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廚房裡沒有別人,槐花兒便悄聲道:“娘,其實我早不討厭靖海王世子了,不如我們兩家就聯姻吧。我聽說城堡裡有一間玻璃房子,在那裡住著一定很開心的!”

寧婉便沉下臉問:“誰將這些事情告訴你的?”明明靖海王府提親的事自己和鐵石沒在孩子面前說過。

“我就是無意間聽到的,”槐花兒才不肯說,只笑道:“而且他也不敢欺負我,畢竟是我的手下敗將嘛!”

“槐花兒,爹孃不需要你這樣懂事!”寧婉思忖著恐怕是姓白的『露』了口風,卻也不揭出來,只一口回絕,“所謂的聯姻,其實有什麼用?你只看漢唐之時的和親可牽制住了夷狄?那些公主郡主們帶著成千上萬的工匠、書籍、財寶出塞,最後又怎麼樣了呢?靖海王府可能因為你嫁過去就改換門庭?你父親可能因為你嫁到靖海王府就背叛朝廷?靖海王雖然有此意,但也並不勉強,甚至這一次他都沒有留娘和你們在鹿島。因為他明白只靠這種不入流的手段沒有用。”

“就比如靖海王自己,他在鹿島雖然只有一個正室,但在海外還曾娶過幾次親,這次回來的孩子便是這樣的,我們以為他是私生子,其實在那邊也是明媒正娶,母家也有不小的勢力,還曾助過靖海王,因此才回來搶家業的。”

“我亦不是說靖海王不好,海上與陸上不同,形勢更為艱難,他白手起家,自然會有許多無奈。便是靖海王世子,如今願意娶你也他的有緣故。只是我們好端端的女兒家,還是不要攪進去。爹孃會在遼東給你相看一門親事,知根知底的,像爹孃這樣相守一生豈不更好?”

槐花兒聽娘將道理講明瞭,也就懂了,“原是我想岔了。”

“也怪娘當你是孩子,有些話沒講清楚。”寧婉就道:“實話告訴你,先前我們出京前,還有人出主意送你到東宮當良娣討好皇上,虧得我和你爹都沒答應,如今聽說太子薨了,我和你爹都慶幸,若是真送你過去,恐怕就要進尼庵住一輩子了。”

槐花兒聽了也後怕,“我最討厭到尼庵裡聽經,若是讓我一輩子住在那樣的地方,我就是沒病也憋出病來。”

“成親是女孩家最重要的事,可要擦亮眼睛挑個自己喜歡的,”寧婉就說:“你沒事也該好好想想了。”

船在海上航行,空閒時間便多,寧婉又挑了個空兒向弟弟說:“你到閩地已經有三個多月了,不必說蒼州、惠州轉得遍了,就是鹿島也住了許久。這一次跟著我們的船到寧州後,就上岸起程回遼東吧,別等到天涼下來路上便不好走了呢。”

石頭這次到閩地果然長了許多見識,但更是明白姐姐和姐夫的諸多不易,便道:“如今姐夫人夾在朝廷和靖海王之間,怎麼都是為難,不如找個機會辭了靖海王回遼東,家裡的生意不錯,日子也差不了!”

鐵石是被皇上貶到閩地的,如今奉靖海王之命到寧州青州尚可,若是私自回了遼東,恐怕會給家裡招來禍事,因此她只笑道:“你姐夫正當壯年,哪裡就能回家閒居了呢。他雖然在閩地有許多難處,但靖海王對我們也的確不薄,且倭人之患的確要有人守衛,倒不能就走了。”又叮囑弟弟,“槐花兒不小了,我們倒是想將她嫁回遼東,你家去後讓你媳『婦』留意看看安平、虎臺人家有沒有合適的小夥子,一定要人品好人才好的,寫了信告訴我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頭就說:“其實靖海王世子就不錯的,對我很殷勤,雖說是看在姐姐姐夫的面子上,但大家在一處玩時,我瞧著他對槐花兒十分用心。”

鐵石便道:“你不知道靖海王府的『亂』事兒,前些日子靖海王有個私生子回來相認,如今世子的地位都有些動搖了。”

石頭便吐舌道:“我也在鹿島住了些日子,怎麼一點也沒聽到?”

寧婉就說:“這些事豈能拿出來議論?你畢竟是外面的人,與他們無干,因此我也不告訴你,你反而自在。”

“無怪爹孃總說我考上秀才有個身份就好了,不必考舉人進士當官的,原來他們知道我沒這個頭腦呀!”石頭就自嘲地一笑,“看來我還是在家裡打點生意就好了。”

寧婉就笑著拍了拍弟弟,“誰說你沒有頭腦的!只是你初到閩地當然不清楚。不過爹孃的話倒也不錯,考舉人考進士的哪裡容易?便是考上了仕途也是艱難。現在爹孃年紀大了,你正該把家裡的事情都擔起來,能繼續進學自然是好,不能亦不要緊,好好養著兒女,幾代後寧家也未必不能改換門庭。再有這一次我給你帶的海外良種,你回家後一定用心試種,我瞧著這些東西的產量著實高得很,若是成了,不只我們家受益,便是遼東人都能跟著借光呢。”

分別在即,姐弟間自然有許多話要說,寧婉又給遼東的親朋好友都打點了禮物,特別是父母的那一份格外的豐厚,海外各『色』珍稀寶物包了兩大包,讓老人家看著開心。再加上靖海王府又派人送了程儀,見弟弟行李頗多,便又自家裡派了幾個兵士同行。

到了寧州,送石頭轉乘官府的江船不提,鐵石這邊與寧州守將商量港口之事,因既有詔令又有先前的交情,事情辦起來倒還順利。

石頭回了遼東,果然為槐花兒打聽了幾家的小夥子,有北寧府路家的小少爺、指揮使須家的孫子、多倫陳千戶家的兒子、還有瑞泓豐王掌櫃的小子,年紀都比槐花兒相差不多,家世也都不錯。

寧婉一個個想著,覺得都還好,但又下了不決心,見鐵石也拿不定主意,終還是道:“這般肓婚啞嫁還是不成,我想帶槐花兒回遼東,將她的親事定下來!”槐花兒如今十五,再不趕著訂親恐怕就要耽誤了。

如今鐵石正忙著港口,是不可能離開的,因此也只能點頭,卻又感慨,“若是相看成了,恐怕也就要辦了親事,我豈不是看不到女兒出嫁了!”

若是讓男家自遼東千里迢迢地來寧州迎親著實不可能,以寧婉之意也是要在遼東家裡嫁了女兒。此時就笑道:“不管我們誰給女兒送親,她嫁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相看親事訂親沒有那樣容易,但只要想到這些,盧家人都覺得心裡沉重起來,一家人就要分開了,而且槐花兒還是要嫁出去,再見面都不容易。唯有近來因靖海王船隻出閩,控制了沿海一帶,數次大敗倭人還能為大家帶來些許欣慰。

也是因此,原本寧婉準備帶槐花兒自陸路回遼東一事,也暫時停住了。既然寧州建港之事極順,鐵石便有心將此地交給手下,自己帶人北上預備在青州建起新港,如此這般,沒多久一家人便一起乘船北上了。

喜歡重生農家么妹請大家收藏:()重生農家么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