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統計公報後面的隱藏資訊(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六十二章,統計公報後面的隱藏資訊
清華大學。
“中央經濟理論會議”會場設在清華,但被邀請參會的經濟專家除了清華大學的,還有燕京大學、正在拆分)北京大學的經濟學系教授,工商界裡面比較有學術特性的企業家商人。
中央財經委員會這邊,出席會議的除了陳澐,還有李富春他已開始和蘇聯專家接洽,討論組建國家計委和編制五年計劃的事情)、統計局長薛木橋等等。
陳澐知道為什麼開這個會,李複春和薛木橋不知道,或者說不完全知道。
他倆所知道的就是,黨的總會計師突然開始對經濟理論感興趣,前兩個月抱來了一大堆書籍,其中好多還是外文的,咬牙切齒地啃書。啃下去發現很多地方書裡寫的不是那麼簡單,搞清楚來龍去脈是一個很巨大的工程,於是就開了這個會。
陳澐:“我們邀請諸位參加這個會議,是因為各位在經濟學領域是國內最有造詣的一群人。當然,這個領域以前,在民國時期,研究的是另一種社會制度的經濟學,但是主席也說過,我們現在的方針是節制資本主義,而不是消滅資本主義。就我們的整個經濟政策說來,是限制私人資本的,只是有益於國計民生的私人資本不在限制之列。我記得是去年5月,主席在政治局會議上說的,這一段也見報了。”
“提早消滅資本主義實行社會主義的思想是錯誤的,是不適合我們國家的情況的。既然短期之內我們還不能消滅資本主義,那麼我們就要研究它,找出它的特性和規律。”
陳澐說的這番話不是什麼新言論,在座的參會經濟學家都知道,這就是現在新中國的經濟政策。只不過,大張旗鼓地開一個“中央經濟理論會議”,並把他們找來諮詢,這倒是挺有新意的。但怎麼說呢,在坐的諸位也很願意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經濟執行的法則傳授給財經委和統計局。
但陳澐接下來的一句話就把事情引向了他們不大熟悉的領域。
“美國有個叫西蒙庫茨涅茲的經濟學家,他在他的著作《國民收入及其構成》裡面提到並強烈推薦採用一種國家生産力的統計方法,叫做‘國內生産總值’,英文縮寫是gdp。另外還有一個年輕一些的經濟學家,叫做米爾頓弗裡德曼,他在1946年寫了一本叫做《獨立收入與專業實證收入》的小冊子,不知道在座哪位對他倆這個方向的經濟理論有所研究?”
……臺下冷場。
民國的經濟學大佬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沒人能接得上話。
陳澐開頭一番話,聽起來像是中央政府向這些經濟學界大佬們虛心請教問題。可是呢——好吧確實是在請教問題,可大佬們就像是高中數學老師等著個學生來問問題,結果這學生問的不是高中題,而直接甩出一道偏微分方程。
“陳副總理,這一個經濟學派似乎是美國新近出現的派別,西蒙庫茨涅茲我倒是有所瞭解,但他的理論可能沒有成為主流,所以……我對此涉獵不多。”馬哲民《中國經濟學導言》作者)回陳澐的問題。
陳澐搖搖頭:“這個派別出現的時間不長,大多源出自凱恩斯採取他的新經濟政策之後。但是,我們剛剛得到的訊息,美國從1950年開始,將採用庫茨涅茲的理論,重新核對和統計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國民生産總值,庫茨涅茲的這一套方法比過去的舊方法準確得多,尤其是在衡量國家生産力和國民收入方面,有更高的參考意義。
馬哲民聽了陳澐的話更懵逼了。
陳副總理難道是專門把他們這些民國經濟學家集合起來打臉的?
也不大像,陳副總理是真誠地在討教問題的答案。
而且很顯然,陳副總理真的開始研究這方面的知識了。現在才1951年3月,美國開始統計自己的gdp是1950年度的,現在還沒統計出結果,如果算美國官方宣佈要開始統計工作,那應該是1950年底,離現在也沒多久。
算了,就算美國採用gdp統計法的訊息傳回國內,國內現在這一批經濟學家沒個幾年也是消化不了的。
民國時期的中國經濟學家或者經濟學理論,怎麼說呢,和這一時期的民族資産階級一樣虛弱。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西方經濟理論在我國的引入和傳播雖然時間較長,但從總體上看這方面的學術研究水平不高,甚至還沒有做到將西方經濟學說完整、系統地翻譯介紹進來。
經濟學理論都瞭解得不完全,無法指導民國的經濟建設如果民國算有經濟建設的話),就更不要說什麼經濟學理論領域的創新了。甚至當時國內的經濟學系、商學系學生,大多不願以基本原理作為專業方向,而多選擇應用經濟學科。而國內大學的應用經濟學專業,大概叫做“會計系”或者“股票證券交易培訓班”更合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