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揮部,4輛卡車,車內載員人數不詳;車外約30名步行的人員,正從漢江南岸接近漢江大橋。”

漢江大橋附近的志願軍瞭望哨回報。在這裡守河的是50軍,149師很快派出了一支偵察隊,分成三個小組,也從北面接近被炸斷的漢江大橋。

雙方用小旗子溝通,但溝通很不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雙方都無敵意。最後149師的排長和對面的不明車隊的領頭人都踏上了冰面,在漢江中央交流。

“我們是大韓民國京畿民政建設事務部……”

對面來的是南朝鮮人,咕嚕咕嚕說了一大通。

“我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

南朝鮮人:“出於民政建設的需要,我們工程隊奉命前來勘察,準備啟動漢江大橋的修複工程。”

排長掃視領頭的這個南朝鮮人和身後的2名助手或者說翻譯,能看得出來這三人都當過兵。

排長:“根據雙方的停火協定,在雙方的控制區分界線進行任何大規模人員活動、工程、物資材料進出運輸,都應該經過雙方的同意,並在雙方共同組成的觀察組監督之下才能進行。”

南朝鮮人:“我們完全是民間的機構。”

排長:“那也需要控制線雙方的批準。”

……

這一幕發生在1951年2月1日,雙方停戰之後的第16天。

149師的排長回去彙報上級,志願軍和美軍又在漢江中央冰層厚的地方見了一面,志司授權50軍149師參加談判。因為來的韓國人只是修橋,志願軍最後許可工程隊在不帶武器的情況下前往漢江大橋中央,修複那一孔被炸塌的橋梁。

雙方都同意之後,工程隊立刻就來了,兩撥施工隊先在漢江大橋兩邊咣咣咣,把兩邊的冰層此處不太厚,只有10到20厘米)搗了,說是要運一些工程用的施工艇來,從這裡把船推到漢江中央,從河裡託舉大橋零件,以及把損毀的大梁推到一邊。

這個理由很充分。不過……在漢江北側的陰暗角落裡用望遠鏡眺望江面的149師師長,已經腦補出了漢江解凍時,南朝鮮人的舟橋部隊突然沖向這兩處地方,然後快速展開,在漢江大橋兩側各建成一座浮橋的場景。

然後就是南朝鮮軍和美軍浩浩蕩蕩地開過漢江向北進攻。

哎,這些舉動雖然都是合法的,可掩飾效果也太差了。

韓國不加掩飾的戰爭“念想”還表現在報紙、廣播當中。每天都能看到“60天停戰是我們爭取到了喘息的機會,只是60天停戰而已”“北伐,必須北伐,不能慣著北邊那幫野蠻人”諸如此類的言論。

“處長,這是前線委託朝鮮居民蒐集到的南方報紙。”

志司的機要科秘書小曹——毛岸英,將前線接收到的一大包報紙遞給了志願軍參謀部對敵情報處的處長。

“明天上午10點,翻譯整理的報告就可以拿給彭總,”處長說,“不知道中央那邊有沒有美國國內的動態?”

小曹:“有,國內三天發過來一次,下一次是明天,2月5日。美國國內都沒南朝鮮這麼愛打仗。”

“還在工作呢?”

處長轉頭看,然後趕緊立正敬禮:“參謀長。”

“參謀部要規劃一些其他的行動了,”志願軍參謀長解方在礦洞“參謀巷”“情報處分巷”的入口,“你們情報處的情報彙總,今後稍微回到軍情的掌握和分析,民情可以稍放一放……不過這不是今天必須完成的事。今天的事情是,餃子要豬肉大蔥,還是豬肉白菜,還是豬肉韭菜?”

處長、小曹:“啊?”

解方:“今天2月4號明天5號,6號後天就是除夕了啊。你們在礦洞裡蹲迷糊了吧。”

小曹:“辣椒餡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