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鐸要去的地方是百慕大海域,就是之前跟隨紅種人去清除空間暗蟲的地方。

上次他確認了空間暗蟲屬於生物,能被“百發必死”的技能解決。

這一次,他打算實驗另一個技能,馴獸!

既然暗蟲是生物,那就有可能被馴化!

鄭鐸馴獸的技能可是達到了十級,已經超過人類最強的馴獸大師,並且被他馴化過的野獸,隨著培育的進行,會慢慢產生靈性。

就像那頭紅狼。

其實那頭紅狼並非鄭鐸主動飼養,只不過在建造保護區時,和對方多相處了一段時日,結果導致它或多或少有了這麼一點靈性。

這才在保護區被破壞的時候,找到了鄭鐸。

靈性是很玄妙的存在。

它能讓被馴化的野獸更加理解鄭鐸的意思。

而且這種理解並非侷限於語言,有時一個眼神,對方都能領悟。

這聽上去很美好,但也存在一個弊端。

那就是被馴化的野獸會過於依賴鄭鐸,一旦鄭鐸將其丟棄,那這些可憐的傢伙會茫然無措,不吃不喝,一直停駐在原地張望,直至死去。

鄭鐸不飼養寵物的原因就在於此。

他時不時滿世界跑,又不可能時時刻刻帶著寵物,而這些寵物即便沒被拋棄,只是被孤單地遺留在某處,生存能力也會因為依賴性太強而大大降低。

萬物有靈,陪伴是相互的。

不能給予寵物陪伴也就算了,還令對方的生存能力降低,這未免說不過去。

鄭鐸把紅狼留在保護區,除了照顧兩隻小狼崽之外,也是避免深入接觸對後者造成的傷害。

但對於空間暗蟲,鄭鐸的心裡負擔就小很多。

這些東西雖然也屬於生物的範疇,但畢竟是可怕的外來種。

拿來實驗馴獸技能正合適。

他想知道自己能否透過馴獸技能,賦予這些外來種靈性,從而達到“控制”的效果。

如果可行,那擺在鄭鐸眼前的,會是一個上限極高的領域!

試想一下,當飛船航行在宇宙中,周圍護衛著不計其數身軀龐大的空間暗蟲,那將是怎樣一個場景!

屆時,什麼飛星、什麼紅種人,都將不具備威脅。

“空間暗蟲分為繁殖型和無限進化型,這其中能無限吞噬進化的空間暗蟲明顯更具培養價值,它們能適應極端環境,也能吞噬各種物質為己所用,除了空間礦石之外,幾乎沒有剋星,甚至聽劉長生的意思,似乎還能進化出文明?”

關於這一點,劉長生沒有肯定,但也沒有否定。

紅種人的母艦在太陽系邊緣遭受的襲擊,究竟來自於龐大的空間暗蟲群,還是有文明體系的存在尚不可知。

從無限進化的角度講,空間暗蟲進化出智慧存在理論可能,比如,吞噬了擁有智慧的生物……

不過這不在鄭鐸考慮的範疇之內,他只打算捕捉一些小體型的空間暗蟲回去實驗,而文明的孕育,需要漫長的時間。

飛機從北非起航。

經過七個小時的飛行之後在中美洲降落,而後換成輪渡。

百慕大海域的氣候自成體系,海水無風翻滾,天空陰沉沉的,雲層並不以直線飄動,而是繞著某片區域徐徐旋轉。

輪渡的噸位不小,但航行到這片海域,依然如飄搖的落葉,岌岌可危。

鄭鐸無視海上的環境,徑直往記憶中的島鏈航行而去。

這裡磁場特殊,尋常導航容易失靈,但對於擁有元一的鄭鐸來說,找路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