個公文包裡的那份《雷布斯提案》裡面提及的,公有制經濟在人類完全未知的前沿探索領域,如何靈活而又高效地組織科研。

本來半導體領域也是在做充滿未知的前沿探索,為此中央建立了4大電子集團並且讓他們在地理上經濟上隔絕開來,相互競爭,其中北電和上電都在研究半導體技術和電晶體。但是李強在上電參觀敗家小王子黃昆鼓搗出來的矽電晶體新生産裝置時,一邊看一邊聽黃昆介紹工藝流程,李強腦子裡突然電光火石地聯想到了晶片。

於是,隨著李強大吼“為什麼要切開!”,從電晶體到積體電路晶片的路一下子就開啟了。

雖然中國因此以神速進入了晶片時代,可李強寧願這是黃昆自己透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之後自己琢磨出來的,自己的電光火石的聯想,畢竟有未來檔案的啟發因素在內。

但李強確定,液晶實驗室這方面,取得技術突破肯定要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達成,因為在液晶這個領域,李強真的不是太懂。所以就坐在會議室裡列席旁聽就行。以後如果有時間,李強也打算到一月份的時候抽空多來幾次,聽他們的最新理論、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圍繞新成果展開的頭腦風暴。

現在李強對液晶的瞭解,基本上就是讀完了科普讀物的水平:

現在發現的液晶物質基本上都是有機物,其中酯類最多,其次是蛋白質,1888年萊尼澤發現的第一種液晶物質就是苯甲酸膽固醇脂;

有機物的種類極其龐大,因此這幾十年,各國科學家發現的液晶物質數量也很多,三位數是保守估計了,實際上現在液晶的三種主要型別,向列型、層列型、膽固醇型,各個都已發現了上百種的液晶物質。

不同的液晶物質的變相過程也大同小異:

比如某種特定的有機物,看起來像裝了一試管的花生油。它在溫度低於某個數字時呈現渾濁不透明的狀態,就像凝固的花生油;溫度升高之後渾濁狀態消失,就像一管花生油;繼續升溫,到了某個閾值,就突然從清澈的液體變成絢爛閃亮的狀態。

這種突然絢爛閃亮的狀態,現在有很多理論去描述它:為什麼是這種顏色,這要從分子長度來研究,不同大小的分子反射折射不同波長的光;為什麼是在這個溫度變相,是因為這種物質的液態分子在不同溫度的震蕩頻率不同,等等。

科學家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理論之後,就用這套理論反回來“精準尋找”新的液晶物質,如果找到的符合理論計算的有機物也出現了液晶態,說明理論是正確的;如果沒找到,那就繼續改進理論。

總之就是三成靠物理化學理論、七成靠經驗和運氣。

這不僅是國外液晶研究者們的經驗之談,也是現在南開液晶實驗室總結得出的經驗。

今年的學術交流會,液晶實驗室拿出的成果比去年多一些:在過去一年,實驗室一共發現了6種新的液晶物質,此外還有1項已知液晶物質新狀態的補充發現。

第一種液晶物質按照實驗室的命名規則叫做rkns33有獨特的螺旋狀分子結構,發現它的實驗室研究小團隊把這種液晶命名為“麻花”。rkns33在175攝氏度時突然從淡黃色的透明液體變相為橙紅色的光彩奪目的液晶體。

第二種液晶物質是rkns37,也是膽固醇型液晶。發現它的就是發現rkns33的那個三人團隊。

“這種液晶的分子結構也像是螺旋擰在一起,rkns7起的綽號是什麼?”

林恆提了一個略微跑偏的問題。

“咱天津還能缺麻花的名字?rkns7我給他命名叫做“蛋酥麻花”。它在溫度達到145攝氏度,並施加0.12兆帕的壓強時,液體變相為具有蛋黃色光芒的液晶體,這就很像蛋酥麻花。”

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