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破解了!

“戴鏡元?”

“小戴?!”

李克農推開“中央辦公廳機要科第6室”的辦公室門,第一眼都沒找出來戴鏡元人在哪裡。辦公室面積不小,一個長方形單間有30多平米,但是這麼大一個房間現在到處是堆積如山的書架、書和零散紙張,遮擋住了李克農的視線,一時都找不到人在哪裡。在李克農吼了兩嗓子之後,從書架和紙堆當中才蹦出來一個人,跳到房間唯一的一塊空地,啪地立正敬禮:“到!李部長好!”

李克農嘆了口氣,打量評估了一下這間辦公室現在的狀況。

目力所及,到處是書和紙張。“書”其實也是散紙訂起來或者夾起來的,散裝的紙則到處都是:地上是紙,書桌上是紙,書櫃裡有書也有紙,臨時的木製書架上也是一疊一疊、一包一包的紙,甚至書架子上還用圖釘釘了好幾張紙,就像什麼辟邪鎮妖的符文,隨風在書架上晃來晃去。

這些紙確實像辟邪鎮妖的符文,遠看紙上全是手書的圈圈框框、箭頭線條,走進一看,這些圈圈框框裡面還有內容,用極為潦草的筆跡全部寫滿了小數字。而所有的紙上的數字基本只寫兩個:

0和1。

這間辦公室的主人戴鏡元,1952年的時候是中央辦公廳機要局副局長。抗戰時期戴鏡元破解了華北派遣軍的無線電密碼,致使阿部規秀被晉察冀八路擊斃,此戰後楊成武把繳獲的阿部規秀的軍大衣送到延安,說感謝中央機要通訊部門提供的準確情報。主席和李克農把這件大衣轉給了戴鏡元。

注:1939年破譯出日軍電報時,戴鏡元年僅19歲。

李強注意到代表證背面的二維碼,猜測黑白小方塊圖案代表的是0和1構成的數字,但這些數字後面又是什麼資訊,就只能找中央的密碼專家來解讀了。

1953年的密碼破解,在我國當然是得靠人力。1953年的密碼專家用紙筆和大腦,能破解出2022年的這個小圖案嗎?

戴鏡元看到這個小圖案後說,資訊樣本太少了,但我可以試試,或許能成呢。——戴鏡元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這個小圖案來自2022年他拿到的是描繪版),因此就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無畏)地接了這活兒。

接到任務之後戴鏡元就沉入了破解工作中,一晃就是一年。昨天戴鏡元興奮地給李克農打電話,說他可能破解出了這個圖案後面的資訊,於是李克農今天就來了。

“小戴,看樣子難度不小,草稿紙都用掉了幾麻袋。”

戴鏡元:“部長,其實這個圖形密碼所用的加密方式很簡單。它……它的加密方式,就不是專門為了為難人而設定的。”

李克農:“哦?這可和我們之前猜的不大一樣。不過,你還是用了一年時間。”

戴鏡元:“主要的困難是樣本太小了,只有這一個圖形。一開始呢,我是把這個東西想複雜了,你看啊,一戰時候德國的手工密碼,adfgx密碼就有目的地均勻化了各個字母出現的頻率,讓簡單的詞頻字頻篩選法失效,後來的adfgvx也是。隱藏詞頻、亂序排列偽裝成隨機電報碼,這些都是1918年英德密碼學家就早已掌握的加密技巧,這個圖形密碼裡面卻全都沒有用。所以我說它就不是專門為了為難破解者設定的,這個……這個圖形密碼,可能是業餘加密愛好者製作的?”

李克農:“這個圖形密碼的製作者是誰,我們現在也正在尋找。破解這個圖案,就是尋找製作者的方向之一。”

戴鏡元:“那就有意思了,我破解了這個圖案之後,最為可信的一版破譯明文,主要是由英文字母構成。”

……

李克農把描摹的二維碼交給戴鏡元,並“提示”這個由黑白小色塊構成的方形圖案可能是用黑白兩色代表0和1,再用01二進位制計數法表示其他的內容。

戴鏡元先不忙破解,他先是整體上研究這個圖案,經過幾次嘗試之後,他確定這個方形四個角有三個角都有的由一框黑色一框白色相間而成的小“回”字形不太像是秘密資訊。因為這幾個圖形完全一樣,如果是加密資訊,不可能有這麼巧合的事情。

到後來戴鏡元深陷進去,到第9個月時在圖案的偏左下區域又發現了一小片黑白區域不是秘密資訊,這個發現讓破解工作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所以,這個圖案的有效資訊,應該是摳掉了右上、左上、左下三個回字形之外的其他區域,好幾百個黑白小色塊,也就是幾百個0和1。

工作進行到這裡,就必須用窮舉法了。古典密碼時代,密碼專家們如果用“技術手段”破譯密電,最後都會落入窮舉法這個步驟。只是在窮舉之前專家得找到正確的方向以免窮舉也舉不出結果,以及專家盡可能地縮小窮舉範圍,加快破譯速度。

戴鏡元辦公室裡那些雜亂無章的寫滿了0和1的紙,一大半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先假定黑是1,白是0,其實反過來也一樣。然後這400多個數又怎麼解釋呢?

為瞭解釋這些二進位制數,戴鏡元甚至借來了一大堆的數學書琢磨這個二進位制的數學規律問題。當研究二進位制的時候又知道了“璞玉”計算機的存在,到後期他都開始申請使用計算機減少工作量。

像沒頭蒼蠅一般在0和1當中掙紮了很久,在第6個月,戴鏡元想到了一個可能的方向:這些二進位制數的第二重加密可能沒那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