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六月政變

“本次會議將討論赫魯曉夫同志的言行。為鼓勵大家開誠布公,我要求由布林加寧,而不是赫魯曉夫來主持會議。”

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格奧爾基馬林科夫非常、非常嚴肅地站起來,對著與會代表說道。

這是6月18日召開的部長委員會會議實際上也是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馬林科夫說這句話,當然是要對赫魯曉夫發炮。因此,當馬林科夫發出這個提議後,在場的11人迅速舉手錶決,於是布林加寧成了會議的主持。

在布林加寧的“帶動”下,以馬林科夫為首的8人幫對赫魯曉夫的“圍攻”開始了。

這就是所謂的“六月政變”。表面上是馬林科夫在過去三年逐漸被排擠和邊緣化、赫魯曉夫獨攬第一書記和部長會議主席大權而引起的,但背後是斯大林時代的舊幹部對赫魯曉夫的言行十分不滿——這才是馬林科夫能聯合7個蘇共中央主席團成員組成同盟的原因。

會議風向突變,卡岡諾維奇要求赫魯曉夫說清楚1923年他為什麼和托洛茨基關系那麼密切。

伏羅希洛夫嚴厲批評赫魯曉夫出爾反爾,政令反複。

馬林科夫則痛心地表示赫魯曉夫丟掉了斯大林時代的信仰。

長期從事外交工作的莫洛托夫也站起來指責赫魯曉夫,說他在1956年底對匈牙利事件的處置失當,讓蘇軍不得不進入布達佩斯街頭打巷戰。

別的還好說,莫洛托夫居然也放炮,這讓赫魯曉夫不得不反擊了。

赫魯曉夫說莫洛托夫你別跑,你和卡岡諾維奇,在198679份處決命令,不是貝利亞勝似貝利亞,要不要討論一下你這件事的性質?

莫洛托夫頓時漲紅了臉,說這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主要責任是斯大林的,是斯大林要我和卡岡諾維奇簽發處決命令的。卡岡諾維奇附和說署死刑命令是整個政治局犯下的錯誤。

赫魯曉夫補刀:不對,其中3167人的處決命令就是你莫洛托夫一個人簽的,既沒有問過斯大林,也沒和卡岡諾維奇對過意見,說白了你就是為了取悅斯大林,向斯大林顯示你是絕對崇拜他的。你也好意思攻擊我?

赫魯曉夫舌戰群儒,一時場面極度混亂。這時候馬林科夫“砰”地用力拍了一下桌子,鄰桌的卡岡諾維奇桌上的水杯都跳了起來。

“赫魯曉夫同志,你不能翻別人的過錯來掩蓋自己的過錯,事實就是你應該為1955年以來一系列的失誤和外交失敗承擔責任。你容易頭腦發熱,辦事草率,言語也太尖刻,不適合繼續擔任第一書記和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

莫洛托夫:“對,你還淩晨3點在蒸汽浴室裡會見芬蘭總統,簡直是有失體面。”

赫魯曉夫:“你們不能代表蘇共,只有蘇共中央全會才能代表全體黨員的意見。我提議,立即召開蘇共中央全會。”

……

6月18日在克裡姆林宮裡的唇槍舌劍沒有傳到外面去。

朱可夫動用蘇聯空軍的幾十架軍用運輸機,把在全國各地的蘇共中央委員運到莫斯科,6月22日在莫斯科的中央委員真的達到了34多數,召開了中央全會,這事兒才浮出水面。6月22日深夜北京時間6月23日淩晨),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才一份急電發到中南海。

蘇共的中央全會是從6月22日開到6月29日,但實際上開會的第一天赫魯曉夫就把馬林科夫和他的8人幫秒殺了:絕大部分中央委員表態支援赫魯曉夫。馬林科夫那一套中央委員們都很清楚,這不就是又要恢複斯大林時期的高壓政策嘛。絕對不行。雖然斯大林時代高階幹部的)工資多獎金多福利高,赫魯曉夫發錢很摳門,可赫魯曉夫不砍人腦殼啊。

“1957年6月22日至29日,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六月全會在莫斯科召開。”

“長期以來,在黨的內部存在著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和莫洛托夫為首的反黨集團……”

蘇聯廣播、報紙一齊報道六月全會的訊息,社會主義陣營的各國又驚了!

這一年多的時間,蘇聯可夠折騰人的。去年2月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6月的波茲南事件、10~11月的匈牙利事件。進入1957年,2月種玉米,3月說養牛,4月赫魯曉夫說蘇聯1960年肉食就能超過美國……到6月,先把馬林科夫幹下去了。

為了早日確定這件事情的正當性,7月3日,“六月全會決議”透過後的第四天,蘇聯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巴託裡切夫召見了當時駐莫斯科社會主義國家的使節,詳細介紹了“倒赫政變”以及蘇共中央全會的有關情況。但是,對於這一場把蘇共中央主席團一半的人打下去的重大事件,各國的態度都搖擺不定。

南斯拉夫說你們蘇聯搞啥子呢,我看不太懂耶。啊是是是,1948年蘇南沖突,莫洛托夫要負很大的責任,現在莫洛托夫成反黨集團了,這確實是好事。

匈牙利:莫洛托夫、馬林科夫幹了幾十年革命了,反黨?

波蘭:我也看不太懂,不發表意見。

總之各國對這件事都持觀望態度,不敢把話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