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王又道:“可寧州我們若自倭人手中得來,就直接放棄了?”所謂圖窮匕現,這才是靖海王的本意,他先前打倭人,便將閩地佔了,又硬討了靖海王的封號,如今出兵出船,想來也不願意白出。

不想盧鐵石想也沒想地說:“給倭人一個深刻的教訓,比得了寧州更重要!”

寧婉再沒想到鐵石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聽起來似乎不切實際,但她越想越覺得這正是最誠懇的話。靖海王在閩地威望極高,可是尋常的百姓並不知道他其實與朝廷面和神離,假使朝廷與靖海王發生了戰爭,百姓們站在哪邊還真難說。畢竟朝廷一統天下已經百餘年了,只說科舉吧,閩地人就是現在也一樣參與,當年虎臺縣的錢縣令就是閩人呢,而寧州應該更難以接受靖海王的統治。狠狠地教訓倭人,不只讓他們從心裡懼怕靖海王,也能得到極好的名聲,這其實很重要。

靖海王怔了一怔便道:“盧兄弟,你英雄了得,戰功卓著,可朝廷又如何待你?難道就沒想過像為兄一般稱霸一方?如果我們結成姻親,一南一北,再得到幾處如寧州、青州之地——”他便將手向裡一揮,“退則足以自保,進則可以席捲天下!”

原來傳言中靖海王有野心並不假,他現在甚至勸鐵石也如同他一般,可是鐵石是不會答應的,寧婉可以肯定。他們夫妻閒話時,對皇上亦多有不滿,但卻從沒有想過背叛家國。

鐵石這時也看向媳『婦』,一直瞧到她澄清的眼底,便轉向靖海王道:“我們夫妻皆非有雄心壯志之人,更是看不得生靈塗炭,唯願意護住我朝百姓安居樂業,卻不想在中原大地上引起戰爭。”

寧婉也道:“我雖是女流,可在遼東曾親歷了夷人南下之苦,到了閩地又見了倭人之惡。有時想起朝廷也恨他們無能不公,但不論是什麼原因打仗,最可憐的都是我們的百姓呀!”

靖海王便一聲長嘆,“賢伉儷所言不錯,且人各有志,不能勉強。既然如此,寧州等地之事我們也不必伸手,無過即有功,只近日令各部加強防衛,管好閩地便可。今日良辰,我們將那些事情放在一旁,好好吃酒就是。”

得到訊息立即招他們過來的是靖海王,現在他放下了,可是誰能有心情吃酒?

鐵石就起身拱手相求道:“不管怎麼樣,倭害江南,就是危害我朝百姓,還請靖海王借兵五千,我前往寧州將迎戰倭人,所得財物、俘虜、兵器、戰船皆如數奉上,想來倭人不防,所得必然甚眾。”

靖海王便做出為難的模樣,“我自然相信盧兄弟,否則也不會一得知訊息便請盧兄弟過來商量。只是我一向當盧兄弟為手足一般,可盧兄弟卻待我有如外人,便我在海上的那些老兄弟們問起以什麼理由借兵又要我如何回答?恐怕師出無名啊!”

寧婉知他先前被拒了親,心裡還是氣的,現在便『逼』著自家人主動提出聯姻,將兩家綁在一處。事到如今,鐵石倒更難了,正要開言,卻聽下面靖海王世子上前說:“父王,還是讓我帶船出兵寧州吧!盧叔父與我同行,掌管兵事,若是有叔伯們問起,只道我要為閩地揚名。”

靖海王看著兒子,無奈地笑了,“既然我兒情願如此,那為父立即點兵,大家飲了送行酒便出兵寧州,正能截住倭人!”

寧婉心裡也領靖海王世子之情,便也笑道:“我一向喜鹿島風景如畫,此番鐵石隨著世子出征,我便帶著孩子們在島上多住些時日,還請王爺不要嫌棄。”靖海王需要給兄弟們交待,那麼自己就以身為質。

靖海王便點頭道:“盧夫人既然喜歡島上風光,就讓白氏帶著到處轉轉,也看看我們家比起京城的皇宮差上些什麼,我也好重新修繕修繕。”

不提鐵石與靖海王世子出兵,寧婉留在島上果然被白氏引著將島內各處都看遍了:能停泊海船的深水港口、島上成片的田地菜園,種著許多高產的海外糧食青菜、聳立在島上最高處的花崗岩城堡、巨大裝滿奇珍異寶的倉庫……

白姨娘一路看一路驚歎,“其實庫房我還是託盧夫人之福才能進去的呢,竟不知我們王爺有這麼多的寶物!還有王妃的正殿,還是好些年前在大廳行過禮,如今還是第一次進到裡間一觀!”

寧婉也是第一次走上鹿島城堡的樓上,這個城堡據說是仿著西洋的房子建的,與本朝的房舍極為不同,一樓是高大寬敞的廳堂,二樓是靖海王府的私宅。如今她站在二樓最西邊的屋子裡,一時驚得說不出話來,正對著門的半圓形牆壁上鑲滿了一塊塊幾尺高的玻璃,有如無物,外面的陽光便全部瀉了進來,晃得她不禁眯了眯眼睛。這種玻璃如今盧家也有了,可都要小上很多,裝在鏤花的窗槅子裡,每一個看到的人都再三讚歎。可是在這好多年前就建的城堡,便已經用上了更大的玻璃,要比庫房裡的珍寶還令她詫異。

玻璃是自西洋的運來的,本就是極貴重的物件兒,又極容易碎掉,這樣大的玻璃還不知是自多少隻貨船中挑出來的呢,也只有靖海王有這個本事!

晶瑩透明的玻璃使得寧婉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屋內種種珍稀的擺設和窗外那片鮮豔的玫瑰花,她突然明白靖海王的驕傲,他的這座城堡果然不遜於皇宮,甚至從寧婉的喜好上看,這裡要比坤寧宮要美得多。

耳邊聽著白氏用低低的聲音說:“王妃的祖父是王爺祖父最忠貞的臣子,帶著一家人跟著王爺的祖父蹈海而死,王妃是遺腹之女,故而我們王爺對她再愛惜尊重不過,這間屋子多少年沒有人住進來了。將來,也唯有世子的正妃有資格在此處起居。”寧婉真誠地點頭讚賞,“這裡的確美極了,未來的世子妃真有福氣!”

不過她從來都認為,有福氣住如此華美的屋子,擁有無數珍寶的人未必就真能快活,她是不會為了華屋珍寶將槐花嫁了。於是寧婉就在白姨娘面前給五軍都督府的右都督平寧侯夫人寫了信,請平寧侯夫人為靖海王世子相看親事,也算表明了她的態度。

喜歡重生農家么妹請大家收藏:()重生農家么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