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個決定的主要原因,就是金日成的堅持。

金日成來北京訪問,與主席長談到淩晨三點。雙方的交談坦率深入,但也因為坦率而變得非常困難。說金日成胡攪蠻纏吧也不全是,說到最後金日成都有點聲淚俱下動感情的意思了。畢竟統一朝鮮半島這個歷史功績,如果金日成實現了,那他的歷史地位就可比肩廣開土大王、世宗大王。

如果啥都沒撈到,那他是什麼呢?抗聯的營長……

最終主席和總理兩番談話,是讓金日成勉強接受了“現在統一朝鮮半島的時機還不成熟”的看法,待以後再說。但是,要說服朝鮮,讓人民軍和志願軍統一步調,一起停火,總得給朝鮮一些利益吧。什麼利益都沒有,就算金日成被主席說服了,他回到國內,怎麼說服勞動黨的黨內、軍內同志。

因此,伍修權線的劃分,必須得讓朝鮮拿到領土的實際利益。

除了安迪讓看出來的朝鮮獲得的領土遠多於讓給韓國的領土,實際上朝鮮多佔的西部領土多為河流水源充沛的平原農耕地區,比半島東部的山區更富庶。除此之外,這條線讓朝鮮的邊界更靠近漢城,對於朝鮮勞動黨和人民軍,多少也是心理上的安慰。

就這麼定了,我第三次戰役打到三七線,然後主張在西部的分界線大約在37.5度附近,很合理。這是安撫朝鮮同志必須要做的事情。

仔細分析這次伍修權提出的主張,還會發現中國以“不再提”的方式悄悄讓了一步:

不再要求美國無條件退出臺灣。

但是,中方要求和談的前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參加談判,這一條沒變。

兩個與朝鮮半島內部無關的條件,中方讓步一個,堅持一個。讓步的這一個,是美國可能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手的,一旦放手對美國的亞洲戰略就是雪崩式的連鎖反應,對美國造成的損失無限大,這值得美國再往朝鮮半島多派五個師。

其實主席、總理也是看了公文包的檔案之後做的決定。正如主席勸解金日成的時候說的“來日方長”,對臺灣,也是來日方長。

……

皮爾遜聽完伍修權的第二次新聞發布會,回去馬上聯系美國代表奧斯汀。

“我無權做出決定。”奧斯汀回話,“必須等白宮向我發來明確的指示。”

皮爾遜:“要多久?”

“我無法預測。”

皮爾遜:“在接待廳的記者裡有三分之二是美國記者,白宮現在應該早就知道了訊息。”

奧斯汀:“當然是這樣,我也在你來之前就知道了中國的態度。但是,杜魯門和艾奇遜會為此討論很久的。一天,兩天,都有可能。”

皮爾遜:“可是每多耽擱一天,前線的美軍就要多戰鬥一天,每天都有那麼多美國人戰死。而且,加拿大也參與了聯合國軍,您是知道的,現在加拿大的國會議員也在攻擊政府加入聯合國軍的決策,盡管我們並沒有派地面部隊參戰。”

聯大主席安迪讓從接待廳返回之後,聯合國秘書長賴伊讓秘書找上門來,把安迪讓叫過去了解情況。

“這就是中國提出的條件?”

安迪讓:“是的,與昨天相比沒有絲毫變化,今天他們主要說的內容,是關於伍修權線的解釋。”

賴伊:“那麼昨天中國代表說的事情,你如何看?”

安迪讓:“?昨天說的?”

“中國說,聯合國大會在中國缺席的前提下透過了涉及朝鮮的決議,聯合國安理會在中國缺席的前提下透過了建立聯合國軍的決議。當然,這裡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現在的那個中華民國。”

安迪讓:“秘書長先生,這其實之前就是我們聯合國內部的共識,一個錯誤。只是今天中國人直接指出來了而已。讓一個小島上的政權代表整個中國,這既是荒誕的,也是不利於安理會維持自己權威的。”

賴伊:“可是,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聯合國大會很難以多數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替中華民國的決議。”

安迪讓:“美國正在考慮,而且,我認為會考慮清楚的。但是,秘書長先生,在美國表示自己的態度之前,聯合國還可以做一件事情:宣佈終止聯合國軍司令部的運作。聯合國軍的建立讓聯合國本身遭遇了極其嚴重的信譽危機,現在這一切應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