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準備迎接十年大慶(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九十二章,準備迎接十年大慶
1959年1月11日,601沈飛)東風102殲6原型機)由試飛員吳克明首飛成功。
這架東風102就是標準的米格19超音速戰鬥機截擊機)。這個位面的東風102沒怎麼修改米格19的圖紙,因此原型機設計製造比較快,第一天的試飛也很順利。
原歷史位面的東風102,沈飛在拿到米格19的圖紙之後不先做個原型熟悉上手,直接拿著米格19圖紙開始上魔改。因為發動機實在不會改,就將機身整體強度砍到米格19的86,減重提升其他方面的效能,結果連基本的飛行性都難以保證,製造出來的33架樣機全部作廢,只好退回去重新一點不差地複刻米格19,1962年複刻成功。
1958年,國內報紙報道了蘇聯國民經濟建設的一些進展,其中有一篇頭版文章寫的是《蘇聯工農業開展大躍進運動 力爭五年之後全面趕上美國》。這篇報道不知道觸發了什麼,就跟把天捅了個窟窿似的,中宣部調查組進駐人民日報社,不,整個新華社都來回審查了一遍,然後全體編輯記者上了一個月培訓班,主要培訓的中央精神是“不再報道蘇聯超速發展的任何新聞,尤其是帶‘躍進’字樣的報道”。
這件事捅破天還因為它不只在新聞記者圈內震蕩,就連沈飛都波及到了。重工業部、國資委要求沈飛把正在執行的專案全部過一遍,那些指標過高的、進度要求超出一般規律的專案全部重新核驗。本來沈飛的設計室真的有一些青年骨幹在規劃新型號的戰鬥機,但這些新研製計劃重新排優先順序,沈飛改為先保證順順當當把米格19仿製出來。
對於青年骨幹設計的作品,1月底錢學森與聶榮臻一起去了沈飛,挨個看這些新設計,給他們提出技術方向上的建議,同時聶帥也要求空軍多說自己的想法。
錢學森在沈飛看到的設計圖紙有6份,其中有5份是基於米格17或米格19的發動機設計的。米格17是亞音速,米格19極速也才1.3馬赫。然而這些新設計的戰鬥機方案,有兩種的飛行速度達到了2馬赫,其中升限最高的達2.4萬米。
用上一代的發動機怎麼設計出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戰鬥機的飛行效能?無非是大開腦洞,搞各種接近絕對理想的減阻氣動外形,內部則該減重的不該減重的全減了。這些設計如果硬要透過評審上馬,大概在做靜力試驗的時候樣機就會崩掉,但也不一定——有時候靜力試驗也是可以搞假的。
不過錢學森沒有逐條方案“批駁”其中的不合理之處,而是從航空器的設計原則來講,告訴他們發動機的技術水準決定了一架飛機設計出來之後的效能上限,601透過仿製米格17殲5形成了初步的戰鬥機設計能力,這很好,但發動機的設計改進能力是最先需要“到位”的。如果發動機沒有進步,在飛機機體上玩各種花活不是說沒有用處,偶爾也會誕生奇跡,但奇跡不能作為常態。
況且戰鬥機本身的結構方面,新的力學計算技巧、設計原則、材料技術、材料加工技術,這些也比頭腦風暴更加重要。
錢學森和聶榮臻在601呆的這幾天,把601設計部的工作重點引導到了更“基礎”的功夫上面,比如發動機要優於飛機總體設計沈飛已經擴充套件成了飛機、發動機、生産設計在內的聯合體);要優先搞定rd9b渦噴6)並嘗試提高改進;新一代飛機的研製應該拆分開來,先做“未來戰鬥機概念設計”,然後是“未來氣動外形設計”,再然後才是下一代戰鬥機的整體設計。
說到“未來戰鬥機概念設計”,這又不能沈飛獨自來搞,必須得拉空軍進來聽取他們的意見。
空軍的意見是什麼?
“戰鬥機就是截擊機,我只要截擊機截擊機截擊機”
錢學森:“……”
好吧,不管怎樣,空軍還是提出了一個明確的技術要求。那麼就先滿足這個要求。
在1959年,正是美國和蘇聯只有不太成熟的第一代洲際導彈的時候,美國和蘇聯核打擊的主要手段都是滅國的戰略轟炸機隊強殺過兩年就不是了)。b52飛得比較高,速度高亞音速米格17也不太容易追,這樣的轟炸機成群碾進來,可不得手忙腳亂麼。
出於截擊作戰,空軍對新戰鬥機米格19之後的下一代)的基本要求是:
速度再快一點,升限再高一點,航程再遠一點。
速度快和航程遠是一體的,它可以讓敵方轟炸機來襲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機場的戰鬥機能起飛並聚集到某一條轟炸航路參與攔截,這樣就能攔下更多的轟炸機。
升限高,爬升上去咬住轟炸機就更方便一點。
至於作戰模式,空軍也定死了:在陸基雷達的指引下作戰,區域性沿海地區則是在預警機引導下的海空截擊戰。反正都是國土防空嘛。
“其中有一項效能要求,不是必須達到的,但你們如果條件成熟可以考慮一下。”
空軍前來召開技術會議的參謀唸到最後,唸了一條不知道空軍參謀部哪位青年參謀加進去的意見:
“截擊機上配備防空導彈可以極大地提高截擊機的作戰效率,初期應先裝備近程或中程空對空導彈,遠期最好是裝備100公裡射程甚至更遠射程的遠端防空導彈。”
空軍的這些要求提出給沈飛之後,601的總師、設計師們陷入了片刻的沉默。
“嗯……這種要求,”黃志千說,“似乎,米格21就幾乎剛好可以完美地滿足。除了航程之外。”
……
繞了一圈,原來空軍喜歡的是米格21。
現在中國在引進米格21嗎?還真在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