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話, 靖海王府備下了酒宴,寧婉便藉著要換衣服為由回客房見鐵石, 果然他亦心有靈犀地回來換衣服,告訴自己,“靖海王有意讓世子與我們家聯姻, 我以槐花兒要嫁回遼東推了。”

“我也這樣說的,”寧婉就又道:“直接回絕不好,便又答應幫世子在京城說一門親。”

鐵石聽了點點頭, “你的主意不錯。靖海王為本朝唯一一位異姓王,當初朝廷加封王位時亦有許多無奈,而靖海王心裡也有心結,因此兩邊一向不大和睦。如果真能促成靖海王世子與京城高門聯姻, 其實對朝廷於閩地都有好處。”

“雖然嫁一個女子過來不能改變什麼, 但是畢竟兩邊從此便能多了來往, 先前的縫隙說不定也能彌補彌補呢。”寧婉便又笑道:“只是大道理雖然如此, 但是幫著說親, 還是要以小兩口將來能過好為上的。”

“那是自然,我們心疼自己的女兒, 自也不能害了別人家的女兒。”

“是以靖海王府這邊的情形我總要如實告訴那邊的。”寧婉卻又降低了聲音問:“你說靖海王會不會為此對我們心生不快?”

“不快定然是不快, 但靖海王能成大事,就是因為他特別能包容,明白我們的心思後也應該想通吧。”

靖海王是雄才大略之海上霸主,當然不會為這麼一點小事生氣,接著的宴上也不提親事,只向盧夫人一笑道:“我先前聽人說盧將軍怕媳『婦』兒,只當是有人故意壞盧將軍名聲,如今才知道果然不錯!”

先前寧婉還曾為這樣的話傷心過,現在她卻根本不在意,福了一福笑著回道:“我們家本是鄉下人,是以不大懂貴人們的規矩。至於說鐵石怕我,那可是無稽之談。”心裡卻暗自嘲笑,靖海王姬妾無數,如今年過五旬也只有世子一個,弱孫兩個,就算外面的傳言不假,他果真還有私生子,子嗣依舊夠不上昌盛,更何況子孫生母都是低賤之人,沒有大家都看中的嫡子,真沒有什麼資格嘲笑鐵石和自己。

靖海王瞧出盧夫人不以為然,就揮手笑道:“我這一次請你們來,其實還有一件極重要的事情,盧夫人既然能當家做主,不妨也聽聽。”

“自蒼州建城駐軍後,閩地海防有如鐵桶一般,倭人莫敢前來爭鋒,因此近來已經向北去了,我才接了訊息得知他們前些日子竟佔了寧州,然後自大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一直打到內陸二百多里,攻下了一座縣城,算起來如今倭人恐怕還沒有自內陸退回來。”

“我想請盧將軍移師北上,將寧州自倭人手中奪下,在江口攔截倭人,”靖海王便問:“盧將軍以為如何?”

寧婉遽然聽了如此訊息不禁大吃了一驚,倭人竟然猖狂至此!先前在遼東,她甚至不大清楚倭冠屢犯沿海之事,到了京城雖然聽了些傳言,但也覺得不過是癬疥之疾,不至於動搖朝廷根本,後來到了閩地,才知道倭人之禍,遠甚於她所想像,對當地百姓為害極大,現在竟到了上岸攻城掠地的程度。

在閩地兩年,大家對倭人的恨早已經超出了夷人。平心而論,夷人雖然也會南下殘害朝廷百姓,但那是夷人首領被中原的豐富特產『迷』『惑』,生了搶掠之心,尋常夷人百姓也不過盲目從命。兩邊停戰時,大家多半都能相安無事。而來犯的倭人呢?聽說他們並非出於官府派兵,而就是生『性』惡毒,到了中原,燒殺搶奪,比夷人還要毒辣。且夷人與我朝的邊境,上千年來其實並無明確界線,為此起了事端尚有可爭之處,唯倭人與朝廷隔著茫茫大海,本無仇怨,卻欺負上來,是可忍孰不可忍!

“打過去,將進入內陸的倭人全部圍殲!”寧婉差一點就要喊出來,但還是在最後的時候管住了自己。

打仗不是憑著一時義氣的事,尤其沿海的情勢極為複雜。

之所以靖海王能成為本朝唯一的異姓王,當初也是朝廷的權宜之計,當初若非靖海王穩住了閩地,東南之地情形如何很難說。但是自靖海王得封之後,朝中多有非議,而靖海王亦將閩地與朝中獨立起來,隱隱有不臣之心。鐵石在靖海王手下,若只在閩地抗倭,畢竟是遵從皇命,若是出了閩地,卻又不同了。當年鐵石什麼都沒有做尚且被按了一大堆的罪名,現在如果帶兵出閩還不知會怎麼樣呢!

朝廷方面暫且不說,靖海王如今詢問鐵石似乎要他拿主意,可真將兵馬放出閩地,於他也是第一次,是不是會擔心兵馬一去不回吧?寧婉一向知道,鐵石雖然在閩地會力以赴地抗倭,但以他的本意其實是為了百姓而不是全完為了靖海王。在鐵石的心中,他還是朝廷的臣子而非靖海王的下屬。

是以靖海王便生了聯姻之意。唯有盧家與靖海王府的利益完全捆綁在一起,靖海王才能徹底放心鐵石。

寧婉想到這裡,心裡『亂』七八糟的,又恨倭人,又恨朝廷不勵精圖治,倭人為『亂』已經幾十年了,怎麼就不能在沿海一帶好好練兵呢!閩地交給靖海王了,那江南呢?難不成眼見著那天下最富裕繁華之地也要受到荼毒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鐵石身在閩地,處於這為難之地,且還夾了自家女兒的親事!瞧著他端坐不語,寧婉才要勸他回去斟酌一番,可鐵石已經開口道:“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時機,倭人既然敢逆江而上,便是認定朝廷無力禦敵,閩地也不會出兵,如今我們正要火速前往寧州,能將倭人如數堵在江口,讓他們難逃天網!”

靖海王就問道:“我們若是出兵,朝廷會如何呢?”

“寧州距閩地遠近於京城,估計我們擊敗倭人後訊息才能入京,那時我們已經帶兵回閩,便是說什麼也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