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雪風號在行動

1954年2月底,菲律賓臺灣海域。

蘇聯貨船“圖阿普斯”號裝載著11000噸煤油,一個多月前從黑海啟航,在香港經停換旗,再度啟航後打算經巴士海峽繞道臺灣以東,再進入東海、黃海,在天津卸貨。

臺灣海峽肯定是得繞的,現在這片海峽被國軍宣佈為“戰區”,船隻經過海峽隨時可能遭到攻擊。

現在“圖阿普斯”號掛的是英國商船旗,但這面旗子現在也並不那麼保險。從1950年初到1954年初,一共有53艘民船在臺灣附近海域遭到“海盜襲擊”,其中一半是掛英國旗的商船。

這些海盜襲擊想都不用想,都是國軍海軍幹的。甚至他們有時候都懶得用偽裝劫掠的方式,直接中華民國海軍的軍艦開出去攔截貨船,頂多在接近時把青天白日旗降下來。1951年英國商船“尼格洛克”號、“約瑟芬摩爾”號在浙江外海被“反共救國海軍”襲擊,還好這兩艘船做好防範措施,沒讓國軍人員登船,撐到了上海。英國對這種行為很憤怒,甚至為此加強了在遠東的巡邏艦隊。

1953年又有一艘跑上海香港航線的英國一萬九千噸的大貨船被國軍海軍攔截,這回國軍出動的不是武裝襲擊船了而是1艘護航驅逐艦、2艘掃雷艦,英國船長在國軍用高射機槍掃射警告時,被穿進船艙的12.7毫米子彈打死。在香港附近海域巡邏的英國海軍“獨角獸”號航母戰鬥群迅疾前往支援,國軍軍艦這才一鬨而散。事後英國發起嚴正抗議,民國給出的理由是“勞資不是聯合國成員國,我就當海盜了,咋滴?”

鑒於前路兇險,“圖阿普斯”號從香港啟航後所有船員都小心翼翼提心吊膽,希望未來幾天的海上航行沒事。

越希望沒事越會有事,船員們那種不太好的預感,在他們進入巴士海峽之後就成為了現實:2月23日上午6時,在晨光中一艘外形細長的軍艦在迅速向他們靠近,桅杆上……沒有懸掛任何旗幟。這是臺灣國民黨的私掠船!

來者為舊日本海軍陽炎級驅逐艦“雪風”號,由國民黨接收後更名為“丹陽”號。這是一艘2400噸的甲型驅逐艦艦隊驅逐艦),原裝3座雙聯裝127毫米炮,國軍海軍接收的時候“雪風”號已經被無害化處理,拆掉了所有的火炮,國軍後來自己搜羅火炮,給它前甲板裝上了1座雙聯裝127毫米炮、艦尾兩座雙聯裝100毫米炮。

現在三座炮塔都直直地瞄著“圖阿普斯”號的水線、船樓,跑不掉、打又打不過,“圖阿普斯”號只能停船任由處置。

……

“圖阿普斯”號被劫事件讓蘇聯極為憤怒,因為這是1949年以來或者說二戰結束以來,蘇聯的貨船第一次在公海上被攔截扣押。

國府不但截停了“圖阿普斯”號,還強迫其開回高雄港,將船上的11000噸煤油抽走據為己有,這艘船也被編入國軍海軍,改名為“會稽艦”,作為運輸艦服役。這還不算,船上的49名船員也被囚禁,據說現在國軍正用各種手段,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一起上,逼他們寫“投奔自由”的宣告。

這怎麼辦呢?……蘇聯拿國軍沒辦法。只能和中國一樣,在報紙廣播當中怒斥國府不要臉,以及透過外交渠道施加壓力。

此時蘇聯太平洋艦隊主力被第七艦隊看住了,出不了日本海,況且太平洋艦隊的規模本來也敵不過第七艦隊。駐旅大海軍基地的蘇聯海軍分艦隊……打不過臺灣的國軍海軍。

此時的國軍海軍,美製艦隊驅逐艦一艘接一艘地服役,到現在已經有4艘了。此外日降艦艇當中“丹陽”號、“汾陽”號也是很大的驅逐艦。以艦隊驅逐艦為核心,兩位數的護航驅逐艦和護衛艦共同構成的國軍水面艦群,在西太平洋是僅次於第七艦隊的存在。

由於此時的國府已不再是聯合國成員國雖然在美國那裡他仍然被承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因此在進行海上封鎖和劫掠的時候比原歷史位面更加不要臉。

在1954年初臺灣周邊的緊張氣氛中,反倒是英國表現得比較淡定。雖然這次“圖阿普斯”號從香港出航時掛了英國旗,但國軍在攔截成功後透過對話渠道明確告知英國“我之所以扣押‘圖阿普斯’號,是因為這是蘇聯船”。

而英國船員駕駛的商船,已在1953年底英國與臺灣的一項交易中,獲得了臺灣的安全保證:此後國軍海軍和偽裝的私掠船部隊不再襲擊掛英國旗幟且由英國船員駕駛的商船了,哪怕國軍海軍親眼看見它從長江口開出來。

畢竟英國這個時候還有個遠東艦隊,遠東艦隊還有航空母艦。1953年英國商船被國軍襲擊,英國出動了航母戰鬥群,這等於給國府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以至於此後2個月國軍一度停止了私掠行動。也是因為“獨角獸”號航母的威懾,國府不得不向倫敦做出保證,以後不再襲擊英國人。

英國人也做出保證,不在香港追捕他們國軍派到香港的間諜和政商人員,雖然英國此時已經不承認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了,但還是額外放了這些人一馬。

因此,在倫敦和香港的英國商人、銀行家眼裡,大陸和臺灣劍拔弩張,這不關我事;蘇聯氣得原地爆炸,這也不關我事;臺灣以後不敢打英國人開的船了,這是好事;中國表態會繼續發展和加強與英國的外貿關系,這是更好的事。

兩件好事,贏麻了。

除此之外,英國的某個商人醞釀的大生意,也快到了關鍵時刻。

“城”級輕巡洋艦6號艦“利物浦”號,在1954年2月被拖進了拆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