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後天過春節

白宮。

杜魯門是在四國六方會議開幕的那天知道美國軍方在搞小動作的。

盡管這確實是“小動作”,但杜魯門可是幾十年的老政客,二戰期間當過羅斯福總統的副手,自然明白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背後蘊藏著什麼。在辦公室裡杜魯門先是暴躁地走來走去,待情緒冷靜下來之後,他撥通了國防部長馬歇爾的電話。

馬歇爾是陸軍的五星上將,但他現在已經退役了,以“文官”的身份擔任國防部長。他現在是政府的人而不是軍隊的人,能佔在白宮以及杜魯門這邊說話,但他的五星上將可是終身的榮譽,在軍方尤其是陸軍享有很高的聲望。

杜魯門能不能擺平這件事,就看馬歇爾的了。

馬歇爾趕到白宮,與杜魯門在辦公室密談。馬歇爾作為國防部長,他了解美軍制定的在朝鮮半島的一切計劃方案,他告訴杜魯門,國防部確實有全面、徹底地重新武裝韓國軍隊的想法,而且也是打算花大錢按照高標準打造全美械、美式編制的新韓國陸軍。然而國防部原本的計劃是從1951年到1953年,用兩年多的時間按部就班地慢慢做這件事。

那麼多的美械不是隨便就能玩轉的,要訓練士兵、從士兵中挑選和培養專業士官、培養初級軍官,考慮到韓國政府的腐敗問題,國防部甚至打算把韓國師人員湊齊之後運到日本進行集訓,訓練合格後再領美械。

然而現在,第8集團軍或者說聯合國軍一下子就把3個重型師的裝備塞到了韓國人手裡,提前了大約一年。可能接下來還會再送兩三個師的裝備。

這是一群剛打了敗仗軍心不穩、訓練稀鬆、軍官素質低下、軍紀渙散、和平民關系極度緊張、還特別腐敗的烏合之眾。

“從這些跡象分析,”馬歇爾謹慎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似乎,有一些將領希望朝鮮半島的戰事不那麼快結束。”

杜魯門:“您的判斷和我一樣。李承晚對美軍沒能幫他統一朝鮮半島是不滿的,雖然沒有從他嘴裡說出來。現在韓國媒體仍在煽動對北方的仇恨,鼓吹北伐,這明顯就是得到了李承晚政府的授意。軍方把這麼多美械裝備一下子塞給了韓國人,在極度膨脹的自信心驅使下,如果美國軍方再施加某種暗示,韓國軍隊一定會不顧停火協定,向北進攻。”

馬歇爾接上杜魯門的話:“而中國人遭到韓國人的進攻,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戰爭就會無休無止。這就使美國的歐亞戰略平衡被打破,我們將不得不從歐洲抽調更多的人和資源,填到遠東這片破敗且極度貧窮的地方。這一定不符合美國的全球戰略。”

杜魯門:“我打算找個人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司令。”

馬歇爾:“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最好的機會是清川江戰役之後,第8集團軍和第10軍的慘敗其實讓他承擔責任是最合適的,現在戰線已經穩定下來了。他雖然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然而並不是一個喜歡自取滅亡的笨蛋。”

杜魯門無奈地咂嘴:“清川江和長津湖雖然是絕對的失敗,可是,那其實也並不是100的機會。”

馬歇爾和杜魯門兩人都只能嘆氣了。

杜魯門說的是實情,清川江戰役和長津湖戰役第二次戰役)的慘敗麥克阿瑟有鍋,但是五角大樓也有鍋,是參聯會在10月份佔領平壤後,發出“進軍至中朝邊境附近”的軍令。不但五角大樓要負責任,其實馬歇爾本人也有責任,他是國防部長嘛。再深挖的話,杜魯門也有責任,五角大樓在仁川登陸、形勢一片大好之後做出了“聯合國軍可以朝三八線以北進軍”的報告,杜魯門批準了。

麥克阿瑟也知道該怎麼推卸責任,在12月,追究清川江和長津湖慘敗之後,美國國內是有一股聲音問責麥克阿瑟,可老麥立刻就找到了反擊點,把半個美國政界都拖下了水,解職的事情也只能暫時擱置,只是把李奇微派去朝鮮接替了沃克。

杜魯門:“馬歇爾,我突然有一個想法,或許,讓麥克阿瑟走人,還需要一場失敗。”

馬歇爾:“那得是一場有限的失敗。”

杜魯門:“就是這樣。可我現在還沒有想得太具體。”

馬歇爾:“有限的失敗,不能是雪崩;最好是不犧牲美國人,或者不犧牲太多;中國和美國還不會因此而無休止地戰爭,只是把麥克阿瑟拿掉。……總統,我得用幾天的時間考慮。”

……

朝鮮半島,漢城附近。

紐約正在舉行和談,因此聯合國軍和志願軍對峙的前線是不打仗了,但雙方的關系一點兒都不融洽。

在西線,志願軍主動從水原撤軍,後撤三十公裡過了漢江,志司的規劃就是這樣。漢江上面的所有橋梁現在都被炸碎了,雖然漢江現在是冰疙瘩,但遲早會化凍的。3月15日如果停火協議過期,身後的漢江又化凍了,總不能讓志願軍學項羽背水一戰吧。

主動讓出水原漢江之間的這一片土地,也可以表示中方對朝鮮半島和平的誠意。

從漢江北岸看向南方,稍微眼神好點就能看見離江邊1500米左右有4個小黑點——這是美騎一師蹲在那裡的“潘興”坦克,坦克只在前半圓堆了一些沙包護住首下和側面,都不怎麼帶防空偽裝。

從聯合國軍這一方用望遠鏡眺望漢江北邊,也能看見一些志願軍修築的工事。能直接看見的是矗立的瞭望哨,但瞭望哨附近那些可疑的枯草、雜物、民房,很可能就有一兩挺重機槍或者迫擊炮藏著。

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