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本是一處半島, 彷彿一隻巨角自陸地伸入大海之中,如果能在最東的尖角上建起港口,與閩地遙相呼應,中間又有蒼州、寧州等港口配合,對整個沿海形成合圍之勢, 倭人之患基本可以杜絕。

當初鐵石就已經看出此地之重要, 而靖海王更是在向朝廷討要詔令時特別挑了這裡做為建港之地。這一次鐵石著爭北上青州,除了青州的位置著實重要之外, 也因倭人入侵近來一直有向北的趨勢。

不過寧州出發北上,難處卻不少。閩地的兵丁船丁平時都只一身短衣,冬日裡也也不穿棉的。他們到了寧州尚且覺得冷,若是再到青州, 恐怕很難適應, 需要補充許多厚衣物。而且亦有許多人擔心, 青州那邊冬天滴水成冰,海岸恐怕也會被凍上,到時候這些海船可怎麼辦?

不過鐵石卻心有成竹, 他告訴媳『婦』, “不要聽外面的傳言, 靖海王年青時曾經於冬季在青州登陸過,如今我也帶著幾個嚮導,都是曾在這條艘線上走過許多次的,知道哪裡有能停大海船的深水港。而且我還在虎踞山的時候,就聽來往客商說過就是我們遼東也有海港冬天也不封凍的港口呢。”

為將者,不只要長於打仗,對於天文地理都要精通,寧婉知道鐵石一向十分關注這些,因此就笑,“我哪裡擔心過?只給大家提前做好冬衣就是了。”一家人到了閩地之後,如今也同當地人一樣只有單衣,不必說棉衣,便是夾衣也沒有一件,如今正要做起來。特別是鐵石和松兒的,寧婉還算著能不能在上面加一層油布防水。

做了夾的又做棉的,寧婉便順手給靖海王世子也做了兩套,他怎麼也不肯留在寧州,一定要跟到青州,白將軍又不在,鐵石亦怕他一個人有什麼不周全的,因此便將他帶到盧家的這艘船上,如今與家裡的幾個孩子們重新混到一處,倒是什麼都一樣了。

海上的秋風又與別處十分不同,呼嘯怒號,船隊一路北上,更覺得徹骨寒冷,遭遇了數撥倭冠後,大家終於在冬日之前趕到了青州,也找到了停靠的不凍港,在岸上建起了臨時的軍營,對倭冠的防禦合圍已經形成。

開春後,鐵石便著手與駐軍一起建墩臺,練水軍等等事務。寧婉帶著槐花兒和幾個小的回遼東,只把松兒留在父親身邊。

靖海王世子便要跟著船同行。寧婉這時又給他做了新春裝,讓他試了衣裳就笑著勸道:“世子已經看過青州的情形了,如今正有回南的船,不如回去守在王爺身邊盡孝才是。”原來靖海王新認回來的私生子年紀比世子還要大,一直有謀奪世子之位的意圖,如果世子久不在鹿島,靖海王萬一被說動了可怎麼好?

靖海王世子就笑著搖頭道:“我來時答應父王一事,定要辦成了才回鹿島呢!”

寧婉倒不是何事,亦不好去問,便笑道:“既然世子有主意了就是最好的。”也就由著他送大家到遼東,然後各自分手。

雖然身為遼東人,但是寧婉亦是第一次自海上回遼東,繞過青州半島,進入一個風浪平緩的大海灣,又航行了幾十日登陸,上岸後離北寧府只有不到一百里。自北寧再向北,也算得上熟門熟路,寧婉帶著孩子們在年前回到了虎臺縣城外的家中。

當年槐花兒六歲時,寧婉自遼東將她和松兒接到京城,一晃十年光陰過去了,她才帶著女兒和兩個小兒子重回了故鄉。盧家新宅青磚牆顏『色』已經成了深青,公婆墳前當年植下的小樹長到碗口粗了,爹孃已經滿頭華髮,故友們也都變了許多……

通往三家村的小路重新修了,到了此處不必再換成驢子,大家坐著馬車一直到了三家村裡,路口的石碑上刻著爹孃的名字,他們平日裡從來捨不得大手大腳地花錢,可卻用來做好事卻大方得很,寧婉抱著爹孃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倒惹得他們說:“你做了官太太,怎麼還像個孩子?”

寧婉帶了兒女們在三家村住了許多日子,正趕上過冬,索『性』哪裡也不去只家裡陪著爹孃說話做家務,辦年貨的時候她還將村裡的女人孩子們都請到了虎臺縣望遠樓裡吃了一頓飯,實現了好多年前向羅雙兒她們許的諾言……

初回遼東時,寧婉便遣人四處送了帖子,將自己回來的訊息傳了出去,因此過了年她從三家村回到盧家與虎臺、安平的故交們應酬時,心裡想著一定會有許多人來給槐花兒提親的,心裡也盤算好了如何相看。

不論是誰想要來拜訪自己,肯定要先打聽一下自家的情形,得知槐花兒還沒定親,自然就明白自己回來的目的,有意者當然就會找媒人說合了。

可是,寧婉回到盧家一連見了好幾天的客,感覺這些故交們對鐵石和自己依舊十分友善,可就是沒有一個上門提親的,讓她不禁疑『惑』起來。

不可能呀!槐花兒這麼好的孩子,先前相隔數千裡不知她品行如何,如今自己帶在身邊大家親眼所見——寧婉還真不是自家的孩子就是寶的孃親,但是她可以肯定槐花兒不論相貌才幹絕對都是上上等的!正是許多人家想求娶的好姑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又過了幾天,寧婉實在忍不住了,只做無意之間問羊夫人,“你家的大兒子可定了親了?”

羊夫人就說:“還沒呢,今年十五了,我正急著給他相看呢。”突然想起了什麼,便道:“當年就是你幫我們說的親,我們倆才能遇到,日子過得也順遂,不如你再幫我大兒子說門好親吧!”

寧婉知道羊夫人『性』子直,因此就有意套她的話,順著她的語氣問:“你想找什麼樣的兒媳『婦』呀?還有你大兒子喜歡什麼樣的?”

羊夫人想了想說:“我們家又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只要好人家的好孩子,會過日子能管家的最好,我最不耐煩管這些事,正好娶了兒媳『婦』就可以交給她了。”

寧婉就說:“我過了十年才回遼東,除了自家的女兒,哪裡還認得年青的女孩子家?

羊夫人果然就拍著腿嘆道:“要是能給我家大兒子娶了槐花兒,我們一家人作夢都得笑醒!只可惜呀,槐花兒就要嫁靖海王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