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我們的經濟理論還很陳舊啊

張直中覺得,314甲雷達現在的技術狀態已經初步成熟,今後研發314乙之類的改進型,由他的徒弟來擔任改進設計主任就可以了。

他要研製機載雷達還是因為上海以及東南沿海城市防空的問題。現在國民黨空軍的轟炸機從海上而來,建設在岸邊的雷達站只有幾十公裡的預警距離,如果轟炸機先走的超低空航線,進入的時候預警距離可能都不到40公裡。當陸基雷達螢幕裡出現大批轟炸機的反射訊號時,戰鬥機肯定是來不及攔截了。

如果把警戒雷達裝在圖2轟炸機當時空軍唯一獲得的轟炸機)上,定期在重要港口城市外海200~400公裡的地方巡邏,就等於把防空警戒圈向外擴充套件,戰鬥機就有足夠的時間起飛攔截。

這個想法李強覺得大的層面上是可行的,畢竟有這個需求。只是……這又沒地方抄了,蘇聯沒有類似的雷達方案,至少在中國所知的蘇聯國防科技專案裡面沒有。

但是,嗯,張直中說他知道現在這種東西已經出現了,在美國。

“美國海軍在1945年搞了一個‘凱迪拉克計劃’,”張直中說,“我略為知道一點這個計劃的內容,我有個同門師兄在緬因海軍航空站工作過。美國人把雷達裝到了‘複仇者’魚雷機上面,45、46年做過很多次試驗,到現在1953年了,美國可能已經搞出了這種玩意。”

李強:“看來你只從你的師兄那裡知道了一些片段的資訊,資訊唯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把警戒雷達裝上飛機這種想法確實可行’,別的就什麼都沒有了,是嗎?”

張直中:“是啊,我的師兄不是研製團隊的核心人物,只是海軍航空站試驗場的工作人員。再說了,他要是把這種雷達機的圖紙傳給了我,那他現在估計就在吃牢飯了。”

李強:“等於現在我們只知道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可以出成果的,如何做出這個東西來100要靠自己摸索。……這個計劃不錯,我看,你們特種電信技術所,還是叫‘小紅樓’吧,寫一份專案前景規劃和專案報告遞交上去之後,就可以開始。”

張直中:“……”

好家夥,李局長的這番話意思轉折得真快。

……

李強鼓勵張直中組一個先期探索小組來搞這件事,24雷達由小紅樓另外組建研製班子。從此張直中小組就開始了艱苦的八年抗戰。

從1953年到1961年,平臺從最初的圖2進化到圖4,然後又從圖4平臺的空警1進化到安12平臺的空警1乙,一個機載雷達的想法搞成了把全國三個工業系統雷達、計算機、大飛機)全牽扯進去的大專案。

以至於1958、1959、1960年,專案最困難的階段,劉亞樓一提起小紅樓就罵“這幫孫子把我們都套牢了”。

但是,這是中國第一個沒有任何蘇聯援助、幫助、提示下獨立進行的國防裝備專案,而且是全面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專案。

在大洋彼岸,張直中念念不忘的“凱迪拉克計劃”的確沒有中斷,美國海軍先是用複仇者魚雷機做平臺,後來發現魚雷機太小,果斷換成b17g,這就是“凱迪拉克2”或者說pb1。之後就是1954年,美國海軍決定研製一種能上航母的艦載預警機——e1。

……

北京。

在6月底7月初的酷暑中,“中央經濟理論會議”又召開了。自1951年到195屆經濟理論方面的研討會。

“外國人把這一群經濟學家叫做什麼?劍橋馬戲團?”

陳澐手頭是一份國外經濟理論著作摘抄,上面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劍橋馬戲團”。

張培剛:“基本就是凱恩斯學派以及圍繞凱恩斯的學說擴充套件、發展、改進的人。現在的西方經濟理論領域,主要是三個學派:奧地利學派的古典主義經濟學;劍橋馬戲團;芝加哥學派。”

張培剛就是在1951年的第一次會議上,說自己以前接觸過庫茲涅茨和弗裡德曼的著作的人。當時會場上聽說過庫茲涅茨的人只有3個。現在張培剛的大老闆就是陳澐,在財經委的經濟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