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日本的侵華詩歌所謂“宣撫”與“宣撫文學”(3)
章節報錯
“宣撫班”最可怕的敵人就是八路軍,他們最恨的也是八路軍。面對八路軍的頑強卓越的抗日鬥爭,島崎曙海在《宣撫班戰記》中不由地慨嘆道:“八路軍的組織能力真是可怕呀!”在《宣撫班戰記》中,作者多處寫到八路軍所進行的抗日宣傳活動:八路軍的建築物的牆壁上,到處寫著抗日口號,畫著抗日的宣傳畫。“在曲陽縣城裡,牆上充滿了抗日標語。照例都是白牆上寫著黑字,黑牆上寫著白字。有什麼‘沒收漢奸財産充作抗日經費’啦,‘民族的解放戰場’啦,‘粗食淡茶’啦,‘長期抗戰的勝利是我們圖24撒傳單的日軍“宣撫官”的’啦,‘擁護八路軍抗戰到底,殺日本鬼子’啦。”在王快鎮的民房牆壁上,則有“一切服從抗戰”、“國共合作萬歲”、“為抗日救國不怕流血”、“堅持華北抗戰”、“強奸殺人放火的日本獸軍”等標語。日軍“宣撫班”看到這些抗日宣傳,往往氣急敗壞。——“這樣的標語,和共産軍用槍刺殺日本士兵的壁畫、還有撕破太陽旗等侮辱日軍的過分的東西,滿牆都是。使我們大為憤慨”。而他們的“宣撫”活動的內容之一,就是到街頭收集八路軍的抗日宣傳材料,依此制定反宣傳的策略。每佔領了一個地方,他們就把八路軍的標語和宣傳畫塗掉,或者撕下來,換上日軍的宣傳標語和宣傳畫。企圖抵消八路軍的抗日宣傳的作用。這些描寫可以使我們瞭解當年八路軍進行的有聲有勢的抗日宣傳,可以看見八路軍深入民眾所作的抗日宣傳,在破壞日軍的軍事佔領和奴化宣傳活動中起了多大的作用。
日軍每到一處,居民們都棄家出逃,而“宣撫班”則把居民的出逃說成是八路軍的抗日宣傳所造成的:
共産軍淨向居民們宣傳日軍的暴行,特別是向婦女宣傳什麼日軍是殘酷至極的日本鬼子,逼著他們全部逃走。我們在進入阜平縣城的時候,看到的抗日文字中有宣傳畫,那就是對婦女鈎乳、割乳、打釘子,x後槍殺之類的煞有介事的壁畫。還有的壁畫,畫的是日軍在頭蓋骨堆旁邊持槍挎刀的樣子。此類宣傳極多,透過宣傳達到聳人聽聞的效果。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處有一個名叫龍泉關的萬裡長城的關門,壁畫上畫的好像是那裡的自衛劇團演戲的場面: 日本兵拿著劍在追逐婦女,站在一邊的孩子哭著喊著媽媽。支那婦女被這種宣傳嚇壞了,在此次首次五臺山作戰的六個月間,五十歲以下的一個也看不到。(《宣撫班戰記》第194~195頁)
所以,日軍“宣撫班”每佔領一個地方,首要的事情是想辦法,讓棄家逃難的“土民”們回家。因為,用他們的話說,“宣撫工作的先決條件,就是讓土民歸來”,否則,就沒有“宣撫”的物件了。那麼,宣撫官們如何讓老百姓回家呢?當日軍佔領了一個空城或空村的時候。“宣撫班”便找到老百姓的避難處,向他們“宣撫”——
土民們嚇得蹲在暗處,像烏龜一樣朝地下縮著腦袋, 一動也不動。我們連聲說: “不要怕,不要怕”。“日本軍隊決不打良民,你們不必擔心。是你們的敵人共産軍才打你們。不要擔心。”——我們向他們說道。
“日本兵一來,你們就逃,有什麼必要呢?”高橋君(日軍宣撫官——引者注)讓土民們坐在子彈打不來的凹地上,讓蔣密探拿來紙煙,一顆顆地分發著。……木然地拿著紙煙的老人們一人點上了火,兩人點上了火,一會兒工夫,大家都悠然地噴煙吐霧起來。土民們似乎恢複了生氣,他們慢慢地開口說話了。據他們說,村裡幾乎所有的人都到離這裡40華裡的平溝村避難了。“共産軍來了,就強行要布鞋、被子和糧食。年輕人因為怕被徵兵,都逃了。說是日本兵來了,不逃就是漢奸,漢奸就該殺。”就這樣,支那的國民憎恨支那的軍隊。聽著這些牢騷,事情都與我們無關,我們沒有話說。越聽越覺得土民們可憐。如果不打敗共産軍,他們就沒有幸福可言。(《宣撫班戰記》第193~194頁)
這就是“宣撫”。可見,“宣撫”也就是對八路軍宣傳的反宣傳,就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就是惡狼披上羊皮,把自己裝扮成羊的朋友。而“宣撫文學”的作者卻把這種“黃鼠狼給雞拜年”式的行為,說成是了不起的善行。《宣撫班戰記》中甚至說:“宣撫官對於土民而言就是救命之神,就是救世主”(221頁);“宣撫官”是什麼“不拿槍的文明戰士”(111頁)!
日軍的“宣撫”手段之一,就是向中國老百姓做“宣撫演講”。下面是小島利八郎《宣撫官》中描寫的一個“宣撫演講”的場面:
不久我們來到了一個很大的十字路口。忽然遇到一個老頭兒。萬宣撫官(一個漢奸——引者注)一下圖25
聽日軍“演講”的中國淪陷區老百姓子抓住了他。命令他把城內的民眾都叫出來。他說著“是的,是的”,挨家挨戶地敲門。先是出來一兩個,老頭兒繼續轉,人數逐漸多了起來。我們也來到附近的家門口,說:“都來吧,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