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盛屏無可奈何記下她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像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盛屏後悔沒修建個員工宿舍出來了,只是現在格局已經定下來了,就是想修也只能修到城裡去,不過時間不趕巧,時下正是春耕時候,一下子沒法找到那麼多的勞工。
盛屏斟酌再三,還是把遠地方的人給排除了,留下了附近兩個村的人,他們走水路來回一個時辰,陸路要多半個時辰,到時候在這兩個村裡找個負責人出來,來回上下班舉火把,務必一路好走。
面試結束,又要展開員工培訓,主旨在於微笑服務,穿統一服裝,微笑著迎來送往,給人留下的印象會比較好,這事兒盛屏交給了王水負責。
盛屏畫了十來副水彩風的大畫報,分別讓人去沿途的碼頭上舉牌宣傳。
走前頭的人敲鑼打鼓,嘴裡嚷著:榮山村雜貨鋪,四月初一正式開張,請鄉親父老前往淮安縣趕集嘗鮮,先到先得免費雞蛋。
他身後跟著兩個舉畫報的人,畫的是蔬菜整齊排列在貨架的場景,邊兒上寫著四月初一開門大吉,跟在他後面的還有舞獅隊。
這樣的宣傳隊從成縣開始沿途一路鑼鼓喧天,從江北走到江南,又從江南迴到江北,把沿岸兩邊的縣、鎮走遍了。
於是還沒到開業那天,淮安縣就來了不少外地人,他們都是聽說有免費雞蛋領取的人,紛紛詢問是否是真的,文凡不得不抽出時間來解答他們的問題。
四月初一當天,早上五點,劈啪響起的炮仗聲打破了淮安縣的寧靜,緊隨其後的鑼鼓聲又從縣城一路往碼頭去。
直到六點整,盛屏、王水站在牌坊下合力扯開紅布,張揚飛舞的燙金字榮山村雜貨鋪招牌出現人前,走過高掛招牌的牌坊,往裡具是一片紅色,沿街的每一間鋪子門前都掛著紅幡,受訓過穿著青色的統一服裝梳著相同發型的員工們,微笑著站在門口,做出請進的手勢。
在盛屏和王水從頭走到尾,確認沒有問題以後,盛屏深深呼吸,點燃手裡的沖天炮,炮仗昇天,碼頭處的拒馬被人推開,從別處而來的人前赴後繼的穿過牌坊,從第一家鋪子開始選購挑選物品。
不少人身後揹著一個竹簍,但面對夥計推過來的木質推車還是高興得接過來,在結賬以後夥計把購買的東西一樣樣妥帖放進自己揹來的背簍裡,本來高興著,晃眼瞥見隔壁沒背簍的人竟然能免費得一個半人高的竹編背簍,於是叫起來,“我也要用那個裝。”
夥計就度著他買的東西,從大中小的竹編背簍裡挑了哥中號出來,先放到他自己揹來的背簍裡,再重新把商品一一放好。
這人才滿意離開。
食品區排在前頭,第一家鋪子還負責給每一位消費過的顧客發放十顆雞蛋,有人不樂意了,原以為只要來就能得免費雞蛋,誰承想竟然還要消費,可是走了這麼遠的路,總不能白來一趟吧,就去蔬菜區買了半斤野菜花費一文錢得了十顆雞蛋,這才不情不願的離開。
過了食品區,越往後人流量越少,過了十點,食品區的人漸漸少了,這時碼頭突然來了一艘商船,從船上下來的人多是一家子,身前身後還跟著小廝、丫鬟、管家、婆子等,他們穿扮富貴,從頭走到尾,把商鋪所有區域走遍了,時不時跟身邊人耳語幾句。
等他們逛完回到船上,沏了一壺茶水,配著自家做的幾碟點心,慢慢品用起來,約莫半個時辰後,小廝們抬著幾個箱子回到船上。
盛屏和王水在開業典禮結束後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休閑區的樓上稍事歇息,眼睛卻不閑著,不時俯瞰下頭的場景,打從大船出現後,他們就在討論來的是什麼人。
王水道:“應當是同行。”
雜貨鋪不僅零售同時也做批發,只是目前還沒有馬上實行起來,主要是周全太忙了,還沒來得及趕回來。
“我看有幾個人很面熟。”盛屏雙手撐在欄杆上,津津有味的看著他們一箱箱往船上搬運東西。
“這邊做起來以後,萬牛鎮的生意怕是會受影響。”
這點盛屏想過了,“去萬牛鎮的人大多是周圍幾個縣的走商們,遠一點兒的也就周全,統共也沒幾個,榮山村牌子在江南這麼響亮多半是因為白瓷,即便有影響,也不會太大。”
而且生産力是固定的,一下子賣貨太多,很容易出現缺貨的情況,對於剛開業的商鋪而言,這顯然是不好的。
其實盛屏現在愁的是另一邊的美食街,前期太忙亂,只能優先把雜貨鋪開起來,美食街建成至今還是個空架子。
“這邊也沒個竹林、樹林,想養鴿子都找不到好的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