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英國議長來華訪問(第2/2頁)
章節報錯
莫裡森:“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從總理您這裡探知到中方的真正態度:中國是否也一樣認為朝鮮半島應當盡快結束戰爭,進入和平或者永久停戰時期?”
總理:“中國對朝鮮半島前途的主張,都寫在我們的外交文稿裡頭了,我們並沒有什麼陰謀,不會說一套做一套。說要讓朝鮮半島恢複和平,就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是,我們不會為了短期內的和平而隨便答應一些具有極大隱患的條件,這樣從長期來看,反而會增大朝鮮半島再次發生戰爭的危險。”
莫裡森:“包括今後,也認為任何一方都不應該以武力征伐的方式統一朝鮮半島嗎?”
總理:“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看待。首先我們堅決反對半島之外的軍隊介入朝鮮半島,這是一個基本的、不可改變的原則,包括中國在內,都不應當做出軍事介入。第二條,如果朝鮮半島的人民在沒有外國幹涉的情況下,自發地希望南北兩方走向統一,那麼參照第一條,包括英國、美國以及我們中國在內的域外國家是不應該幹涉的。而統一的方式,中國認為最佳的是採用和平的方式。”
莫裡森點點頭,表示理解了總理說的話。
“總理先生,英美一方可能會提出詳細的武裝韓國的計劃和日程表,這一切也是以讓南北雙方達到軍事力量上的均勢為目的的,與您剛才所說的願景相符。當南北雙方達到了軍事上的均勢,以戰爭方式統一朝鮮半島就變得不太可行,這樣南北雙方就會都傾向於採用非戰爭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
總理:“莫裡森先生,您是如何看待美國在這次四國六方會談中的真實態度與想法的?”
莫裡森:“美國的真實態度是什麼,艾德禮首相也很想知道。他會在三天之後飛往華盛頓進行訪問,主要的議程就是這個。”
……
四國六方會談中,中國是場外溝通最頻繁、掌握情況最詳細的國家。
早在12月就耐心地勸說朝鮮同志放棄“現在就統一朝鮮半島”的想法,統一了意見;接著總理赴蘇聯與斯大林溝通,商定了‘見好就收、簽訂合約’的基調,現在又與英國人互相私底下交換了意見。至於與美國方面的溝通,幾個回合下來瞭解得也很徹底,當然溝通方式有些暴力。
相反美國的場外工作做得不太充分。杜魯門與英國方面的溝通算是基本通暢,可英國人敏銳地發現白宮與五角大樓似乎存在一些意見分歧,艾德禮不得不親自去華盛頓問個清楚。
同時,杜魯門與韓國政府的溝通也存在問題。杜魯門發現李承晚政府有一些小動作,可能是仗著聯合國軍尤其是麥克阿瑟司令撐腰而搞的小動作。
“艾奇遜國務卿將會在5天之後訪問日本和韓國。”
李承晚召集韓國軍政高層開會。
“麥克阿瑟將軍支援我們對朝鮮和中國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和動作,艾奇遜代表杜魯門總統而來,美國政府現在對朝鮮半島擬採取保守的政策,這是與我們的目的不符的。”
“總統,要我們怎麼做?隱瞞,還是勸說?”
一名將軍激動地問。
“隱瞞,已經不太可能了。勸說,不合適。所以,……我們不隱瞞,不勸說,但是,也拒絕美國政府的勸說。”
“諸位!”
李承晚緩緩站起來,用動員的口吻發表演講。
“大朝鮮民族有八千年的文明史!在東亞萬古長夜之時,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大韓民國是為民族複興而奮鬥的,我們決不能任由北方的蘇聯傀儡侵蝕我們的土地、毀滅我們的國家!”
“戰爭,一定要持續下去。只有持續不斷地與北方對抗,我們才能成為西方世界的焦點,成為他們最重要的援助物件,最終在他們的助力之下,實現民族和國家的統一。……諸位,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