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上電、肖克利、快捷半導體(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八十一章,上電、肖克利、快捷半導體
三三一炮戰之後,美國在私下裡警告國府,明面上則由艾森豪威爾發布了一則宣告。艾森豪威爾表示,既然透過美蘇協商,東歐已經實現了局勢緩和,那麼在遠東也就是中國周邊),美國也一樣能做到局勢緩和。
從1951年6月朝鮮停戰以來這幾年,白宮和美軍看中國軍隊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態。一方面現在沒有人敢輕視中國軍隊在地面上的戰鬥力;另一方面,五角大樓無論怎麼戰役推演戰略推演,中國軍隊都走不出家,“解放軍佔領洛杉磯”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
因此只要構建好不讓中國出去的包圍圈就可以了。第一島鏈是封鎖中國最重要的棋子,因此臺灣不容有失;除此之外,南邊還有南越、柬埔寨、泰國、緬甸構成斷斷續續的半島封鎖線。把這些佈局打好,就不用太擔心中國。
至於中國的經濟,在美國人眼裡現在是小透明。
1956年中國生産了500多萬噸鋼鐵,美國1億噸。拿什麼來和美國比。
當然,有極少數的美國經濟學家和商人注意到了日本鍺電晶體的專利是從中國購買的,而且中國還聲稱自己研發了國産的電晶體計算機但沒有任何一個西方人看過中國的計算機)。怎麼說呢,家用消費品市場現在還不算大,而電子計算機市場,北美卷得很嚴重。
而中國這邊,中央對1956年全球鋼鐵産量2.9億噸這個數字不以為然:就這點?
……好吧,這點確實不少,中央不以為然是因為見識過了中國一年生産10億噸+鋼鐵的數字。而中國現在還沒進入鋼鐵産量top10的國家之列,預計要到1957年下半年武鋼投産1957年當年增加150萬噸産能,1958~1959年二期工程再增加150萬噸),1958~1959年左右才有望進入千萬噸産量之列。
美國也瞭解到現在中國對出口創彙的興趣極大。1956年中國外貿總額從120多億暴增到175億——出口增量當中超過半數是紡織品出口導致的。根據1957年3月香港各銀行機構的推測,現在中國手頭可能已經不擔心向蘇聯和向西方貸的款如何償還了,而且賬戶上還保持有1億美元左右的應急外彙。
所以……把中國當南斯拉夫看待?
……不可能。
美國1948年對南斯拉夫提供援助,1949~1950年經濟援助翻倍並且開始提供軍援,是因為鐵託和斯大林鬧翻了。現在中國並沒有和蘇聯鬧翻。
遠東的關系讓白宮十分糾結,最終白宮覺得自己能做的,就是努力讓中美關系改善到和此時的美蘇關系一樣的程度。
並且,僅僅是讓中美關系“回暖”到和美蘇關系對等,也不是那麼容易。
……
上海電子集團。
“你們說……是一定要採購矽電晶體了嗎?”
在複旦大學的半導體實驗室,南京電子集團採購部半導體科來的人參觀了半天,很詳細地瞭解了這個半導體實驗室矽電晶體測試生産線的産能和價格。瞭解到現在半導體實驗室矽電晶體的出貨價格是8.5人民幣一枚,南京人臉上露出很糾結的表情。
“非常確定。但是,你們這個——矽電晶體的出貨價,還能再便宜一點嗎?”
採購部的科長問。
黃昆:“8塊5一顆已經很便宜了,兩年前,矽電晶體初誕生時,工藝改良得不夠徹底,那時候一枚矽電晶體得差不多20塊錢才能回本。”
科長:“我知道。但是以前我們訂購的矽管是少量的,現在要改大量訂購。量大了難道不就應該便宜一點嗎。你看,現在鍺管只要1塊多一點了,簡直便宜得不行。”
科長說的以前,是南京電子集團早就在小批次訂購矽管了。他們的雷達要電晶體化,中國從北到南冷熱差距這麼大,雷達元器件應該得用矽管。只是——總共就沒用幾枚。
現在南京電子集團要準備上馬野戰炮兵計算機專案了,全新矽電晶體設計在福建前線的那臺是鍺管,而且本質上只是一臺單一的三角函式計算機加上一些程式設計功能),每臺要用1400個矽電晶體。採購數量預期,五年之後會達到三位數。如果57年6月立項,大約18個月後南電可以交付第一臺炮兵計算機。
按照這個立項和研製的預期進度,1958年夏季,南電集團就得從上海拿到大批的矽電晶體。
黃昆:“58年夏季?你是說一年多以後?”
科長:“對對,58年夏季我們應該就要大量採購矽管了,當然,某型號在57~58年上半年也會採購一些拿來做實驗和做原型機,但量還是58年6月之後再上來,都是以萬為單位的。怎麼樣,一年的時間,到時候能不能便宜點兒?”
黃昆:“我們確實在琢磨新的矽電晶體生産工藝,目標確實是提高成品率和降低生産成本。但是,先簽合同。簽了意向合同,我們才敢購進裝置搞新一代的工藝。”
科長:“……”
……
黃昆和他的實驗室現在是上電集團的虧損小王子。要不是李強手中的科技小組扶持基金每年都打點兒款給半導體實驗室彌補虧損,狀況可能更慘。
但是黃昆的敗家行動是永無止境的。在南電集團找上門來要大量供應電晶體之前,1957年初,黃昆就瞄上了新的矽電晶體制造工藝。
在和南電的科長簽訂意向合同之前,半導體實驗室就申請從香港帶貨搞兩臺裝置了,這裝置現在國內還無法生産,得先從英國進口,之後再想辦法仿製。
這種新工藝……是黃昆從肖克利半導體公司發布産品時的一些蛛絲馬跡反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