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夜訪吸血鬼(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約3個多世紀前,在薩拉丁進軍耶路撒冷的路上,有一座由十字軍守衛的城堡,這是一座雖然規模不大卻異常堅固,而且有著充足的糧食和不竭水源的堅固要塞。
這座小小的城堡扼守著通往耶路撒冷的要道,當耶路撒冷國王蓋伊在哈丁戰役被俘後,這座只有幾百人守衛的城堡就成了要面對十幾倍異教大軍圍攻的孤島。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座要塞居然堅守了下來,甚至當耶路撒冷淪陷後,依然堅持了好幾個月之後才最終不得不投降。
同樣的,在歐洲腹地有一座叫曼圖亞的著名要塞,這座巨大的要塞在經過幾百年不同時代不同主人的修建後,漸漸獲得了不可攻陷的城堡的稱號。
不過諷刺的是,這座要在這幾百年的時光中一直不停的在一個又一個敵我雙方的主人手中變換易主,每每當有人攻陷佔領了這座無敵要塞之後飄飄然的認為自己將是這座城堡最後的主人時,它的新的主人其實已經在暗中窺視著這塊肥美的肥肉了。
世界上沒有攻不破的要塞,任何孤立無援的防守最終的結果只有陷落。亞歷山大相信這句話。
“特別是在大炮出現之後。”
後面這句話則是貢帕蒂的感言。
薩格勒布或許是堅固的,但是亞歷山大給赫爾瓦的建議是讓他不要與奧斯曼人硬碰,同樣他也不認為貝爾格萊德與布加勒斯特會是個例外。
歷史上這兩座城市的確都曾經經受住了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圍攻而沒有失陷,但是那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隻因為這兩座城市的堅不可摧。
1462年,穆罕默德二世挾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威兵臨布加勒斯特,當時的奧斯曼蘇丹意氣風發不可一世,但是面對這座堅固的城市他卻屢屢受挫,不過穆罕默德二世並不氣餒,他一邊組織圍攻一邊向國內下令調動著名的烏爾班大炮前來助戰,而當時聽了這個訊息的布加勒斯特人除了整天祈禱上帝的拯救之外,就是如面臨世界末日般的等待著那些可怕武器到來,然後城破屠戮的一天。
最終拯救了布加勒斯特的並非上帝而是一群巴爾幹農夫。
“如果桑德伯爵以為憑藉貝爾格萊德的高牆就能擋住奧斯曼大軍,那他就是個蠢貨。”亞歷山大這樣對貢帕蒂說“所以我之前讓赫爾瓦給這位伯爵寫了封信,建議他從城市裡走出來,說起來桑德伯爵要比赫爾瓦跟適合成為這片土地上的領袖抵抗奧斯曼人,不過這一切都要看那位伯爵是不是聰明。”
離開薩格勒布之前,亞歷山大與赫爾瓦又進行了一次密談。
對於赫爾瓦的擔憂亞歷山大倒是能理解的,半個多世紀的恐懼,已經讓奧斯曼人的陰影在很多人從心底裡產生了難以磨滅的恐懼。
他們不相信自己能戰勝那個龐然大物,哪怕他們祖輩曾經這樣做過,哪怕那個號稱世界征服者的穆罕默德二世曾經險些在巴爾幹折戟沉沙,可只要看到那面新月旗幟,他們還是會不由自主的產生畏懼。
“那就不去直接面對他們,”當時亞歷山大是這樣對赫爾瓦說的“給他們城市,給他們鄉村,給他們想要佔領的一切,但是拿走屬於你們糧食,金銀,收走哪怕是還沒有成熟麥子,不給他們留下哪怕一點有用的東西,沒有了城市還有大山,沒有了村莊還是密林,只要你是薩格勒布的公爵,那麼你就擁有著別人無法替代的影響,這足以讓你成為奧斯曼人最可怕的敵人之一。”
亞歷山大覺得有必要給赫爾瓦傳授一下經典偉大的游擊戰術的精髓,特別是想想就是這些巴爾幹人的後代,在幾個世紀之後曾經在這片半島上戰勝過更加強大的敵人,亞歷山大就覺得赫爾瓦有成為專業游擊戰開創者的潛質。
奧斯曼人註定會成為巴爾幹半島的統治者,而且這種統治會延續將近漫長的3個世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不能改變什麼。
巴耶塞特二世進軍布加勒斯特的舉動,帶來的不只是震動整個巴爾幹,而是連西方都為之膽寒。
沒有人知道蘇丹這次是真的只是試圖鎮壓聚集在布加勒斯特的羅馬餘孽,還是要趁機吞併那些還不肯臣服在新月旗下的基督國家,特別是奧斯曼軍隊那頗為詭異的行軍路線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波斯尼亞人的馴服讓很多人感到意外,這甚至有些出乎蘇丹本人的意料,原本認為可能會在渡過納烏薩瓦河後遭遇到的激烈抵抗毫無蹤影,等待奧斯曼軍隊的不是殘酷的戰鬥,而是一封封請降的降書。
這讓巴耶塞特興奮之餘又多少有點遺憾,雖然他和他的父親不同,可是做為蘇丹家族的後裔,他還是更願意看到用血與火的方式徹底征服這裡每一寸土地的壯舉。
不過巴耶塞特二世畢竟不是年輕莽撞的年輕人,特別是在某些方面比他的父親也更加理智與冷靜,所以蘇丹很高興的接受了那些北波斯尼亞貴族們的投降請求,同時他迅速向那些基督貴族們提出了他的要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蘇丹的軍隊迅速擴大,在按照蘇丹的命令領地內不許擁有超過規定的武裝隊伍的同時,包括卡尼奧拉公國在內的貴族們紛紛向蘇丹提供了一支總數不到4000的軍隊,現在蘇丹大軍的總數已經有將近人!
這樣一支軍隊行進在巴爾幹山脈的群山峻嶺之間,遠遠看去就如同一條前後不見首尾綿延不絕的大蛇。
這條大蛇的尾巴還在納烏薩瓦河畔嚅動,而它的頭顱已經出現在了魯瓦?侯爵領地的紅堡附近。