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便在島鏈附近換上小船登島。

一上島嶼,鄭鐸便找了個空曠的地方把附著著採集機器人的細紗倒出來。

曝露一陣之後,結果讓人震驚,這裡精質的含量,跟雨林部落附近的草地相差不多,只是把部分細紗的顏色變得更深而已。

“看來磁場紊亂程度與精質的含量並無絕對關係。”

鄭鐸得出了階段性的結論。

當然也存在劉長生已經把這邊的精質掃蕩一空的可能。

他不再理會。

轉而去尋找空間暗蟲。

因為前段時間剛清除過一遍,所以那些大體型的空間暗蟲,已經絕跡。

但鄭鐸要抓回去實驗以及培養,體型反而越小越好。

沒多會,他便在島嶼上找到了三隻小型的空間暗蟲。

三隻都是爬蟲類,其中最大的一隻,身上揹著花紋黑甲的暗蟲,也不過半個巴掌大。

剛發現時,這隻暗蟲正在吸食樹汁,若不是鄭鐸的感知能力驚人,真的很容易跟普通的甲蟲搞混。

鄭鐸向系統兌換了一個超強硬度的金屬收納盒,盒子開啟,裡面有一個個小隔間。

暗蟲是可以互相吞噬的,必須分開擺放,而用於裝載的盒子,鄭鐸也比較擔心,但眼下沒有更好的條件,只能將就。

他繼續尋找暗蟲的蹤影。

空間暗蟲什麼都吃,不過它們吃東西的速度並不快,所以這麼長時間以來,島上的樹木依然鬱鬱蔥蔥。

當然,等它們體積大了,胃口自然也就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紅種人要定期清掃。

鄭鐸按部就班捕捉暗蟲。

只半天的功夫,就給他找到了三十多隻。

全部裝在金屬盒子裡,一層層摞起來,跟精質的壽司盒一樣。

這些暗蟲生長在島嶼上,所能吞噬的物種比較有限,外形多向樹葉以及岩石靠攏,但也有不少爬行類、甲殼類、蛇類的影子。

鄭鐸兼具數量的同時,也注意種類。

等這座島嶼掃蕩得差不多了,又前往下一座。

很快收集的暗蟲數量多達上百。

他將這些金屬盒子放置在輪渡上,並讓伊蓮看著,防止暗蟲吃穿盒子逃掉。

就這麼把島鏈全部逛一圈,存放暗蟲的金屬盒子越疊越多。

鄭鐸還不滿足,又把目光放到海底。

比起島嶼,海洋中的暗蟲數量更多,多樣性也更豐富,不過捕捉難度較高。

這裡是詭譎的百慕大海域,即便是鄭鐸,也得小心謹慎對待,所以僅僅是潛水,把島嶼附近的淺海摸索了一遍。

五天的時間過去。

鄭鐸帶著超過七百隻暗蟲返航。

這些數量,應該足夠實驗一段時間了吧……

喜歡困在末世星球的我被直播了請大家收藏:()困在末世星球的我被直播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