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6 章
往後的幾天,蔣鷺一直早出晚歸,睡前都會跟盛屏交流白天他都幹什麼去了。
他最先去了鎮上跟房子的主人榮四兒說了借住一事,當然不是白住,三個月給一貫錢,又採買了各種物品,尤其棉花買了二十斤,要做三床被子,兩件棉衣。
布料倒沒有買,榮家到底跟蔣家沾了親,早年關繫好時,得了不少的布料,雖然只是普通的棉麻,但也省下了不少錢。
其他床、桌椅板凳,榮家有閑置不用的先搬去了,炊具買得少,一個鐵鍋、鍋鏟、飯勺、菜刀、蒸屜、一大一小兩個砂鍋,再添了些碗筷、筲箕、瓢、掃帚。
本來這些東西平常都是能在村上定做的,能便宜不少錢,只是年節將至,手藝人早早收攤,掛了來年初八開門的牌子,他們也就不好打擾。
蔣鷺忙著採買搬家的事,盛屏只管臥床養身體。
榮家雖然家境不錯,平常也吃得尚可,但也不至於頓頓有肉、有蛋,盛屏惴惴不安的享受著月子餐,把心中的不安跟蔣鷺說了,誰知蔣鷺並不放在心上,“放心,走時我會給二叔錢的。”
這樣盛屏就安心多了,她見蔣鷺提到錢時臉上並無難色,想來手裡還算寬裕。
盛屏雖然在房裡不出門,但也有心要學學這裡的規矩,只是從她跟榮家人這幾天的接觸來看,榮家的幾位女性都很沒有個性。
劉氏和王氏分明是兩個人,兩人除了長相身高不同,其他待人接物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都話少且溫和。
圓圓相對她們來說也只是話略多了些,這幾天盛屏沒有出門,劉二嬸和她兩個兒媳輪著給她送飯食,圓圓卻一次都沒有出現過,盛屏問過一次,那時是王氏來給她送飯,只說了句小姑子在學規矩。
盛屏內心忐忑,若說大戶人家規矩多也就算了,怎麼連這鄉下也要專門的請人來教導規矩?
她並沒有從原主的記憶中找到任何跟學規矩相關的內容,看來在沒有完全摸透這個世界的條條框框前,還是深居簡出比較好。
盛屏和蔣鷺在榮家住了四天,等到從榮家離開那天,盛屏的身體已經好了大半,下面沒有再出血,臉上也有了血色,她自我感覺是胖了點。
從銅鏡中認真審視了一番,這張臉確實是好看的,下巴尖尖,眼睛是大且水潤的杏眼,鼻樑也高挺,若是再養一段時間,臉頰上再多點兒肉,氣色再紅潤些,也算是個秀氣且有辨識度的小美人了。
那邊的房子一應物品蔣鷺這幾天都採買好了,就連放在榮家的盛屏的兩箱子嫁妝也早早搬過去了,但離開榮家那天還是用上了牛車和驢車。
榮家實在熱心,米麵糧油這些不說,還裝了半車的蔬菜,主要是蘿蔔,是圓形的白蘿蔔。
另有一些蒜苗、香菜、菠菜、冬筍、秋葵,還有兩個醃菜壇子,就連臘肉都特意煮好再仔細用油紙包好,因為劉二嬸說,“今兒搬家累,這肉煮好了熱一熱就能吃,省事。”
除了這些,還有三隻雞,一隻鵝,一條魚。
從榮家出來,盛屏坐在驢車上,手邊有個麻布蓋著的竹籃子,一路走一路看村裡的風景。
天青雲舒,田埂裡一群群的大白鵝悠哉哉的走來走去,錯落有致的房屋隱沒在一片片田地中,有炊煙升騰到空中,伴隨著時不時的牛哞聲,讓盛屏格外的安心。
因為榮家給的東西太多,榮樹河親自送盛屏和蔣鷺去榮四兒家,走了近一刻,蔣鷺指著一處房子對盛屏說,“就是那座房子。”
盛屏伸長了腦袋去看,也只能看到一個外輪廓,不是青磚瓦房,似乎是刮過一層白漆,像老式的徽派建築,但又沒那麼精緻。
半個時辰後,蔣鷺攙扶著盛屏從驢車上下來。
蔣鷺從腰間的荷包裡拿出鑰匙開了門,讓盛屏先進去,他和榮樹河則把車上的東西一樣樣搬進去,盛屏本想幫忙,卻被蔣鷺打發去參觀屋子,盛屏提著竹籃從善如流的去了。
這房子放到現代就是最常見的北方農村平房,四間房:臥室、堂屋、廚房、柴房,對面是牲畜棚和衛生間。
院子還算是寬敞,還有幾塊荒廢了的菜地,收拾下就能種菜。
進門左手邊是廚房,廚房緊挨著柴房,然後是堂屋和臥室。
盛屏先去看了臥室,面積是榮家住的那間房的兩倍大,中間擺了一張圓桌,一套茶具,配有四個凳子,以此為界分了左右兩邊。
右邊用一個竹製的屏風遮擋,往裡放著床、梳妝臺、洗漱架子和一個櫃子,櫃子只到盛屏腰間的位置,上面擺著她的兩個箱子,她開啟一看,她的嫁妝還穩穩的裝在裡面,她把手上提著的竹籃放在箱子上面,又往床鋪看去。
床已經鋪好了,上面放著兩床被子,盛屏摸了下,一床是鵝絨、一床是普通棉被,榮家人確實很周到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