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烤鴨店已經裝修完成了,盛屏在繪制海報時,把薛紅要的也給畫出來了,一張是青梅泡在蜂蜜裡的水彩圖,一張是用青梅釀酒的簡筆畫有一面牆那麼大)。

薛紅得了海報,先把水彩那張放置一旁,簡筆畫那張馬上就去了清風書店找掌櫃的,問他能不能以這畫為模板,在她店裡的牆上繪製出來。

書店掌櫃摸摸下巴,沉思片刻,“這不難,只是要費些時間。”

薛紅把定金給他,“我能等,只是一定要畫得一模一樣。”

書店掌櫃掂掂手裡的銀子,點頭。

薛紅把原圖留給他,讓他參考的同時,還要把這畫裱好,她心裡想著,這樣好的一幅畫,是要掛在家裡做傳家寶的。

山藥總共得了四筐,盛屏留了一筐,給了流雲樓一筐,另外兩筐給了米老闆和劉府。

為表誠心,她親自去劉府用山藥做了一桌素齋,劉老太吃得歡喜,飯後喝茶時,抓著她的手,讓她以後不要客氣,都來府上做飯了,也要一起用飯才是。

說著還瞪了眼劉家大爺,“沒眼色的,這幾個月若非盛娘子撐起流雲樓,府上能有好日子過?”

劉家大爺滿臉堆笑,對母親好一陣賠罪安撫。

事後,劉家大爺親自送盛屏出門,“這山藥確實不錯,可惜是野菜,不能吃得長久。”

盛屏道:“我們村的人在萬牛鎮包了一片矮山,這山藥就在長在山腳,他們已經移摘到地裡去了,等到秋天就能採收。”

劉家大爺飽含深意地看了眼盛屏,岔開這話,“聽說你那烤鴨店後天開張,可惜我吃素,沒法去捧場,不過朋友送了幾味調料,聊表心意,我就轉贈給你了。”

僕從拿來一個木盒子,劉家大爺手一揮,僕從把盒子遞給盛屏。

盛屏接過盒子沒當面開啟,只道:“多謝劉老爺,改日我用這些調料做得幾樣新菜,再請您到流雲樓用飯。”

劉家大爺但笑不語。

盛屏拿著木盒子回了客棧,這才把盒子開啟,看到裡面的孜然,心頭震動,她抓了一小撮放在手心,是整粒的,那就能種植了,也不知道好不好種,其他的幾樣調料分別是羅漢果、肉蔻、白芷、桂皮。

這也是極好的調料,特別是羅漢果,她以前經常用來泡水喝,甜絲絲的,可惜不能量産。

每種調料,只有二兩,大約就是一頓席面的用量,盛屏估計這是劉家大爺特意準備的,是要她常去府裡給劉老太做飯吃?

盛屏數了二十顆孜然出來,其他都好好的收撿起來,備著下回去劉府作席用。

“柳大娘,你看這種子,你能種出來嗎?”

柳大娘看著這些跟蘿蔔種一樣的小種子,鼻翼翕動,“味道倒是特別。”

盛屏說:“這是孜然,從關外傳進來的,據周老闆說是一兩金,一兩孜然,非達官貴人不可得。”

柳大娘睜大雙眼,“劉府真大方,這都捨得送人。”

“關外的烤全羊就用有這味調料,我想著若是能種出來,我們也能用來燒烤。”

柳大娘點頭,“我那試一試。”

柳大娘扭頭去拿水泡種催苗,盛屏進了隔壁小院看鴨籠裡的鴨子。

王大娘說村裡人每半個月攢夠三十個鴨蛋就會孵化一批小鴨子,現在最大小鴨有一個半月了,盛屏見過,還很小,這類野鴨本來體型就不怎麼大,估計長到三個月也大不到哪裡去。

盛屏就告訴王大娘買幾只家鴨跟野鴨混養,爭取改善基因。

剛開業盛屏不想一下子上架太多,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饑餓營銷比較好用,每日限量十五隻烤鴨。

瓦罐湯這裡,在原先乳鴿瓦罐湯和泥鰍瓦罐湯的基礎上,添一道雞蛋瘦肉瓦罐湯。

六月初二,榮山村烤鴨店正式開業,當天來捧場的客人,多是燒烤店的熟客和街坊四鄰。

劉方尤其給面子,五月二十日,是他岳父六十大壽,他帶著妻子去祝壽,來回十天,臨走前他特意叮囑王水讓他務必給他留一桌,開業那天他準能回來,然後還真就風塵僕僕的趕回來了。

一進店他先被不按常理出牌的桌椅擺設驚了一下。

盛屏學習現代自助餐模式,擺方桌、長凳,兩邊過道用竹屏風圍起來,客人請進店,引到桌前落座,選單上有兩個可供選擇的選單。

其一:烤鴨套餐,包含一隻烤鴨、一個清湯鍋、五選新鮮時蔬黃豆芽、綠豆芽、菠菜、蘿蔔葉、大豆葉、南瓜藤、嫩南瓜、馬齒莧、滑滑菜、婆婆丁)和自選手擀麵一盤普通細白麵和粗白麵、蔬菜綠細面和寬面)。

其二:瓦罐湯套餐,包含水蒸蛋一份湯盆裝)、米飯一份一個木桶夠裝六小碗)、

同時兩樣套餐還包含了自選小菜四小碟鹹鴨蛋、醃菜、醃黃瓜、泡蒜、泡藠頭、泡佛手瓜、泡刀豆)、自選冷盤兩道涼拌豆腐、涼拌松花蛋、涼拌腐竹、涼拌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