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蔣城笑他天真,“我爹囑咐我轉告你一句話,若你執意如此,休怪他將榮山村與百草村爭水一事的真相說出來。”

榮樹河一愣,眸光暗沉下去,似乎是想到往事,表情裡透著幾分痛苦,擱在腿上的手握成了拳頭。

“真相?什麼真相?真相就是百草村私自挖渠,改了河道,可又偷工減料,導致河道被洪水沖垮,以致數十名村民喪命,跟我榮山村有何關系?”

蔣城搖頭,“當年的事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蔣鷺若不放棄科考,榮山村就會有禍事。”

門口傳來響動。

家裡長工受榮田澗的吩咐把蔣鷺叫來了,蔣城見了他,輕易對榮樹河說出口的話,要他再對蔣鷺說一遍,變得艱難起來,幾次欲開口,都不知如何說起。

蔣鷺從他欲言又止和躊躇的表情裡明白過來他的來意,反倒釋懷一笑,“大哥,無需為難,我不會去科考的,只是戶籍一事,還要勞煩你。”

榮樹河反應很大,“你把戶籍遷到我家來,就有資格了。”

蔣鷺搖頭,“榮二叔,不必了。”

榮樹河瞪著蔣城,“你去告訴你爹,威脅我沒用,當年的事就是鬧到知府跟前,我榮山村也是一點兒錯也沒有,我可不怕他。”

蔣城只好對蔣鷺道:“勸勸他,別做後悔的事。”

蔣鷺和蔣城從榮樹河家出來,沿著鄉村的小道,在陽光照耀下,默默無言。

兩人沉默良久,蔣鷺從懷裡拿出銀票:“這是先前兄長借給我的二百兩銀票。”

蔣城並不伸手去接,“這錢你留著吧。”他望著空蕩的田地,眼底盡是一片枯黃。

“今年天時不好,好在沒耽誤春播,可往後再這麼下去,明年就艱難了,你拿著銀票去換些米麵糧油,以防萬一。”

似乎人人都預料一場災荒即將來臨。

蔣鷺卻還是把銀票塞進他的手裡,“蔣家的恩情,我已經要不起了。”

蔣城早預料到他會這樣,還是忍不住惋惜,“興許過些年,爹想通了,你還能機會。”

蔣鷺淡然一笑,“你還沒去過我家,帶你去看看?”

蔣城欣然同意。

過了晌午,蔣城才從蔣鷺家離開,他走沒多久,蔣鷺再次去了榮樹河家。

榮樹河此時的心情平複了許多,臉色沒有上午那麼不好,但也沒有往日那般平和。

往常熱絡的兩人,此時此刻均有些尷尬,就是說起閑話來也總沒那麼順當。

好在劉二嬸聽說蔣鷺來了,從後院出來了,三個人這才正常的聊天說事。

蔣鷺是要把戶籍遷到榮樹河家來的,蔣城回萬山鎮以後就會著手安排這件事。

榮樹河和劉二嬸自然沒有意見,不過蔣鷺考慮到榮家家産的問題,堅持讓榮樹河寫一份申明書,表明蔣鷺不會繼承榮家的任何田産、地産。

這一點兒榮樹河夫婦是有點兒猶豫的,他們原本就計劃把家裡的水田分給蔣鷺十畝。

“你有此遭遇,也算是我們害的,多的我們給不了,田地還是可以分一些給你的。”

蔣鷺想起榮田澗和劉嫂子的事,“我知道你們待我好,只是你們也有兒有女,不好因為我惹得家庭不睦。”

榮樹河沒有繼續勸他,知道他現在必然是有心結在的,有些事還需要再去琢磨一番,不好給他太大壓力,便答應了他。

蔣城那邊的速度很快,不出十天,蔣鷺的戶籍就從蔣家遷出去了,榮樹河正式把蔣鷺的戶籍重新報給縣衙,許是因為縣尉是熟人,那邊很快給了反饋,自此,蔣鷺與蔣家再無關系。

拿到新戶籍那天,蔣鷺提出去祭拜他的親生娘親,卻被告知,十五年前的洪災,導致河道改了,她孃家整個村都遷走了,那些墳塋都埋在水底,這些年時不時有白骨被人掘出來,混雜一團,早已經沒了辨認的可能。

劉二嬸擔心蔣鷺太過傷感,便讓他去寺裡請牌位,每年去燒香祭拜也算是全了他的孝心。

蔣鷺回家跟盛屏一商量,認為可行,抽空去鎮上的普陀寺捐了香火錢,請了靈牌,點了兩盞長生燈,由寺裡的僧侶照看著,每年十兩銀子,也可用香油來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