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左邊擺著一個書桌,上面擺著一個筆架,掛著三支毛筆,其他墨紙硯也堆在一旁,書桌旁是兩個書架,還是空的,另一邊還擺著幾個竹簍,估計是用來放畫卷之類的,這應該就是蔣鷺的書房了。
從臥室出來盛屏往堂屋走去,面積是臥室的三分之二大,只配了一張四方桌和四把圈椅,其他就沒了。
柴房跟臥室一般大,大半的空間都被柴薪佔據,進門留了一點空點放著鋤頭、鐮刀、木桶和另外幾種盛屏不知道是什麼的農具,她在門口望了幾眼沒再往裡走。
廚房倒是很開闊,靠牆砌的柴火灶,有兩個燒火的洞門,一個風箱,灶臺卻有三個位置,中間的那個最小,只放得下一個小砂鍋,應該是用兩邊灶臺的餘溫來燒水的。
大鐵鍋已經放在最裡面的灶上了,這是以後炒菜用的位置,另一個灶臺沒那麼大,放了一個大砂鍋,應該是用來煮飯的。
灶對面是大長桌,幾乎有半個廚房那麼長,上面擺著砧板、刀具、筲箕等物品,另外還有幾個竹筐,裡面已經裝滿了蔬菜。
往裡走兩邊分別擺著大缸,一個裝滿了水,一個裝滿了米,米缸旁邊是一個大櫃子,上面兩層放著碗筷勺子等物品,中間一層放的是油、鹽、醬油、醋、香料,下面則擺著榮家給的幾個小壇子,醃菜、小米、豌豆、大豆,還有一個竹筐,裡面有麻袋裝著的幹筍、蘿蔔幹、幹菌菇。
盛屏從廚房出來,看到門前還有兩個個大缸,一個裡面有條魚,一個裡面放著瓢。
外面蔣鷺把東西搬完東西並歸置妥當,榮樹河也已經帶著牛車、驢車離開了。
“相公,榮二叔呢?”
“已經走了。”蔣鷺從缸裡舀水洗手,“今天中午吃蘿蔔飯吧,放點劉二嬸煮好的臘肉。”
盛屏點頭,“好,那我去準備。”
盛屏轉身要進廚房卻被蔣鷺喊住了,“劉二嬸說了,你這一個月不要碰冷水,我來就好,外面冷,你就幫忙燒火吧,也能暖和些。”
燒火?盛屏往柴火灶看去,她這個用慣了煤氣灶的人怎麼可能燒得來火,但嘴上還是應承著,“好,我來燒火,這房子我都看過了,真不錯。”
蔣鷺也挺滿意,“是啊,這房子修好沒幾年,也才空了一年,我前幾天門窗大敞的透過風,窗戶也都用紙重新糊過。”
盛屏已經坐在灶臺後面的凳子上了,手邊有劈好的細柴和麥稈,蔣鷺把打火石給她,她把麥稈放在底下,碰了兩下打火石,火就著了,然後快速的把麥稈放進灶裡,又把細柴用火鐧放進去。
盛屏秉承著通風的原則,用細柴壘成中間空的三角形,等完全燃燒以後這才敢松氣。
蔣鷺也沒有閑著,這屋裡的炊具都洗刷過只管用就行,在盛屏點火時,他就舀了水進砂鍋,這會兒正在淘米,等把米倒進鍋裡,才來清洗蘿蔔。
盛屏是會做飯的,味道也算不錯,但那都是基於現代豐富的調料,在這裡她就只看到基礎的油鹽醬油和醋,若真要她來掌勺,她只能保證做熟,好吃與否很難講。
蘿蔔臘肉燜飯做起來簡單,蘿蔔、臘肉切丁,下油鍋翻炒,再倒在米飯上燜熟就行。
蔣鷺雖然是男子,但切菜的動作並不生疏,應該是常做飯,難道他是夥頭軍?盛屏一邊燒火一邊偷看,要真是夥頭軍那也真不錯,至少以後下廚房這種事就可以交給他了。
水開以後,蔣鷺用勺子在鍋裡翻轉幾下後又煮了幾分鐘,拿了筲箕和大碗,把鍋裡的米舀在筲箕裡,讓米和湯分離,然後把濾幹的米湯的米飯倒進砂鍋鋪整好,直接把切好的蘿蔔丁和臘肉丁倒在米飯上面,放了一勺子醬油,一勺子豬油,再重新蓋上蓋子。
這種做法盛屏也見過,雖然省事一道工序,但味道也不錯,尤其是米湯,特別香濃。
灶裡的餘火足夠將米飯燜熟,蔣鷺沒讓她繼續燒火,從中間的小砂鍋裡舀了熱水出來給她洗手。
起鍋之前,蔣鷺還洗了一根蒜苗,切得細碎拌到米飯裡,頓時一股蒜苗的清香味撲鼻而來。
飯是在堂屋吃的,盛屏吃得美滋滋,大概是因為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她不挑食,也吃得雜,各種菜系都沒有問題,經典愛爭論的鹹甜豆花在她這裡,只要好吃,甜的可以,鹹的也可以。
飯後碗筷收拾這些活兒,蔣鷺依然沒有讓她動。
這會兒出了太陽,站在院子裡曬著人暖洋洋的,冬天的太陽總是讓人喜歡,蔣鷺搬了圈椅出來讓她坐在院子裡,他則拿了鋤頭和釘耙整理菜地。
前幾天榮樹河已經把雜草清理過一遍,這會兒蔣鷺又順著挖了一遍,把藏在下頭的根翻出來丟在筐子裡,全部弄完以後,又把地分成了三塊。
一塊地隨手撒了三把種子,另外兩塊地則種上了蒜頭,這是專門用來長蒜苗的,這個季節,一般種子很難發芽,但是這邊天氣並沒有太冷,早上都不曾出現霜凍,有陽光照著,估計白天氣溫能到十五六度。
盛屏見蔣鷺在地裡忙活,去廚房提了小爐子和陶壺出來燒水,水開了以後抓了一把荷葉丟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