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中美大使級會談(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章,中美大使級會談
“熟悉這個國家歷史的人都不否認參議院的委員會是有用的。立法前必須進行調查,但調查和迫害的界限非常微妙。威斯康星州的小參議員已經多次越過了這條界限。”
“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共産主義的外部威脅傳遞到我們內部,造成我們的混亂。”
“我們決不能將政見不同與叛國混為一談。我們必須記住,指責不是證據,只有確鑿的證據和正當的法律程式才可以給一個公民定罪。”
“小參議員的行為引起了我們海外盟友的恐慌和沮喪,也讓我們的敵人大為欣慰。那是誰的錯?真的不是他的。他沒有創造這種恐懼;他只是利用了它——而且相當成功。卡西烏斯是對的:‘親愛的布魯圖斯,過錯不在於我們的命運,而在於我們自身。’”
愛德華墨羅在國會前的草坪講述他的獨白,這段獨白被放在紀錄片《關於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的真相報告》的開頭。
愛德華墨羅和弗雷德富蘭德林製作這部“倒麥卡錫”電視紀錄片是非常認真的。從萌發想法找尋素材到現在,歷時超過1年。這部紀錄片是《現在就看》see it no)系列片中的一集。
紀錄片把矛頭指向約瑟夫麥卡錫,美國參議員、參議院政府運作委員會主席、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最後那個職位相當重要,麥卡錫每次都是一調查小組的名義,對參議員、眾議員、政府高層和上流人士進行“忠誠調查”,在調查結論未出臺之前麥卡錫就經常憑借一些捕風捉影的傳聞或者被調查者的片言只句斷定他“是個共産主義者”。
這幾年麥卡錫把美國高層搞得人心惶惶,他甚至敢懷疑艾森豪威爾、馬歇爾和艾奇遜等權力頂端的人士,美國高層對他的意見早就很大了。
愛德華墨羅列舉了諸多事實證明麥卡錫濫用權力,並且涉嫌利用自己的權力為黨爭服務——他曾指責民主黨已經有20年的叛國歷史,從三十年代就開始“通俄”了。
紀錄片《關於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的真相報告》只是一個開頭。在愛德華墨羅的這一集之後,《現在就看》在下週同一時間又播放了一集涉及麥卡錫的內容:安妮李莫斯案,這是1954年剛剛發生的“熱點”新聞。
安妮李莫斯大媽二戰時是五角大樓美國陸軍通訊兵的通訊員,屬于軍隊的文職人員。麥卡錫說她是美國共産黨員,幫助蘇聯處理機密和絕密訊息的編碼和解碼。
實際上莫斯是個身材矮小、說話輕聲細語、看似膽小的女人,甚至直到1948年才聽說過共産主義。她的本職工作也根本接觸不到美軍任何的加密解密編碼,她甚至連密電室都沒進去過。在當庭接受訊問時莫斯還拼錯了共産主義這個單詞。
麥卡錫按照他的套路,認為莫斯在撒謊,於是繼續逼問莫斯……這時候審訊現場笑場了。
對,這是一場公開的訊問。從莫斯剛被帶上來的時候,現場觀眾、記錄員以及配合麥卡錫訊問的工作人員,第一眼看到這個文化水平不高的40多歲的大媽,就不相信她是共諜。麥卡錫在現場表演得越厲害,大家就覺得越樂。
“倒麥卡錫”紀錄片以及安妮李莫斯案幾乎前後腳同時來到公眾視野,這就讓麥卡錫比較難受了。然而還有更難受的:
1954年3月,威斯康星州開始有人發起公投,罷黜州參議員麥卡錫。
這最早是由索克市《索克草原之星》報社全體編輯記者發起的,社長格爾以前曾是麥卡錫的支持者,現在倒戈了。格爾以麥卡錫“讓艾森豪威爾總統的權威受損、在公開活動中不尊重威斯康星州的元老拉爾夫茲維克將軍、在國會沒有為威斯康星州奶農解決牛奶價格大幅下跌的困境,這三條理由罷黜。
“joe ust go”運動迅速擴散,短時間就收集到了40多萬個簽名。按照州憲法規定,40萬人這已經超過最近一次州長選舉選民人數的四分之一,可以發起彈劾了。
這場運動最終以簽名票神秘失蹤告結束,但麥卡錫也受到了相當大的震撼。從1954年6月份起,他在國會老實多了。
還是在1954年晚些時間,國會透過了對麥卡錫的斥責案,投票時所有的民主黨都贊同斥責他,共和黨也有超過12贊同斥責。到1955年1月,麥卡錫參議院政府運作委員會主席、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相繼被取消,此後他雖然還是美國的參議員直到1957年去世,但政治生涯基本上是走下坡路了。
……
進入3月,奠邊府戰役打得愈發的激烈。
果然如中方所料,法國盡管知道奠邊府這個據點孤懸北方,交通不便、很難保住,但為了政治需要法軍仍然投入巨大的力量防守奠邊府。戰役打響時,法國就立刻透過機場把越南南部的法軍、殖民地軍空運到奠邊府填戰壕。越軍進入第二階段進攻,奠邊府機場被攻佔之後,法國竟然用空投的方式將士兵投到奠邊府裡面填戰壕。
從3月1日開始,奠邊府就全靠法國飛機空投物資和空頭援兵撐著,每天都有一兩百人傷亡。而越南軍隊雖然也受了巨大的損失,甚至前線主攻的兩個師一度不想攻了,但韋國清給武元甲打氣、武元甲再給一線官兵下死命令,要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打下奠邊府。
由於越南北部的這場大戰,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奠邊府相關的各國已經準備在日內瓦召開一場會議,討論越南局勢乃至整個遠東的安全問題。
……
在日內瓦會議召開之前,還有一場規模小一點的會要在日內瓦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