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抗美援朝到底是怎麼打了三年的

彭總、陳士榘返回北京的前一天,中央政治局書記處的5位成員在中南海的小屋裡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

陳澐是特地急匆匆從上海回來開會的,這段時間他主要在東北和上海,主要是協調、督查與抗美援朝有關的軍需生産,但同時也不能不管一般的工業生産。

總司令:“今年4月,我們決定將解放軍總員額從550萬裁減到400萬,可抗美援朝打起來,軍隊規模不但沒裁減下去,數量又回去了,我們還進行了擴編。從現在已經搭起來的架子看,軍隊總人數會超過600萬人。”

劉副主席:“徵兵工作的效果很好,或者說,人民群眾的支援度很高,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大部分群眾也都理解。因此徵兵工作在很多地方都是超預期完成了。”

主席:“擴編軍隊,兵員只是一方面,財政方面才是最該重視的關鍵問題。”

陳澐:“現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是物資的準備問題,六百萬人的軍隊,置辦軍裝就是至少600萬套,吃飯一天吃掉一萬噸糧食,肉和菜另算。財政壓力……人民幣是其次,主要是外購的武器彈藥花的錢,這方面需要大量的國際硬通貨。從去年底到今年我們在民間收兌的黃金,現在已經有40拿給了蘇聯,除了一開始就計劃好的恢複國內生産、啟動工業建設所需進口的機器裝置之外,其他絕大部分花到了空軍裝備和那30個師的武器裝備的購買上。一架米格15要15億人民幣呀,而且要的不是我們印出來的人民幣,是價值相當於15億人民幣的黃金。如果戰爭不能很快結束,蘇聯這一批的賣0個師裝備,一共60個師,將來也未必夠用。”

5位書記處書記各自彙報了手頭的工作,會議還是回到中心議題上來了。主席用手指了指桌上的那份《長津湖提案》,說道:

“如果沒有這份2022年的檔案,幾個月前我們說到要抗美援朝,出國和美國人打一仗,很多人可能會擔心我們堅持不了多久,和美國過了三招就被打回國內,那可怎麼辦好。”

“可是我們最終還是參戰了,這份提案裡也說,我們原本就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而且也是透過兩次戰役把美國人打回了三八線以南。當然,我們現在打得比原本好,但是好得有限。”

“如果沒有這份提案,我們,以及政治局、中央、甚至志願軍的指戰員,可能這個時候開始有人覺得,現在已經不需考慮‘我們堅持不了多久’,現在需要考慮的是‘美國人堅持不了多久’。彭老總回國前給我們發的電報已經指出,前線指戰員已經有一些輕敵和速勝的情緒了。可是,事實上美國人也可以堅持很久。提案裡沒怎麼詳細寫後面的事,但有小半句話,是可以作為關鍵的資訊予以重視的,那就是‘三年抗美援朝,……’就這幾個字。”

總理:“三年抗美援朝,可能是三年零一天,也可能是三年11個月。這個洪康雷導演呀,只給了我們支離破碎的資訊。”

總司令:“還可能是泛指1950年到1953年,概略意義上的三年。不過我覺得,不管是1953年1月結束戰爭還是1954年9月結束戰爭,這都意味著朝鮮半島的戰爭長期化了,僵持化了。”

陳澐:“我的想法主席之前也是知道的。但是,我真不知道這個時候美國會操縱聯合國,向我們主動求和。那篇提案裡面就沒寫這個事。”

陳澐說的意思是他幾次向主席強調過:抗美援朝非同小可,一打起來必定全國的生産都要動員、全力以赴配合,國家建設和全面啟動工業建設的事就只能暫緩。

主席則從陳澐手裡拿過了他每次都要反複細看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拍拍這份報告的封面:“在這裡面,我們看到了韓國這個國家在2021年仍然存在,而且從它的外貿總額推測,這個韓國的生産力頗為發達。而朝鮮在2021年是個什麼樣,那可能就不太樂觀嘍。”

總理:“首先可以排除朝鮮合併加入中國的可能性,我們沒有大國沙文主義和擴張主義的想法,以後也不可能有。同時也排除在這次朝鮮戰爭中,朝鮮最後被韓國完全吞併的可能性,如果那樣,《長津湖提案》裡肯定會說這件事。所以,朝鮮這個國家,在2021年應當仍然存在,只是,它的生産力遠遠落後於韓國。”

主席:“兩條‘碎片資訊’合併起來,告訴我們的事是:經過了三年抗美援朝,朝鮮半島重新恢複了和平,而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都各自存在下去了。朝鮮半島停戰時的具體狀態我們現在不知道,但無非是停戰線靠北一點還是靠南一點的問題,或者,還是剛好照著三八線重新停戰。”

“10月份我們出兵朝鮮的時候,美國軍隊已經頂在中朝邊境上了,這個時候朝鮮只剩一點點邊境上的地盤,就算停戰,朝鮮這個國家也不可能繼續存在了。現在我們的部隊在西線已經打到了臨津江北岸,等於是恢複了三八線。東線部隊正在休整,但美軍已經完全撤走了。如果我們從1950年12月又繼續打到1953年,兩年多的時間,最終的戰線和現在差不多,那為什麼還要打上兩年甚至三年呢?”

劉副主席:“我也補充一下我的看法,就如同10月份的時候朝鮮剩下的地盤不足以支撐其成為一個國家,韓國在停戰的時候應該也不會被朝鮮解放了太多的領土,比如,韓國如果打到最後只剩一個釜山防禦圈,這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一小塊地方不支援韓國作為一個國家繼續存在。原來的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後,我估計,雙方所佔據的地盤跟戰前的三八線沒有太大的變動,尤其是漢城地區,可能並沒有易手。”

主席:“再聯想到彭老總電報裡說的前線指戰員出現的速勝情緒,恐怕……”

……

書記處的5人會議開完之後,各人這才準備迎接彭總和陳士榘,並做好了關門長談的準備。

對於那個穿越的神秘公文包的知曉範圍,書記處昨天也再次進行了商討,最後的決定是:還是僅侷限於現在的幾人比較好。

“現在前線有些新補充進來的小娃娃,心氣兒比老戰士高,高多了!說什麼‘一管牙膏打穿朝鮮’,哎!”

彭總在會議上先說的是輕敵情緒。“發生活用品的時候,這些小娃娃把一管牙膏放進包裡,就跟人說,這管牙膏用完之前,絕對可以把美帝國主義趕下海,簡直是!開玩笑!”

“這次東線是打出了殲滅戰,但西線沒有,嚴格來說,我們在西線打的只是擊潰戰。美軍被我們包抄之後表現很狼狽,但狼狽歸狼狽,他們大部分的人員還是撤出去了。美軍損失最嚴重的也就是美步2師了,可我們清點俘虜,抓獲的美步2師人員也就三千多人,擊斃的美軍士兵裡面屬於美步2師的應該就是一千人左右,加起來五千。只是我們運氣好,抓著了個美步2師師長。”

“美軍是全摩托化和機械化部隊,他們所有的兵理論上都可以坐在車輪子上機動,內戰時候的國民黨軍隊哪有這種裝備,所謂的全美械部隊,兵員能有三分之一坐在車輪子上就不錯了。只要美軍一心想後撤,我們很難追上和消滅他們。”

“不要說三所裡穿插!那是特例,因為我們38軍穿插三所裡的時候美軍是懵的,不知道跑路!就算我們封住了三所裡和龍源裡,可美軍最後還是找到了第二條撤退路線,把他們包圍圈內的部隊撤回去了。那條公路貼著半島西海岸,海上有美國軍艦看著,就算我們腳上長的風火輪也沒用,靠不過去。”

“還有美軍的空中優勢。出國參戰之前,軍委志司強調了空襲的危險,但這種強調到了實際戰場上看,一點都不過分,反而還保守了。志司都被空襲了好幾次,岸英差一點就被美國飛機炸中了。主席,我再次申請,不,建議,還是把岸英調回國內吧……”

彭總說東線打得好,打出了殲滅戰,但9兵團司令員、志願軍副司令員陳士榘彙報的東線情況也是困難重重、失誤多於功勞。

“在我回國前,9兵團統計的數字是,全兵團犧牲7100多人,失蹤900多人,失蹤的人員有的是失散了,有的是犧牲了但沒找到遺體,還有的是被俘了,我看情報處的通報裡面說,美軍把一些我們的被俘同志送到了東京,還被日本記者報道了。”

“除了陣亡和失蹤之外,9兵團還有1萬6千多名傷員和7千多名凍傷減員,加起來的話,總計減員3萬1千人,消滅的是2萬5千人的美軍。”

“27軍在殲滅美步個師重組只編成了6個有戰鬥力的團。24軍負責對柳譚裡的兩個團8000多敵軍進行攻擊、阻擊,到戰役結束時也傷筋動骨。還有20軍,20軍直接面對陸戰一師的師部和直屬部隊,幾次戰鬥都特別慘烈。在阻止陸戰一師逃竄的戰鬥中,58師第172團的一個連長,楊根思,他率領的連隊全連都在阻擊陣地上打光了,最後他自己抱著炸藥包沖向敵軍,和敵軍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